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同老年父母同住或住得近的前提是:父母在,不远行。像我们海外这些人,没有人能做到,除非父母愿意

来源: fpxjz 2016-08-11 10:45: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172 bytes)
回答: 晚年的亲子关系香草仙子2016-08-11 08:53:10

搬过来的。但父母为啥要舍弃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环境搬到千里之外呢?就像我们有几个人愿意为了同父母同住而海归到父母的城市呢?我们还都是土生土长受传统中国教育长大的人,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孩子呢?我是不敢跟孩子说言传身教。

海外这些孩子,工作后有多少人能在同州工作的,更别提同城市的,最后很多人能同父母住得近,其实还是要父母放弃自己的生活圈,搬到孩子周围。所以说,我们如果想保持同孩子住得近,根本不用教育孩子如何,只要教育自己想得开,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环境,就能做到。反正我周围的老美,能同孩子住得近的,都是这么做的。这个本质可是同中华传统相违背的。

就像你的贴和陈默的贴有个中心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你强调的是子女父母成人后互相独立,她强调的是孩子应该听从父母的,因为父母经验丰富同基因等等。父母决定干涉孩子婚姻对象的,就不会是把孩子看成独立人格的。即使说尊重孩子。

所有跟帖: 

Lots of times, people who ask others to sacrifice are the ones -N.- 给 N. 发送悄悄话 N. 的博客首页 (22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10:54:45

你分析得很透彻,也让我更深层想了想。有住得近的理想的,其实都做好“凑”孩子的准备的。哪里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2057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11:13:40

现代社会,很难让一家人在一个地方工作生活,不管是国内还是美加,没法子,时代改变了。除非国内生活在北京上海等地,就那样 -fpxjz- 给 fpxjz 发送悄悄话 fpxjz 的博客首页 (1265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12:05:32

是。这也是我国内同学说的,说我每年回去的天数还超过他们回老家的时间呢。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838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12:44: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