感慨香港的北部都会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来源: 汗滴米高 2021-10-07 09:37: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952 bytes)

昨天看新闻,香港政府决定加速开发靠近深圳的土地,还给这个区域弄了个好名字“北部都會區”,占香港面积的大约30%。香港要主动和深圳融合,发展经济。

我在深圳和香港都居住和工作过。看到这个新闻,感慨万千。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于在深圳长大的我,对这个新闻特别有感慨,因为我的成长经历恰好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的深圳和香港,也目睹了深圳和香港的角色互换。


(取自明报,农田是香港,高楼是深圳)

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初期,深圳市几乎就是一片片红土地(深圳的土地,下雨之后真的是淡红色的)。 香港人来深圳最多的是货柜车司机。那时候深圳本地人的收入很少,我父母的工资加起来大概就是400-500人民币。 能在深圳罗湖餐厅里面经常消费的,大部分都是香港的货柜车司机和香港的小老板。

那个时候的深圳,只有两个资源,异常廉价土地和工人。罗湖区距离香港最近(因为著名的罗湖口岸),罗湖区也是那个时候深圳最发达的区(三天一层楼的国贸大厦,就是80年代罗湖区的地标)。深圳市政府对香港的投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蛇口区的土地几乎白送。罗湖区每天都能见到很多漂亮的大陆年轻女子,挽着中年香港人货柜司机的手。

80年代末的深圳,户籍人口大约50-60万,常驻人口大约90万。每年过春节时候,就是死城一座,几乎所有人都回自己的内地老家了,菜市场卖菜的都很少。

80年代末的香港,人口大约560万,是深圳的10倍,绝对是个国际城市。 我们深圳人去一次“沙头角镇”(中英街),都需要办一个特别通行证,绝对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事情,能跟同班同学吹嘘一个星期。那个时候港币在深圳非常受欢迎,我在钱包里面放一张绿色的10元的港币,也是向同学们得瑟的资本。

2020年的深圳常驻人口1756万,大约是香港的3倍。香港2020年的人口是760万。深圳和香港的情况完全掉了过来。

最主要的是,深圳有实实在在的制造业。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没有特殊技能的,制造业让普通人有了养家糊口的收入。 香港,大家都知道,银行多过米铺。几乎没有制造业了。

最近香港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就上街打砸抢。香港政府昨天终于推出了应对的办法,就是这个背靠深圳的“北部都會區”。香港政府美其名曰:「北創科、南金融」;就是要和深圳融合,在靠近深圳的新界地区,大兴土木。 香港政府用这个“創科”幌子,真正要解决的是香港人的住房问题。

我预测这次也是香港政府瞎忽悠,香港的问题不是土地少,而是住房被资本家高度垄断。香港政府现在想到了深圳,想请深圳分出一杯羹,让出一些高端制造业搬到香港新界。

唉,香港和深圳,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大陆的钱都不是那末好赚的了,国进民退,打压各个行业。那顾得上香港,不把那搞成烂港就不错了 -pssci- 给 pssci 发送悄悄话 pssc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7/2021 postreply 10:57:21

八十年代曾经在国贸大厦上班 -daloon- 给 daloon 发送悄悄话 dalo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7/2021 postreply 11:03:00

希望这个措施能起作用,香港穷人住房太可怜了。 -超然看众家- 给 超然看众家 发送悄悄话 超然看众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7/2021 postreply 14:44: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