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所知道的,所感觉到的,随便说几句。

来源: silencehrt 2013-08-06 17:50: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64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silencehrt ] 在 2013-08-07 04:25:1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思考:胶片的美与哀愁木子临风2013-08-06 15:21:16

关于银盐和液晶点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有数码那天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还将继续下去。但了解一下,不是坏事。

问一:就技术层面而言,胶片是否有数码不可覆盖的空间?简言之,是否有胶片能做而数码做不了的活?

这之间的差距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分辨率,色彩动态范围。

胶片的分辨率以线对为标志,一般来说ASA200的分辨率在100lpm左右,ASA100的分辨率在200lpm左右。Kodak的ASA25专业胶卷分辨率有330lpm左右。但相片最后的成像精度,也受制于镜头的分辨率,好的镜头能达到200或更高,普通镜头一般在100多。所以普通镜头配专业胶卷,实际上是某种浪费。

35毫米单反和中幅机相比,目前中幅机的分辨率要稍差一些,但相信很快会赶上来。以尼康为例,D700实际上只作到了ASA400胶卷的分辨率,D800是做到了ASA200的分辨率。这就是为什么D700上没有ASA100的设置,而D800上没有ASA64,ASA25的设置的道理。

所以就分辨率来说,目前胶卷还微胜一点,但只在专业胶卷的范围内。以往的普通民用胶卷已经完全被数码打败了。

但色彩动态范围来说,银盐目前还完胜。虽然数码单反都可以通过12位A/D转换器获取丰富的图像信息,生成36位色彩深度的RAW文件,尽量保持图像信息的完整性。但同样经过扫描仪数码化的反转片带来了更为出色的色彩信息。其色彩层次更加丰富,被摄体的质感也栩栩如生。数码单反在反转片面前目前还显得过于平淡,非常微妙的色彩和层次往往被忽略掉了。柯达公司的一位图像传感器专家说目前CCD在有效动态范围上依旧不及专业银盐胶片。这就是目前那些非常在意层次和色彩过渡的用户,还要在银盐领域等待着的原因。但这个差距已经非常微弱了,而且我相信这个技术问题可能会在今后两三年里得以解决。

数码相机目前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是在中幅上,而不是35mm单反。

同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的数码镜头相对于以前的胶片镜头来说,因为受数码机在色彩动态采集和处理能力的限制,品质要稍差一些,但不大,最多不过15%,但因此而导致的制造成本降低,却远超过20%,制造商都很计较,他们宁愿让我们这些用户在今后掏钱换代镜头,也不会去干那种浪费资源的事情。


问二:摄者享受过程,观者看重成果。就成品美学角度看,胶片和数码的优劣势各有哪些?

胶片经过高精度扫描之后,和数码没有本质的区别,甚至因为使用的胶卷和镜头,其品质还会超过数码照片。但胶片处理工艺复杂,成本也较数码高很多,而且不直观,不能及拍及得。


问三:从社会发展方面讲,胶片将继续长期存在下去,还是将在不久的明天(三年,五载或十个春秋?)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胶片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可能性不大,但市场很小,我想在5~10%的范围吧。目前使用胶片的,主要是那些品质要求很高的出版物,如时装杂志,科研分析的拍摄,如医学的研究,考古和古物古迹研究整理方面,如博物馆的藏品,拍卖行的目录等等。

如果分辨率和色彩动态范围这两个技术问题能得以很好地解决,那数码还能取代一些目前的胶片行业需求。这只能看科技的发展了,早迟而已。

所有跟帖: 

描述得很客观全面,值得一读! -半缘心- 给 半缘心 发送悄悄话 半缘心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6/2013 postreply 18:00:43

你打字比我快啊,你的更详细:} -akiller- 给 akill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06/2013 postreply 18:07:58

谢谢!又一次学习的机会! -GuShang- 给 GuShang 发送悄悄话 GuSh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07/2013 postreply 05:25: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