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是窒息人才的教育?

来源: 乐维 2017-11-30 06:56: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965 bytes)

前几年海归的一个朋友,在国内开了一家公司。有时通通电话,对于海归生活,他除了抱怨雾霾,食品安全以外,就是对国内员工的素质深感头痛。他告诉我一件事。有一次,他准备面试一个人,定好的时间到了,却不见人来。出去问助手怎么回事?助手说,那人来了,但没有带简历,我让他回去了。他大为恼火,不仅为这位助手不报告给他而擅自做主生气,而且觉得这事完全可以灵活处理,人都来了,先面试,再email简历不迟。助手耽误了面试人的时间,也浪费了作为CEO的朋友的时间。

另一位在美国做中文媒体的朋友,聘请了一个中国名牌大学本科毕业,来美在一个不错的美国大学拿了一个硕士学位的年轻人。朋友发现这位年轻人没有主动性,即使交给的任务,你说一,她做一,甚至不到一。如果实际情况不合,她不会随机应变努力把工作完成,也不会请示她该怎么办,任由事情办不成或办不好。让这位朋友头痛不已。

我对这两位朋友说,他们是被选择题考试培养出来的人。你们给他们的任务,他们当成了选择考题,我按照你说的做了,错了,也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不是规定要求带简历吗?不带当然就不能面试。不是你要我做一,我做了,成不成那是你的事。是不是需要随机应变,是不是要请示怎么办?你事先可没有跟我说啊。

虽然不是每个年轻的大学生都是如此,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就是这样。这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造成的恶果。

什么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狭义地说,那些高考复习班,新东方托福/GRE准备班,SAT复习班,奥数班等等都是。广义地说,以高考为导向的所有学校的教学,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等。还有那些英语考级,音乐考级等等,都属于以应试考试为导向的教育。

有人会问,这些都提高了考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水平,怎么会是窒息人才呢?
我们先来看看,考试是怎么来的?考试发明之后,人才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科技水平是不是大大提高了?

甲骨文里有“教”字,但没有“考“字,也没有”试“字。看来最原始的教育应该只有教,而没有考和试。考试是后来发明的。

我查了《辞海》,上面只有“考试”的解释,没有考试是怎么来的。英文字典也没有examine, or test 是从哪里来的解释。我们天天考试,却没有人知道考试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用Google搜寻中文“最早的考试”或英文“the earliest examine", 两者都指向中国的科举考试。说明科举考试是世界考试的鼻祖。

科举始于605年的隋朝,距今已有1410年了。科举考试应该不是几个人突发奇想无中生有搞出来的,是民间早已有的一种考核方法。朝廷为了发现人才,考察了当时的所有办法,最后认为通过考试选拨人才是最好的办法。从此科举考试变成要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于是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诞生了。

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都是在科举考试之前发明的。科举考试以后,中国只有北宋时期的印刷术发明,而且从此再没有新的重大发明。我们引以为傲,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科举考试后,再没有如此多的思想家在中国出现了。

以发现人才为目的的科举考试,从605年开始到1905年废除的1300年中,自然出了1300个状元,他们没有一个能和上面提到人相提并论。除了唐代的柳公权(唐朝状元,书法家),宋代的文天祥(宋朝状元,民族英雄)为大家熟悉,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名气。而那些为大家所熟知李白,杜甫,苏轼,李时珍,韩愈,唐白虎,康有为,左宗棠等等历史名人,都不是科举状元,有的落第,有的甚至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们的成就远比状元们高,这无疑是对科举考试的一大讽刺。可以说科举考试并没有使中国产生出更多的人才,而是窒息了人才。
同样的,高考从1952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62年了,去除文革十年没有高考,也进行了52年高考。这104个高考状元(文理分科)有几个做出了什么大家知晓的成就?大部分人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或知道他们考上状元的时候,从此再也无音信。如果状元都不能做出像样的成就,那高考的意义在哪里?

有人会说,美国也有考试,怎么有那么多的人才涌现?诚然,美国也有考试,但看看Bill Gates, Steve Jobs, Mark Zuckerberg等都是大学主动辍学生。他们觉得读大学是浪费时间,即使是比中国大学要宽松很多的美国大学。因为他们想要的大学给不了。他们都是敢于创新,做出了改变世界的大事的人才。即使一些没有辍学的,比如Warren Buffett, 他本来不想上大学,认为是浪费时间,但被老爸逼着去上大学。但去了不久就要辍学,又是老爸逼着不让。他在大学并不怎么听老师讲课,他觉得教授说的东西没有用,他自己学自己的。后来所做的也完全和大学学的没有关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最后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家

我们现在的教育离不开考试,甚至考试成为教育的中心,比如中国中小学教育。那么什么是考试,考试是怎么回事?要检验教学效果,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就用考试。可是老师教了很多,如果从头到尾考一遍的话,时间不允许。所以只能抽查,就是只考一小部分。如果是期中或期末考试,内容还不算多。但是碰到高考或SAT那种涵盖整个中小学学过的内容,哪些应该考,哪些可以不考,成为老师或考试机构面临的难题。重点内容不考显然不好,让考生在两小时里去做需要分析论述,非常耗时的题目也不现实,结果所剩的选择极其有限。只好去掉需要分析思考的题目,去掉自由发挥,灵活运用知识的活题目。剩下的就是简单的计算,有固定答案的,死数据这样的内容拿来考试。于是我们发明了标准化的选择题考试。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其弊病显然易见。如果只是老师拿来做了解教学的参考,则没有什么问题。但把它作为评估一个学生学习好坏标准,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中国高考),不但是片面的,不公平的,也只能鼓励学生浅尝即止,死记硬背,随机猜题。

所以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不鼓励学生向富有创造性,求知欲,有独立思想的人才努力,而是变成会应付考试的机器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考试的出题,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减去难的,耗时多的,需要思考的,需要讨论的,需要相互关联的,那这个知识体系还能剩下什么呢?就如一个本来很有营养的蔬菜,去除养分丰富的皮,去掉里面的心,切好后再反复冲洗,还能剩下什么营养呢?

知识的海洋里,我们让学生象蜻蜓点水一般,东点一下,西点一下,支离破碎地学到一点死东西。没有整体观,不强调联想能力,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现实中,不论是科研,还是工作,人们需要的是做加法。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问题。发现事物之间新的关系,运用这些关系改进工作。苹果砸在了牛顿的脑袋上,他想到了与苹果没有关系的橘子,羽毛,石头,和其他东西,它们落下的方向,想到了地球,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过程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一个把各种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人们想模仿鸟的飞行,试着做一个翅膀绑在身上,但飞不起来。后来人们发现了浮力,想到了滑翔,联系起来就造出了滑翔机,再后来造出双翼飞机,最后发明喷气式飞机。这是不断做加法的过程,把各种理论,技术联系起来的过程。

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从来不这么去教学生。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举出的两个年轻人的例子,把做选择题的方法用于工作。这样的人别说发明创造,就是简单工作都很难做好。如果自己不意识到这个问题,改变自己,连饭碗都很难保住。

总而言之,考试本来只是一种考察教学效果的权宜手段,缺点很多,适当使用会对改进教学有好处。但长期以来,考试作用被无限地夸大,考试被滥用了。当我们的教育被考试所导向时,就不再符合教育规律。这种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顶多是在培养匠才,有时连匠才都培养不出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介个,很难啦,国内大家都是考试考试考试,泥不推,其他人推,人家考试好,就能进入好大学,不推考试几乎不醒滴 -ziqimalvern- 给 ziqimalvern 发送悄悄话 ziqimalver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03:00

如果中国这次科技方面完成弯道超车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44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05:31

你当真相信弯道超车啊? -大观园的贾探春- 给 大观园的贾探春 发送悄悄话 大观园的贾探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13:57

如果控制得好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56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15:47

还差得远呢! -大观园的贾探春- 给 大观园的贾探春 发送悄悄话 大观园的贾探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23:15

我觉得已经差不多了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35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25:58

事实上距离越拉越大!中国只在打几个点,还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人家是全面发展。 -大观园的贾探春- 给 大观园的贾探春 发送悄悄话 大观园的贾探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1:35

不会,只要还有的抄,还是可以的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4:05

中国在应用方面确实发展很快,因为有市场需求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2:39

这点没错!但随着”国进民退”的步伐加快,这点也将会慢下来。 -大观园的贾探春- 给 大观园的贾探春 发送悄悄话 大观园的贾探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6:31

考试具有群体平均意义。不能光看状元一个人,因为考试成绩有偶然性。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161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08:05

是啊,不看考试分数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76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11:46

隋文帝,就是因为在制度化建设上的杰出成就,被西方一本人类历史100名人收录,唐太宗、汉武帝都没进入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158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17:07

我现在就怀念中国高考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16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21:38

中国考试适合小聪明不用功的,美国制度适合用功的:)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8:54

美国制度出大聪明:))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33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2:50

那还是自己没自信放不开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316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8:08:53

当然啊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65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8:13:40

看什么应用,考试分数高的,适合大部分白领工作,但非常不适合有些白领工作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29:30

什么事情都有特例,社会最终是迫于效率才是现在的形态。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223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4:50

考高分跟效率无关,考高分的容易习惯被指挥,社会其实也是大部分人需要被指挥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6:49

统一考试这种形式就是为了效率,否则,社会的每一步都搞针对性的测试,岂不是更合理,更能发现特殊的人才?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0:00

统一考试就是帝制集权的高效率,因为都是为中央政府服务的,商业社会考试对大部分工作只是测智商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54:07

考高分的能当官,自然生活更好,要不干嘛都去考试啊:)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3:33

中国是官本位社会,如果去掉这个,那么考试好坏关系就小多了(不是说没有)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5:25

美国不也是SAT分高的人生活得好么? 难道SAT 1300的群体比 SAT 2200 的群体生活得更好?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68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6:45

那些国会议员,当初不也是要考出比较高分的LAST么?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7:59

那些国会议员?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0:21

那些毕业于名牌法学院的群体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3:22

那些不进的呢?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5:54

不是一样当国会议员,你到底想说明啥?:)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6:19

LSAT考分高的群体,精英更多,生活得更好。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51:37

不用那么美化精英生活,他们很会为自己谋福利是真,但也不见得幸福,跟不要说美好:)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8:05:57

美国其实家庭环境影响更大:)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9:57

那人来了,但没有带简历 -又当爹来又当妈- 给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送悄悄话 又当爹来又当妈 的博客首页 (748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08:31

写鸡汤文的时候,就不顾基本的common sense了,就像有些人想贬低中国人,就专挑部分事实。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10:24

没必要那么敏感!我面试过没带简历的人,因为简历已经事先电邮给我了。 -大观园的贾探春- 给 大观园的贾探春 发送悄悄话 大观园的贾探春 的博客首页 (116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21:09

怎么说都是【可以】有道理的。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1:54

对啊,LD去热门公司面试,都没有简历的。什么common sense啊,中国的美国的?:)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2:57

找IT工不带简历的很多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20:55

为啥不能面试没带简历的?LD从来不写简历,从来没耽误过找工作。人都在你眼前了,不比简历更让人了解?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2:02

常识, -又当爹来又当妈- 给 又当爹来又当妈 发送悄悄话 又当爹来又当妈 的博客首页 (301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9:24:33

十几年前搞startup的时候招人找不到有主动性有追踪把事情办成是一个主要问题,现在比以前强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19:31

我只看到考试生积极地想方设法让自己工作变得悠闲轻松,应付老板的本领一等。 -mmmwww- 给 mmmww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35:51

这个是人的本性 -ca981- 给 ca981 发送悄悄话 ca981 的博客首页 (272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2:30

那是因为所做的工作是have to,不是want to,哈哈,所以干有passion的事情才容易出成绩啊,因为是want to,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187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5:23

passion的特点 -怪哉- 给 怪哉 发送悄悄话 怪哉 的博客首页 (229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50:53

所以使下属对工作具有主观能动是管理者的事,硬把这责任归于考试才是笑话。学校社会能让普通人有职业道德就是不错了。 -mmmwww- 给 mmmww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51:48

考试制度使得追求passion的人太少,老中有几个做的工作是passion,都是have to,昨天还有人讲,能把have to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216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8:00:37

升官挣大钱娶美女的欲望一点也不少吧。考试减少对自然对真理的热情是极少数人的事,对大多数人的职业道德have to无关。 -mmmwww- 给 mmmww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8:13:15

可能比你想的要多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364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8:25:56

这跟应试教育有毛关系?不想做事,才是问题的核心 -llarry- 给 llar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7:44:45

我不反对考试, 反对标准化考试。 -shamrock100- 给 shamrock100 发送悄悄话 shamrock100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8:20:38

考试对天朝来说是迄今为止最公平的竞争 -MoonRiverMe- 给 MoonRiverMe 发送悄悄话 (83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8:57:46

agree. 公平才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因素,而美国左派正在抛弃公平。 -POCOCAT- 给 POCOCA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30/2017 postreply 09:11: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