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部分补充值得一看

来源: silencehrt 2013-11-11 11:32: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29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silencehrt ] 在 2013-11-11 12:10:4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昨天我码字的时候主要想就作品方面而谈,所以有意省略了观众的角度方面的讨论,怕把话题出太大。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现自我”这本身不错,但其本质也是为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受和思想,这和艺术家从其生活体验中提取哪些,表达哪些有直接的关系,和他对生活的态度及希望有直接的关系。艺术史上有很多典型的例子,譬如音乐家莫扎特,一生贫寒清苦,疾病缠身,但他的音乐却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天堂之声,而歌剧《魔笛》的创意和其中很多角色的唱段也源自下层小酒馆的生活体验。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艺术家通过作品所宣泄的,只是一种为宣泄而宣泄的快感的话,那他的创作可能就没可能引起现在或者将来的观众们的任何共鸣,而只不过是某种无病呻吟,被淹没在历史中。如果莫扎特是那样的,那我们今天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叫莫扎特的人。

说到自我表现,令我想起卓别林在临终时讲的那句名言:如果你想秀,你得有点什么可秀,不能因为你在台上而要秀。哑剧是因为它所表达的含义而令观众捧腹或哭泣,而不是因为观众被愚弄。

说到陈凯歌,可以告诉你,我曾经有机会在他家老爷子陈怀皑的那个艺术家圈子里混过好些年,听老人家谈过很过关于艺术的看法,他曾经不止一次地批评过电影学院的这帮“孩子们”都太狂妄,不知道天高地厚,他不止一次地明确地说过:要想搞出点能留名历史的作品,必须“对生活细嚼慢咽,彻底消化了再吐出来,那才是作品。”可见这其中的看法也是基本一致的,只是表述不一样而已。

所有跟帖: 

历史上到现在从事艺术活动但被淹没的人太多了,对人类中的任何人本没有什么影响,“成名”跟“没成名”在艺术活动中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棣棠- 给 棣棠 发送悄悄话 棣棠 的博客首页 (1243 bytes) () 11/12/2013 postreply 02:47: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