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进入黄金十年

来源: insight777 2010-11-24 06:10:1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56 bytes)
十一月 22nd, 2010 by 曹仁超

美 国10月份CPI只上升1.2%(扣除食物及燃料升幅只有0.6%),是1957年以来最小升幅。不过,消费者感觉完全不是这样,例如棉花升至140年新 高,加上QE2很难叫人相信我们已进入低通胀期。标普500上升轨已失守后市可能有较大调整。因为美国楼价下跌压力至今仍未停止,说到底2007年起去杠 杆化才是美国经济大方向。

长债信心逐渐被动摇?

1970年至2010年是通胀主导40年。70年代以黄金为主流,80年代、90年代以股票为主流,2000年以资源股及债券为主流。1970年如你用1万元作投资、今天应该变成1380万元。2011年又以什么作为主流?

人行运10年,地行运20年。美国债券违约事件逐渐环球化是可以动摇投资者对长债的信心。例如爱尔兰10年期债券孳息已由6厘上升至9厘(1995年至今最高),较德国债券利率高出6.5厘。葡萄牙外长亦威胁退出欧盟区。

中国GDP在2005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标准渣打银行估计在2020年超过美国,理由是过去十年中国以年率 10.3%上升、美国只有1.8%,未来十年中国GDP增长率仍高达8%。高盛估计需时久一点要到2027年,中国GDP才超过美国,2030年占全球 GDP24%(今年占9%),即重返工业革命前水平。标准渣打认为如计算人民币未来可升值25%,中国应有能力在2020年超过美国。

到底何时中国GDP超过美国并不重要,重要是未来10年是属于中国的。未来中国私人消费渐占GDP三分二、政府活动只占GDP三分一,来自出口所占GDP比重则迅速下降。

2010年中国消费者花掉两万亿美元,中国制造业渐由出口为主,改为内需为主,反之美国为负债不断上升而烦恼(目前标普500大企业纯利64%来自 美国以外地区)。未来大方向是投资中国、投资中国私营企业。摩根史丹利已投资3.17亿美元、TRowePrice1.07亿零美元、富达投资1.08亿 美元入中国,过去两年每年回报高达50%,例如「百度」在过去两年股价上升327%跑赢谷歌。德银则看好中国能源节省及环保行业,今年10月中央政府宣布 上述为七大策略性扶助工业中排第一位,十二五规划及十三五规划后中国可减少入口能源15%,以达致2020年减碳排放40%-45%。上述行业包括废热回 收、LED、地热开发、节能材料及效率提升,未来10年应向中国中西部进军,例如成都、武汉及重庆。

未来十年应是中国消费黄金期,同期GDP增长率则有所放缓;未来十年中国消费不但强劲增长,同时消费结构出现重大改变。理由一、GDP仍保持较高增 长。二、工资大幅上升。三、服务业迅速发展。四、政府公共开支大增。五、社会收入再分配。六、人口老化。七、城市化。八、储蓄率降低。

中国人名义人均GDP由1978年226美元,上升到2009年3679美元,GDP平均每年上升9.5%,但消费所占GDP却由2000年至09 年下滑14%,主因这段日子出口升幅太大。未来十年消费应迎头赶上情况有如1970年后的日本、1988年后的南韩,2009年起相同情况在中国出现。此 乃「U」型曲线理论由剑桥大学罗斯托夫教授发现︰经济在起飞初期消费占GDP比重反而下降,因更多资金用作投资。经济起飞后期消费才急升,因投资所带来的 回报支持消费出现较GDP增长率还快的升幅;即消费股成为未来最值得看好的行业。

10月中国CPI上升4.4%(印度9.8%及已宣布加息六次,巴西5.2%,俄罗斯7.5%)。已超过官方目标3%,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及信贷收缩 期加上劳动人口供应增长率自2009年起下降,中国不再是廉价产品供应来源,是否代表美国自1980年起的利率回落期结束?(即CPI增长率止跌回升。)

金价进入高风险区

黄金是否见顶?很难回答。上周最高价1425美元时曾抛离200天线约16.5%,历史性高潮金价应抛离200天线20%以上才完成上升浪。目前只可说金价已进入高风险区。

自1900年至2010年全球每年黄金产量,令每年黄金在地面上增加1.5%。1971年8月美元同金价脱钩后(更早是1967年美元宣布贬值,由35美元一盎斯改为42美元)。长达四十年(严格点说长达四十三年)的货币购买力下降潮或资产升值潮到2011年是否结束?

目前是否抛空债券好时机?公元2000年10年债券利率0.7厘,目前只有2.8厘。已故总统林肯说︰「You can’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学回来的知识是股市是经济晴雨计(未好先好、未衰先衰)。贝南奇希望透过操控股市升降反过来影响经济方向呢个实验,能否令美国经济逃出日式命 运?

1997年由泰国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受害最少是中国。

2007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全球金融海啸,第一个站起来的亦是中国。但中国不是采用浮动汇率制度的同时有外汇管制,证明任何制度都有本身的优点同缺点。

在G20会议巴西总统力指美国滥用浮动汇率制度,将世界经济推向破产边沿。

相信美国今后再无法重返平衡预算案:一、目前每天美国新增40亿美元负债。二、过去三十年美国新增负债12万亿美元。三、美国政府每1美元开支中 42美仙是借回来的。四、新通过的医疗改革法案,令美国未来负债又再增加过万亿美元。五、1950年美国每个退休人士背后有16人在职工作,现在是3.3 人在职人士一人已退休。估计到2025年是两人在职一人退休。

台湾一项民间调查:2010年首10个月亚洲八大国际城市房价涨幅最大是香港升22%、深圳19.28%、北京17.61%,跌幅最大是东京下调6.98%、首尔下调3.04%。

香港住宅楼价约2万港元一呎、东京约1.87万港元、新加坡1.22万港元、首尔约9300多港元、台北约5100港元,深圳3900多港元,上海3600多港元,最后是北京约3100多港元。八大城市中只有东京及首尔住宅楼价在下跌、其余皆在上升。

楼价上升可能刺激通胀,例如1990年至1997年因当年港人热衷于炒楼(所谓三楼一族。即一间自住、一间收租、一间用嚟炒),在楼价上升中港人赚 到钱便增加消费,刺激通胀率上升。1997年第三季至2003年第三季楼价下跌,不少人减少消费因此引发通缩。2003年9月至今本港楼价上升却不刺激通 胀率上升,理由是那些在1997年买楼者才收复失地,因楼价上升而增加消费的家庭并不多,形成过去7年本港楼价上升对本港通胀刺滶有限。

打击炒楼无助压通胀

2009年及2010年本港通胀率上升,原因是美元贬值即「输入通胀」,换言之甚至政府压抑楼价成功仍无法改善本港通胀率,因为这次本港通胀率上升 同楼价上升关系不大。引致通胀率上升的原因:一、货币供应上升;二、货币流通速度上升。香港政府没有印刷货币权,货币供应上升必需外资流入。美元弱势可令 本港货币供应上升引发通胀,至于货币流速更加复杂。

1980年至今美国新增收入五分之四由1%人口拿走

1980年美国最大500企业CEO薪金是普通人的42倍,2001年是531倍。1976年美国最富有1%人口收入占全美GDP的9%,今天占全 美24%。浮动汇率制度令收入走向两极化。1990年那年本人是攻击联汇制度最狠的评论员之一,当年希望港英政府取消联汇制度去减少资产泡沫的杀伤力。今 天反成为捍卫者,以免1987年至95年的日本情况,或2005年8月至08年8月的中国情况在港出现。全球固定汇率制度由1945年开始、1971年8 月才解体(香港到1983年才取消)。固定汇率制度曾为全球经济带来低通胀、低失业率、高GDP增长率环境。浮动汇率制度下全球经济却是一个泡沫连接一个 泡沫,令社会贫富两极化。

无论固定汇率制度或浮动汇率制度都有本身优点同缺点,情况如「太极」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两者只是相对而非好与坏。将来不是过去的延续而是充满 突变。社会从来不是和谐而是充满矛盾。趋势可以随时形成及改变。世界从来不是永恒。分散投资是给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投资者采用。大学教授经常将经济 搞到很复杂,其实赚钱很简单,例如好好控制你的贪念及恐惧。天才与白痴往往由结果决定,例如1950年到中国投资股票者是白痴,1990年到中国做股票的 人是天才。有时又看你的处境而定,例如早起的鸟有虫吃,但早起的虫则被鸟吃掉。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