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早就想聊聊有关街拍了,今天就借你的宝地随便说几句吧。

来源: silencehrt 2016-12-22 11:58: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4663 bytes)
回答: 【街头热点】欢迎拍砖ywp3122016-12-22 10:34:47

这么多年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我觉得街拍作品,有主要的两大价值,或称意义:一是它的历史人文价值,一是它的摄影学价值。

早年那些大师们的街拍作品,现在都被列为经典。但反过头去看全貌,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中有大量的记录了历史上某个时代,某个社会环境下的社会生态,社会状况,意识形态,人们的生活形态等等的照片。比如四十年代,那些记录二战前线的,后方城市里的,和当时社会状况的照片,像“时代广场的吻”,“倒下的士兵”之类。当时这些照片的拍摄可能是孤立的,着重于其新闻价值的。但当时间推移,社会变迁,那个遗迹随着时间而逐渐消失了的时候,这些照片集中起来,就成了描述那个时代状况这个巨大的人文主题下的材料和佐证,成为这个主题中同样重要的一页。这就是这些街拍作品的历史人文价值,这些价值相对于其中的摄影技术价值来说,后者显然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也就是说,你的独立的照片可能不是一个系列,但社会历史发展本身,已经给你准备好了那个关乎时代历史的大主题,等着被大家去填补,去完成。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比较和平,没有大的社会动荡,没有大的社会事件,这种机会就相对少些,但小的主题却随处都是。比如记录川普胜选导致的各种社会冲突的照片,说不一定过去五年十年,就是无价的历史资料。所以当你提着相机去拍这一类片子的时候,切记要真实,要交代新闻要素五个W中除了“时间-When”这个要素中的其他四个。并且不要着眼于当下的价值,而要耐心地等待历史的评价。如果在五年十年,甚至你自己都过世之后,某张片能在历史记录中占据一页,那恭喜你,得到历史的承认,为你的成就,而非技术。

就像我每年去拍脱裤子节一样,拍完了,分享了,就放那里。但谁能知道过去十年之后,这些片能不能成为某个城市的文化,或者这个节日历史记录中的一页呢?

另一方面来说,早年拥有相机的人很少,而提着相机在街上转悠的人就更少,再加上胶片相机比当今的数码相机来说,难以掌控,反应迟钝。所以那时那些大师能抓住瞬间的某些光影,人物动态等等非常有摄影学价值的照片,就是难能可贵的了,他们的观察,手法,和技术等等,当然毫无疑问地能成为摄影历史上的经典,成为我们后来人的教科书意义的典范。

但今天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相机极其普及,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至少有一个照相设备在你手中:手机。而且我们现在已经能以每秒12帧的速度记录高清影像,所以在街拍中玩光影,玩构图,玩谐趣等等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但这依旧不失为街拍的最大乐趣之一。

不管从这两种意义上的哪一种来说,街拍都应该尽可能地保持真实,尽可能地少做过分的retouch。胶片相机因为技术上的局限,要好很多。但数码就不一样了,自由度很大。这造就了目前很多人街拍的一种怪现象:为街拍而拍,为街拍而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匠气”。我个人认为不好,应该改正,应该保持一种朴素的心态,朴素的风格,用你的画面来说话,而不是强迫人看你想表达的东西。

再说多一点,就是当你提着相机出街的时候,就要想好你要拍什么,有的放矢地拍,而非被动地,看到什么拍什么地拍。在这一点上,坛子上的很多人都做了很多很有益的尝试,出过无数好片,像C80,老满,史家,满班,啊扑等等(我不一一点到了)。

这是我的想法,也是我很多时候看大家片子时的感觉,就是技术上大家都很棒,可有的时候我就有点忍不住想问:要拍什么呢?其实说穿了,就是这个坎没迈过去。一旦想通了,片子出来立马就会是另外一种感觉,而且很快就会因为每个人自己的偏好,而形成自己的风格。

就这组片来说,感觉也是这个问题,导致了感受技术的成分多过了感受其含义的成分,这也成了后期感觉过度的原因。

仅供你参考,纯粹作为技术上的讨论。也欢迎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

所有跟帖: 

其实..... -ywp312- 给 ywp312 发送悄悄话 (290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12:43:32

我还以为你真的“欢迎拍砖”呢 -红外梅- 给 红外梅 发送悄悄话 红外梅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12:48:27

大家理性的探讨才能学到知识.... -ywp312- 给 ywp312 发送悄悄话 (52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12:52:04

这就是个讨论,不用那么认真就好 -silencehrt- 给 silencehrt 发送悄悄话 silencehr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13:05:06

静版写的长篇化了那么多功夫,应该单贴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和讨论 -史家- 给 史家 发送悄悄话 史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14:52:22

+1, 静班这篇非常有价值, Mark上了, 好好学习! -墨彩- 给 墨彩 发送悄悄话 墨彩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17:32:25

等我哪天整理下,把有关人文纪实也加在一起,就更完整些。这样也好。 -silencehrt- 给 silencehrt 发送悄悄话 silencehr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20:18:53

期待silencehrt版分享心得!谢谢! -ywp312- 给 ywp31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20:28:58

silencehrt版主说得很好!街拍远不是拍街上行走的路人。 -yujing_hk- 给 yujing_hk 发送悄悄话 yujing_hk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2/2016 postreply 18:29:58

学习了!:) -子夜歌- 给 子夜歌 发送悄悄话 子夜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3/2016 postreply 02:19: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