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论生死

来源: 悟空孙 2012-10-31 16:01: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77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悟空孙 ] 在 2012-11-01 07:36:3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摘自《顺生论》)

 

生命

 

   邻居有一只母羊,下午生了两只小羊。小羊落地之后,瘸瘸拐拐地挣扎了几分钟,就立起来,钻到母羊腹下,去找乳头。据说这是本能,生来如此,似乎就可以不求甚解了。

  生命乐生,表现为种种活动以遂其生,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却不容易理解。从生理方面说,有内在的复杂构造限定要如此如彼;从心理方面说,有内在的强烈欲望引导要如此如彼。所以能如此如彼,所以要如此如彼,究竟是怎么回事?原因是什么?有没有目的?

  小羊,胡里胡涂地生下来,也许是“之后”,甚至也许是“之前”,有了觉知,感到有个“我”在。于是执着于“我”,从“我”出发,为了生存,为了传种(延续生命的一种方式),求乳,求草,求所需要的一切。相应的是生长,度过若干日日夜夜,终于被抬上屠案,横颈一刀,肉为人食,皮为人寝,胡里胡涂地了结了生命。

  人养羊,食羊之肉,寝羊之皮。人是主宰,羊是受宰制者,人与羊的地位像是有天渊之别。据人自己说,人为万物之灵。生活中的花样也确是多得多。穿衣,火食,住房屋,乘车马,行有余力,还要绣履罗裙,粉白黛绿,弄月吟风,斗鸡走狗.甚至开府专城,钟鸣鼎食,立德立言,名垂百代,这都是羊之类听不能的。不过从生命的性质方面看,人与羊显然相距不很远,也是胡里胡涂地落地。之后,也是执着于“我”,从“我”出发,为了饮食男女,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甚至口蜜腹剑,杀亲卖友,总之,奔走呼号一辈子,终于因为病或老,被抬上板床,胡里胡涂地了结了生命。羊是“人杀”,人是“天杀”,同是不得不死亡。

  地球以外怎么样,我们还不清楚,单是在地球上所见,生命现象就千差万别。死亡的方式也千差万别。老衰大概是少数。自然环境变化,不能适应,以致死灭,如风高蝉绝,水涸鱼亡,这是一种方式。螳螂捕蝉,雀捕螳螂,为异类所食而死,这又是一种方式。可以统名为“天杀”。乐生是生命中最顽固的力量,无论是被抬上屠案,或被推上刑场,或死于刀姐,死于蛇蝎,都辗转呻吟,声嘶力竭.感觉到难忍的痛苦。死之外或死之前,求康强舒适不得,为各种病害所苦,求饮食男女不得,为各种情欲所苦,其难忍常常不减于毒虫吮血,利刃刺心。这正如老子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当狗。”也无怪乎佛门视轮回为大苦,渴想证涅槃到彼岸了。

  有不少人相信,天地之大德曰生,因而君子应自强,生生不息。我们可以说,这是被欺之后的自欺。胡里胡涂地落地,为某种自然力所限定,拼命地求生存,求传种,因为“想要”,就以为这里有美好,有价值,有意义。其实,除了如叔本华所说,为盲目意志所驱使以外,又有什么意义?

  天地未必有知。如果有知,这样安排生命厉程,似乎是在恶作剧。对于我们置身于其内的“大有”,我们知道得很少。可以设想,至少有两种可能:一、它存在于无限绵延的时间之中,其中的任何事物,前后都有因果的锁链联系着;二,它是无始无终的全部显现的一种存在形式或变动形式,前后的时间顺序,只是我们感知它的一种主观认识的形式。如果是前者,则从最初(假定有所谓“最初”)一刹那起,一切就为因果的锁链所束缚,所有的发展变化都是必然的,就是说,其趋向是骑虎难下。如果是后者,则一切都是业已完成的,当然更不容有所谓选择。总之,死也罢,苦也罢,都是定命,除安之若素以外,似乎没有别的办法。

  古人有所谓“畏天命”的说法。如果畏是因为感到自然力过大,人力过小,定命之难于改易,则这种生活态度的底里是悲观的。古今思想家里,讲悲观哲学的不多。叔本华认为,生活不过是为盲目意志所支配,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他写文章宣扬自杀,说这是对自然的一种挑战(意思是你强制我求生,我偏不听从), 可是他自己却相当长寿,可见还是不得已而顺从了。世俗所谓悲观,绝大多数是某种强烈欲望受到挫折,一时感到痛苦难忍,其底里还是乐生的。真正的悲观主义者应该为生命现象之被限定而绵延、无量龌龊苦难之不能改易而忧心,应该是怀疑并否定“大有”的价值,主张与其“长有”,无宁“彻底无”。

  彻底无,可能吗?无论如何,“大有”中的一个小小生命总是无能为力的。孟德斯鸠临死时候说;“帝力之大,如吾力之为微。”畏天命正是不得不如此的事。不过,受命有知,作《天问》总还是可以的,这也算是对于自然的一个小小责难吧。

 

五九 死亡

 

   佛家有一句口头禅,是“生死事人”。宋儒批评说,总是喊生死事大,就是因为怕死。这批评得不错,即如涅盤经之类记释迎牟尼示寂,也是万众痛哭,哭什么?自然是因为不愿意死而竟死了。俗人就更不用说,如东晋谢安、支遁等兰亭修楔诗酒之会,由王羲之作序,说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等许多好话之后,还引一句古人云,是“死生亦大矣。”(见《庄子? 德充符》)意思显然是,如果能不死该多好,可惜是不能不死。那还是昔日;到现在,生死事大一类说法就有了更为沉痛的意义。因为昔人的世界是《聊斋志异》式的,死是形灭而神存,这神,或说灵魂,还可以到另一个世界,虽然昏暗一些,阴冷一些,却还有佳人的美丽,亲友的温暖,总之,只是变而没有断灭。现在不同了,科学知识赶走了《聊斋志异》 式的世界,我们几乎都知道,神是形的活动,形亡,神也就不存了,就是说,生涯只此一次,死带来的是立即断灭。有的人有黄金屋,其中藏着颜如玉,下降,也会有柴门斗室,其中藏若干卷破书,再降,总当有些遗憾、有些期望吧,一旦撒手而去,都成为空无,其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这痛苦,前面提到过,是来于天命的两面夹攻:一面是热爱活着,另一面是不得不死。很明显,解除痛苦之道就成为,其中的一方必须退让,即或者走叔本华的路,不以活着为可取,或者走葛洪的路,炼丹以求长生(还要真能有成)。先说前一条路,改变对活的态度,即变爱为不爱,至少是无所谓。这显然很难,因为要有能打败“天命之谓性”的兵力。就理论说,叔本华像是应该有此强大的兵力,而且他写过一篇《论自杀》的文章,说无妨把自杀看作向自然的挑战;可是他却还是寿终的,这就可证,在这类生死事大的间题上,不率性而行,说说容易,真去做就难了。真去做是可生可死之间,选择了死,就原因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取义而舍生,如传说的伯夷、叔齐之饿死首阳山,文天祥之柴市就义,就是此类.另一种是为苦难之难忍而舍生,如因失恋、因患不治之症、因逃刑罚而自杀,就是此类,这算不算变了乐生的态度呢?似乎不能算,因为他们的生带有难忍之苦,是因为避苦才舍生,如果没有这难忍之苦,他们会同一般人一样,高高兴兴地活下去的。不乐生,即反天命,难。可以退一步,纯任自然,不执着于生死。庄子走的是这一条路,所以视妻死为无所谓,该歌唱的时候就照常鼓盆而歌。这比怕死确是高了一着,但也没有高到不乐生的程度,因为他不就官位的理由是宁曳尾于途中,仍然有活着比死好之意。总而言之,摆脱两面夹攻的困境,打退乐生的一方,这条路是难通的。只好调转兵力,试试天命的另一方,不得不死,能不能退让。办法有国产的。秦皇、汉武,揽尽人间之权,享尽人间之乐,当然更舍不得死,于是寄希望于方士,费力不小,花钱不少。结果是受了骗,汉武后来居上,勉强活过古稀,秦皇则未及知命,就都见了上帝。方士是骗人。还有自骗的,是道士的炼丹,据说九转之后,吃了就可以长生不老。可是葛洪之流终归还是死了,未能住今日的白云观。国产的不灵,还可以试试进口的。据说高科技的一支正在研究不能长生的原因,一旦明白了,依照因果规律,去其因自然就可以灭其果。与方士和道士相比,这是由幻想前进为科学,也许真就有希望吧?但这总是将来的事,远水不解近渴,就今日说今日,我们仍只能承认,想打退不得不死的天命,我们还办不到。也就不得不还面对死的问题。

  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理,或只是依常识,死既不可免,我们所能求的只是,一,尽量晚些夹,二,伴死而来的苦尽量减少。先说前一个要求,还间或有例外,即早死与晚死之间,如果允许选择,宜于选取前者。想到的有四种情况。一种,典型的例是患不治且极端痛苦之症,至少就本人的意愿说,晚离开这个世界就不如早离开。另一种,如果我们接受传统的评价意见,王莽就不如早死些年,原因是如白居易作诗所咏叹,“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历史上不少大人物,如梁武帝、唐明皇之流,早死就少做不少荒唐事,也就以早见上帝为佳,还有一种,举近事为例,梅兰芳和老舍都是文化界的大名人,可是生命结束的情况有天渊之别,梅寿终正寝,老舍跳太平湖。梅何以得天独厚?也不过早死几年罢了。这样,以算盘决定行止,老舍就不如早死几年。还可以再说一种情况,是由老百姓的眼睛看,嗜杀人整人的暴君,高寿就不如早死,因为早死一天,小民就可以早一天解倒悬之苦。何以这样说?有典籍的所记为证,是“时日属丧?予及汝皆亡”。但例外终归是例外,不能破坏通则;通则由常人常态来,总是认为,只要能活,还是以不死为好。

  但是,以上例外的第一种情况使我们想到一个与法律和道德有关的大间题,是:如果一个人因某种原因确信自己生不如死,他应否享有选择死的自由?以及别人从旁帮助他实现死的愿望,法律和道德应否允许?这个问题很复杂,几乎复杂到难于讲清楚。清楚由讲理来,可惜在生死事大方面,常常像是不能讲理。不信就试试。人,称为人就有了生命,并从而有了活的权利;死也是与生命有不解之缘的,为什么人就没有这样的权利了有人也许会说,并没有人这样说,法律也没有明文规定。那就看事实。为什么事,某甲自杀,某乙看到.某乙有救或不救的两种自由,他可以任意行使一种自由,法律都不过问;可是道德过问,表现为自己的良心和他人的舆论,即救则心里安然,受到称赞,反之会心不安,受到唾骂。这是除自杀者本人以外,都不承认他有死的自由,甚至权利。为什么不承认?理由由直觉来,不是由理来。近些年来,据说也有不少人想到理,以具体事为例,如有的人到癌症晚期,痛苦难忍,而又确知必不治,本人希望早结束生命,主张医生可以助人为乐,帮助他实现愿望。这个想法,就理说像是不错,可是付诸实行就大难。难关还不只一个。前一个是总的,就是先要有个容许医生这样做的立法。立法要经过辩论,然后表决,推想这是同意一个人去死,没有造大反的勇气,投赞成票是很难的。还有后一个零星的难关,是医生和家属都是理学家而不管直觉。直觉是好死不如赖活着,即怕死,这是天命,一二人之些微的造反的想法是奈何它不得的。

  这就还会留下伴死而来的苦,如何对待?上面说可以尽量求晚来,这,且不问容易不容易,也许有些用,因为有如还债,需要明年还的,总会比需要今年还的,显得轻松一些。但不会有大用,因为挨到明年,终归是不得不还。所以首要的还是想办法,求伴死而来的苦尽量减少。伴死而来的苦,有身的,有心的。身的苦,常识的范围大,包括接近死的或长或短的一段病苦,这可以借医疗的力量减轻。这一段的晚期,还可能包括这祥的一段,丧失知觉而其他器官还在活动,算不算还在活着呢?自己以外的人说还在活着;自己就未必这样认为,因为不能觉知的活着,至少是主观方面,与死并没有分别。然后来了那个神秘的交界,由生到死(生命的终结)。这交界,如果用时间来表示,也许数理学家有办法,我们常人只好不求甚解,说是看表,几点几分,死厂。这几点几分,即死,结束的大事,有没有苦(苦都是亲身感知的)? 如果有,是什么样的?苏格拉底说,不知道,因为死,一生只有一次,还没经验过。

 

  所以,我想,伴死而来的苦几乎都是心的,或干脆说,因为想活着,还能看这个,看哪个,干这个,干那个,一想到必有个终结,就舍不得,因而怕。有什么办法可以变怕为不怕?可用的药方不只一种,但都未必能有特效,因为,正如孟德斯鸠所说,是“帝力之大,如吾力之为微”,天命之谓性,不率性是很难的。不得已,只好得病乱投医,甚至找个偏方试试。一种办法由逻辑来.既然怕是由于舍不得生的一切,那就应该使生的一切成为不值得留恋。门路也可以有物的和心的两种。物的是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苦而无乐,甚至苦乳难忍的程度。这样的境遇也许能够起不乐生的作用,可是它会主动来吗?除了发疯,是没有人这样干的。还有,这样的境遇,红十年浩劫期间,被动来了,事实还是极少数自裁,绝大多数为保命而忍忍忍,可见境遇不佳也未必能够引来厌世思想。物的不成,门路还有一种心的。可以是佛家的娑婆世界,也可以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总之,都说世间无乐,也就不值得爱恋。如果境真可以由心造,这想得不坏。可是,问题是,说容易,不要说做,真那样想也大难,因为,在书面上万法皆空,离开书面,黄金屋,颜如玉,总是实而又实的。

  通过厌世以求不怕死,这个办法不成,只好试试另一种办法,是求功成名就,男婚女嫁,一切应做想做的事一了百了,一旦撒手而去一也就可以瞑目。儒家,或说一般人,就是这样想的,有生之年,努力,立德,或立功,或立言,积累了不朽的资本,或下降,只是为儿孙留下可观的产业,也就可以平心静气地置坟茔,备棺木,迎接捐馆了吧?我的想法,这也是把惟危的人心看得太简单了。如曹公孟德,可谓功成名就,可是垂危之际,还敦嘱分香卖履,望西陵原上,敦嘱,总是因为舍不得,也就不能不怕。人总是人,《古诗十九首》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不这样的终是太少了。

  再一种办法是《庄子》的,还可以分为低和高两个层次,都见《大宗师》篇。低的是任运,就是生活中无论遇见什么不如意事,都处之泰然,如设想的至人子舆病时所说:“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死也是失,推想也必哀乐不能入,不能入是情不动,怕自然就消亡了。还有高的是“息我以死”,如果认识真能这样,劳累一生,最后死给送来安息,那就失变为得,与基督教的死后陪伴上帝,佛教净土宗的死后往生净土,成为一路,自然也就可以心安了。但这也会有缺点,是要有庄子设想的至人的修养,至于一般人,就会感到“仰之弥高”,甚至如“下士闻道”,大笑之吧?

  最后还有一个办法,是多看宏观,多想哲理,也无妨试试。在宏观的内容中,生命,尤其一己的,究竟太渺小了。在哲理的思辨中,人生的价值会成为渺茫。渺小加渺茫,不执着也罢。

  以上处方说了不少。可惜我们的怕死之病由天命来,根子太硬,也就几乎成为不治。所以野马跑了一大圈,转回来,想到生死事大,可能还是直觉占了上风,于是不能不说,有了生,还不得不结束,而且只此一次,终是太遗憾了。

 

 

 

所有跟帖: 

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因某种原因确信自己生不如死,他应否享有选择死的自由?” -miat42- 给 miat42 发送悄悄话 miat42 的博客首页 (107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6:36:43

明白你的意思,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288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7:32:56

别人怎么看,你不要为他们纠结。每个人的悟性不同。如果我得这个绝症 -miat42- 给 miat42 发送悄悄话 miat42 的博客首页 (199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7:38:37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自卑,也没有任何留恋,平常地,DETACHED地面对肉体的消除。 -miat42- 给 miat42 发送悄悄话 miat42 的博客首页 (236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7:51:29

看过以前这里的探讨,走前的痛苦也是人生必需的一课,如果修行深的高人,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8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00:55

回复: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自卑,也没有任何留恋,平常地,DETACHED地面对肉体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166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04:16

是凡人太执着于小我的生老病死就会痛苦加倍的意思吗?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167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7:53:52

当然,痛苦都是自我定位错误造成的。幻觉破了,哪来痛苦? -miat42- 给 miat42 发送悄悄话 miat4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11:58

先回答你,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188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7:47:09

其实自杀是可以的。 但要看你的动机是什么。我来解释一下: -miat42- 给 miat42 发送悄悄话 miat42 的博客首页 (832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03:40

日本是自杀大国,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262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09:49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内心上。先搞清自己为什么痛苦了,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再考虑别人的问题。 -miat42- 给 miat42 发送悄悄话 miat42 的博客首页 (197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16:54

多谢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25:08

解开死结才是根本,自杀并不解决问题。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25:17

能理解这个说法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39:46

对!好死不如癞活着,坚决不自杀,😄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8:47:37

回复:对!好死不如癞活着,坚决不自杀,😄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58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01:30

无分辨态度就是连癞活这个判断都没有,只有好活,自己好比是一张干树叶,风吹到哪里就活到哪里。 -miat42- 给 miat42 发送悄悄话 miat42 的博客首页 (12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08:17

其实禅定深的人清明入骨,往往爱美到了极致,也有自我泯灭的欲望,佛教楞严经上50阴魔就有说有笑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26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08:45

醒悟的人什么都可以做,有彻底的自由。可以性交,可以结婚,可以打牌,也可以喝酒赌博。 -miat42- 给 miat42 发送悄悄话 miat42 的博客首页 (265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14:19

还可以上网打架^_^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18:54

但是,米大,你是不是天梯已经爬到头了?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20:26

觉得他的凡事都超越了对立面真的是修炼到家了,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22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26:46

或许不修而修吧。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30:45

我也觉得他一定是前世积了大德,今生方可解脱,也非刻意修得来的。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32:37

这是回板儿牙同学的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33:41

无相布施^_^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35:54

受了米大的启发,再看相关的书就好理解一些,不然完全凭自己摸索实在不容易领会,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41:58

西方和东方典籍的表述确实有所差异,可能要自己经历才明白吧,看太多了也没好处,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14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45:27

谢谢,请问可否推荐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14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52:41

一脑门儿黑线地回答"偶也不知道",不过只知道自医而已^_^ -板儿牙- 给 板儿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9:55:24

菩提道次第广论 -Yaogeng- 给 Yaogeng 发送悄悄话 Yaogeng 的博客首页 (33 bytes) () 11/01/2012 postreply 09:17:23

好,谢谢推荐 -zcw0- 给 zcw0 发送悄悄话 zcw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1/2012 postreply 18:54:38

这个不行:不开药方,不许诺言,不传秘籍,不指捷径,不减痛苦,不醉不痴。何用之有?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6:45:41

建议驴兄读读<顺生论>',如果没有读过的话。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7:37:35

读过,不过大多忘了。人老了有些絮叨。禅外说禅还比较好玩。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17:53:58

我也觉得禅外说禅还比较好玩。 -野性- 给 野性 发送悄悄话 野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31/2012 postreply 20:48:3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