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北京上海的地域特色

来源: 玄野 2012-01-30 06:00: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409 bytes)

扒一扒北京上海的地域特色

在北京刚工作的时候有一位北航毕业来自林彪故乡的同事。他对当年刚到北京时的遭遇耿耿于怀。当时他的普通话很差,有浓重的林总口音。有一天他去北大找同学,上车后坐了一段时间,怕坐过站,就问售票员:"波大波门还有几站?"售票员板其面孔说知道。其实下一站就是北大北门。在到站停车前的五秒钟,有一位中年人捅了他一下,说:"这就是北大北门。"我们这哥们儿乡音难改,叙述这故事时最后一个"北"字还是说成了"波"。关于他最经典的是另外一个词。他吃完饭后总是边走边说"虚服"(林总的意思是"舒服"),导致大院里所有年轻人都学会了。

一河南民工在长安街坐公交。买票的时候,可能是因为站立稳,掏出十块钱拍在售票台上,冲售票员大声说:"见过么?"售票员很诧异地瞟了他一眼。这乡见人家理他,又重复一句:"见过么?"售票员打量他几秒钟,这哥们儿很无辜地又说一句:"见过么?"售票员终于忍无可忍,拿出一张百元大钞拍在台面上反问道:"这你见过吗?"旁边一好心人实在看下去,提醒说:"你是去建国门吧?"

工作的时候,有一位公司高层老板给我们授课,标准上海人,经常给我们叙述一些作为上海人的深刻体会。他说,他妈妈经常教导他,每天上午呢,你要想办法沾点小便宜,这样的话,你一天都会有好心情。最后,这老板加一句:这是人家的VALUE。他也给我们说他上山下乡去北大荒的事情。他报名去北大荒主要是因为那是他可以选择的地点中最远的一个,他实在受不了他妈每天对他的谆谆教导。到了北大荒一段时间以后,才逐渐体会到他妈的唠叨再那样烦人,而越来越多的是安全感和温暖的回忆。

有一位上海朋友曾经在大连上大学,他对东北人爱打架胆战心惊而且十分解。他说,东北的学生因为很小的事情吵架,说两句就开打,动不动就打得头破血流。真理解,打架这么危险,有什么好处?能带来什么利益?你看上海人,公交起点站上车的时候因为争座位,俩人开始吵架,一直吵到终点站。俩人都口若悬河,而且都和颜悦色,听不懂上海话你还以为他们在聊天,用说动手,脸都没变过色,眼睛都没瞪过。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扒一扒北京上海的地域特色
  • 香港人比大陆人优越在哪里
  • 毛泽东党文化的核心概念--中国现代历史的首恶
  • 清华大学的“2011社会进步报告”
  • 台湾大选话台独
  • 所有跟帖: 

    haha..很有意思, -珍曼- 给 珍曼 发送悄悄话 珍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0/2012 postreply 08:45:4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