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拍脑袋决定的“超过四倍利率算高利贷”

来源: jzc 2011-11-12 20:23:0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29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zc ] 在 2011-11-12 20:23:5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茅于轼:拍脑袋决定的“超过四倍利率算高利贷”

小额信贷的问题在于管制太严

新京报:你近期发表了很多关于小额信贷方面的观点,你认为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到今天,主要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茅于轼:这个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设定的管制太严格。小额信贷不是没有需求,在农村有很大的需求,城市也有很大的需求;也不是没有供给,供给和需求都有,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就是因为没有打破金融垄断。

其实,小额信贷利率的问题是很简单的,首先要明白钱往哪儿去?比如我现在有100块钱,我现在不用,要借出去,借给谁用?需要钱尽其用,给需要的人 用,那肯定是借给利率最高的人。这和土地的拍卖毫无二致。一块地要拍卖,谁出价高就给谁,钱也是一样,钱要把它用得最好,得要给出价最高的人用,那就是高 利贷。

社会上对高利贷的错误认识,还存在一些偏见,他们不懂得金融业的重要任务就是钱尽其用。

衡量钱尽其用的方法,就是看利率的高低。钱给谁用,要看谁出的利息率高,这在某种条件下,就变成高利贷了。当然也不一定,如果我有一百万,你也有一百万,大家都有一百万拿去外借拍卖的话,供给多了,这个价格是高不了的。

供给多的话,价格会下降,现在的问题是,因为禁止,供给少,所以利息率高,越是禁止,高利贷利息率也越高。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经济学的道理。

此外,现在大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金都要求上亿,这个门槛偏高。现在的小额贷款公司是用自己的钱在放贷,根本没有任何社会风险。完全没有必要 对注册资本设这么高的限制。要提高银行给小额贷款公司借款的比例,至少要提高到自有资本的5倍,不一定是一次性获得这么多借款,可以逐渐提高。

新京报:你对“超过法定利率4倍算高利贷”这一规定怎么看?

茅于轼:现在规定的“超过法定利息率四倍算是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我不明白,这个四倍的规定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为什么四倍以内是好事,一旦超出就变坏了?我有理由怀疑这个规定完全是拍脑袋定出来的,是毫无根据的,应该立刻废除。只要资金供给充足,利率自然会降下来。

要扫除一切不利于发展民间借贷的各种障碍,从根本上提高金融业的整体效率。

没有民间融资老板跑路会更多

新京报:温州的情况您关注过没有?你怎么看温州民间借贷的问题?

茅于轼:温州的事情多少也说明其中管制的原因。这个和高利贷也是有关系的,比如报道某某因为借高利贷的原因跑掉 了,探究起来是有些片面的。如果他(企业家)之前借不到高利贷,从民间融不到钱,他早该跑掉了。反过来说,有了这种民间融资,才使得很多的企业家没有跑 掉,没跑掉的是多数。

当然高利贷是不好,利息率太高。但利息率高主要是供给少,要借钱的人很多,但供给少,价格自然就高。如果大家都来放贷,利息率自然就下降了。所以解决高利贷的问题是放开管制,鼓励大家放贷。

社会上的钱不借给愿意出高利率的人,而借给只愿出低利率的人,这是不合理的。

民间借贷不能人为来定利率

新京报:在这一方面,你之前似乎也对近年新出现的“人人贷”表示过支持?你怎么看这种新的形式。

茅于轼:我不太了解他们具体的操作方式,不过我赞成民间的借贷,不管你是高利率还是低利率。不能人为来定利率,民间的借贷就是一种自然的价格,这方面我都是赞成的。

当然,形成自然的价格在一方面也要求信息要透明。比如一些企业家,明明有低利率的钱可借,但他借了高利率的钱。这是信息不透明造成的,现在有了互联网可能改善这个问题。

新京报:有很多专家提到人人贷可能变相吸储,你对这种风险怎么看?

茅于轼:如果“人人贷”变成银行了,变相吸储肯定是有风险的;但如果只是作为平台,介绍客户,但不经手客户的钱,那是安全的。

当然我介绍客户给你,告诉你客户是否可靠等信息,会需要收费;如果我进行担保,还要收取担保费,这种形式我认为也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新京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业界和经济学家们都探讨很久了,你的看法是因为没有放开小银行的注册。你说的小银行是指什么?

茅于轼:对,是小银行没有放开。现在应该说,城商行这样的也算小银行,现在中国的小银行多起来了,但是还是不够多。在中国这样的小银行应该要有几万家才对,现在可能才几百家,还差一百倍。

在美国可能有七八千家,俄罗斯也一样,我去俄罗斯看的时候,他们的小银行多得很,满街都是小银行,不像我们满街都是工农中建。

采取限购要慎之又慎

新京报:对房产限购和摇号买车,你怎么看?

茅于轼:房子的价钱要比车的价钱高很多,房地产行业跟汽车行业也很不一样,但共同点是限制老百姓手中钱的用途。钱能不受限制的买任何合法的商品,这是一个市场经济成立的必要条件。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买什么都要票证,受限制。至于现在的车、房限购,只不过是多了两个限制而已。

限购会使得市场价格发生更多扭曲。民众原本用来买房买车的钱,因为限购而买了别的商品,市场的均衡遭到损害。而这完全是人为的。

所以,用行政手段限制货币的使用,是一个需要特别谨慎的措施。如果不顾市场的规则肆意干预,或者限购,或者限价,或者设置审批要求,结果都是削弱货币衡量价值的功能,也在破坏市场的均衡。

另外一方面,我们要让外国人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就要让人民币像美元一样畅通无阻。当然这中间有个限度问题,达到什么水平就可以成为市场经济了?现在 人民币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可以买黄金,目前是没有听到什么限制;也可以购买外汇,但现在还有一个5万美元的限制,10万美元就要等到明年了。

有必要发行大面额钞票

新京报:说到人民币,今年上半年有人说你建议发大面额的钞票,比如500元的?为什么会提到这个问题?

茅于轼:上半年?我十年前就提到要发大面额钞票。上半年是有人拿我十年前的文章炒冷饭。

这个问题不光是减少印钞方面的损失,也是减少我们携带钞票的损失。我们比较一下美元、英镑等,所有国家的货币中我们最大面额钞票的面额是最小的,这不合理。

现在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更有必要用大面额的钞票。至于说大面额钞票会加剧通胀,这是很幼稚的说法,钞票与通胀,不是跟钞票的面额,或者张数有关系的,是货币的总发行量。你老发10块钱的,发多了也不得了。

新京报:今年美国纽约爆发了“占领华尔街”运动,对此,你怎么看?

茅于轼:市场制度是最成功的,但它远不是十全十美,完美无缺的。它会引发经济周期,有盛有衰,特别是它本身会制造收入的不平。因为在市场中钱可以生钱,有钱的人越来越富。市场制造了财富积累的正反馈,也就是常说的马太效应。

整个金融业就是拿钱去赚钱。因此钱越多的人得益越大,穷人没有多少钱,因此得益很少。所以华尔街扩大了贫富差距。我们能不能不要金融业?不能。它所 赚的钱是它自己创造的,并非剥削得来的。如果把大家储蓄的钱都调动到市场上最需要用钱的人手中,钱改善了它的用途,财富就创造出来了。反之把钱借给了亏损 的企业,最后变成坏账,就是财富的消灭,是金融业的失职。这是一个坏的金融业。比如我国的金融业常常把钱借给了亏损的项目,急需用钱的中小民企却借不到 钱。金融业也失去了赚钱的机会,遭受亏损和坏账。

占领华尔街运动说明许多政策需要调整。但是金融业不会消失,贫富差距的问题必须找到更好的办法使其缓解。

 

- 同题问答

“金融是最能赚钱的行业”

Q:如果有一次长假旅行的机会,你最想去哪里?为什么?

A:我最近要去印度,还要去日本考察。但说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我想去的地方之一是地中海沿岸,法国、希腊这些国家。看欧债危机?不,看风景。

Q:假如有5个亿,看好哪个行业?

A:我还是搞金融吧,不过现在行业管控太严。我觉得金融还是最薄弱的行业,也是最能赚钱的行业。

Q:对股市和楼市怎么看?

A:对股市我没有研究,不关心,楼市看这个样子泡沫要破。

Q:怎么看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A:日本的人口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我们总量超过日本一点,但人均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没有什么好惊奇的。关系重大的是人均,当然我们的人均也不错,至少在全球的中间位置了,进步非常大,迈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但问题是分配不平均,这个问题比较大,需要重视起来。

Q:仍然活跃的人士中,你比较钦佩哪些?

A:我和经济学家、企业家们往来不多。我熟悉的,也就是吴敬琏、张维迎这些人。

(2011年11月11日,新京报访谈)

所有跟帖: 

美规定:利息率超24%是Mafia 利息 -richman- 给 richman 发送悄悄话 richm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11 postreply 14:02:11

美信用卡不少利息率为29% -halfdummy- 给 halfdumm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5/2011 postreply 04:57:1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