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科学发现,重要的不是苹果

来源: insight777 2013-11-28 11:58: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6658 bytes)

 

牛 顿,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顶峰人物。他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他关于白光是由七色光合成的发现, 奠定了光学的基础。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近代科学史上最重要的着作。他还把数学导入其它类别的科学中,也使得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最基本的语 言……

和牛顿一起负有盛名的,还有一只据说是在他面前落地、导致他发现了万有引力的苹果。人们给了这一只似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水果以崇高的地位。可是,真的是一个小小的水果,导致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吗?

小小遗腹子

牛 顿(Isaac Newton)于1642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农夫家庭。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父亲就病逝了。牛顿还是一个早产儿,眼看就要养不活了。母亲哈拿 在绝望中想起圣经上也有一个名叫哈拿的女子,曾在困苦中向上帝祷告:“你若垂听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你。”(《撒 上》1:11)

牛顿的母亲,便发出了同样的祷告。

母亲的这一祷告,奠定了牛顿一生的信仰的基础。牛顿始终认为,上帝让他活下来,一定是有些事要他去完成。他常与母亲一同祷告。1662年,他大学二年级时,在课堂笔记的空白处,写下了:

“上帝啊!让我做个敬畏你的人,且因为敬畏你,而不畏惧人。”

那时的牛顿,似乎就已预感到,人世间将要施给他的压力。

1661年,牛顿进入英国着名的高等学府剑桥三一学院。他很穷,所以必须做老师的实验助手,以此赚取生活费。他因而非常接近大学中的优秀教授,有机会学习这些教授一生的研究精华。牛顿后来的名言“我看的比别人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这样而来的。

这些“巨人”中,有一个名叫亨利?摩尔(Henry More)的教授,给予了牛顿极大的帮助。摩尔是着名的数学家,也是虔诚的基督徒。凭着老师的敏锐直觉,一下子发现了牛顿的与众不同。他于是给牛顿“开小灶”,并长年提供这个穷学生生活费。他还告诉牛顿:

“上帝创造这个世界的目的,是要人认识他,寻求他,感谢他。若有人轻看这世界奇妙的受造物,要看到世界所没有的才算神迹,那是自大。”“教育是一种道德与思考的培育,而道德的准则来自上帝。因此教育与信仰是相辅相成的。”

万有引力

1665 年,英国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大学也停了课。在这两年多无课可上、无处可去的时间里,牛顿的“人生思想迈向巅峰”(牛顿语)。他习惯于在花园长时间地祷告和 默想,习惯于在信仰中思索科学,在科学中沉思信仰。他坚信因为有神掌管宇宙,所以宇宙才是有序的,科学家们才有研究科学规律的可能性。

万 有引力的发现,就要感谢牛顿的这一思想方式。据牛顿的好友史塔克利(Stukeley)说,他确实是由花园中一个掉落的苹果想到了万有引力,以致于苹果后 来成了万有引力的标志。但是,苹果,以及其它任何的水果,都不能保証牛顿一定发现万有引力。真正导致牛顿有此伟大发现的,是他的信念,以及他在花园中祷告 和默想的习惯。

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曼纽(Manuel),1968年在他所着的《牛顿传》中写下:“近代的科学是源自牛顿对上帝的默想。”

牛顿在二十七岁时就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他将更深的思索与实验结果写成旷世名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这本书不只记载牛顿的科学发现,也反覆提到他的“机械论”与神的关系。牛顿认为机械论就是神掌管宇宙的法则,是神摆在宇宙里让人了解他的能力的法则。他写着:

“如同生来瞎眼的人不了解光,我们无法明白神的智慧与全能。神的形像没有人看到、听到、接触到……我们只能在他所创造的万物中了解他。神仍在掌权,我们都在他的掌管下。”

几乎被逼疯

牛顿身为杰出的科学家,喜欢公开表白自己的信仰,又不擅长与人交际,喜爱独自安静地工作。现实的社会对他这种善良、单纯的人,有时是非常残酷的。

当 时宗教分子攻击他有一流的科学,却有三流的神学;科学分子攻击他有一流的神学,却有三流的科学;政治分子攻击他的科学、神学、人际关系都属三流;有人看他 孝顺母亲又终身未婚,就中伤他心理不健全,至今还有人说他有恋母情结;有人看他对学生好,就说他有同性恋。有人甚至诬陷他与女人乱搞关系。这种种无情的攻 击搞得牛顿几乎发疯。

1692年,日内瓦来的拜特(Biot)教授大力抨击牛顿,“牛顿的万有引力是 来自对宗教的默想,而 非科学的发现……他必须撇清,如果这是科学就不要写到上帝如何如何,如果是与上帝有关的就不要放入科学范畴”。拜特一开砲,人们就群起围攻牛顿。素无防备 的牛顿几乎赤裸裸地站在科学的刑场上,接受无情的攻击。

牛顿百口莫辩。在离群索居的日子里,他写到:“史宾塞(John Spencer)的《希伯来的律法》(The Laws of Hebrews),是我困难中的安慰。”

拾贝壳的孩子

科 学界的攻击固然使牛顿痛苦,而不见容于其他基督徒,更使牛顿心力交瘁。十七世纪末,英国盛传“世界末日说”,人们惊恐不已。牛顿则认为,圣经里提到,这个 世界有结束的一天,那是基督耶稣要来审判的时候,但是没有人知道是哪一天。而且面对末世的态度,应该是感恩多于恐惧,坦然多于逃避。

牛顿的这种态度,招致了许多偏激的基督徒苦毒的责骂。这种责骂比来自世俗世界的抨击,更加伤牛顿的心。牛顿在一生中有过一段漫长的信仰动摇期(1698~1707年)。后来有许多人要証明牛顿是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就是引用牛顿这段时间的言行。

牛 顿晚年,名满欧洲,被英王封为爵士,且身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长达二十几年,直到去世。他最爱和小孩子们一起玩耍。他曾对他的小侄儿说:“我不知道这个世界 将来怎么看我,对我而言,我只是一个在海滩上玩耍的男孩,偶然间发现了一粒比较圆的石头,和一只比较漂亮的贝壳,就觉得很愉快。但是在我前面,尚未发现的 石头、贝壳仍然多如大海。”

牛顿死于1927年3月20日。他写下:“不管任何环境下,要守住耶稣基督救赎的真理与最大的诫命--爱人如己。”

所有跟帖: 

这里的巨人,主要指上帝,后来引申为科学家。 -好酒- 给 好酒 发送悄悄话 好酒 的博客首页 (46 bytes) () 11/28/2013 postreply 12:13: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