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把台湾困在苏丽文精神中 ● 石之瑜(台北)

来源: 有言 2008-09-04 19:28: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90 bytes)
● 石之瑜(台北)

  台独发动呛马示威活动,表面上是因为政府能力差,经济不好,台湾主权消失。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注意台独主政的十余年,政府国库被淘空,金钱外交穷途末路,国军道德士气崩溃,而北京还一再忍让?

  台独让台湾走向灭亡,但他们却恐惧马英九向北京倾斜,才是让台湾走向灭亡,如何理解台独的心理呢?如果他们自己说不清楚,让他们感动的脍炙人口的“苏丽文精神”,可以为他们说清楚。

败而不退,缠住不放,愈战愈弱

  台湾奥运跆拳手苏丽文为罹患癌症的父亲拼搏一面奖牌,在竞技场上坚持伤后不退,屡倒屡起,纵难取胜,却保持获胜的信念,当时全场为之动容,咸谓为“苏丽文精神”,虽败犹荣。事后马英九曾接见她,近日大陆中央台甚至播出对她的专访,台湾各大学且争相邀聘她前往执教。

  与苏丽文精神相较,在四百年悲情史观下寻求出头天,败而不退,缠住不放,愈战愈弱,不顾机会渺茫或国势破败而摆出再战姿势的,不就是类似苏丽文精神的台独精神吗?

  在被迫害意识中掏空国库,遭到一再揭发,却企图编织道德谎言,即使众人皆曰不信,仍充满斗志,不就也是类似苏丽文精神的陈水扁精神吗?

  苏丽文精神果然是台湾精神,但不只是其表面的拼搏精神、不服输精神、永远抱持希望的精神而已,更重要的是她的挣扎发生所在的那种深层的卑微、悲情与困境意识。

  相对于此,国民党近日推动的外交休兵、国防休兵与两岸休兵,与苏丽文精神之间可说是天渊之别。国民党是透过妥协与内敛,来开启新局,这表示对自己有信心。

  但是悲情文化是出自于被统治的历史记忆,情感上已经不可能相信有未来,则生命意义所仰赖的对未来的憧憬,只能来自于不顾伤势追求未来,在行动中转移悲情,即使因此受伤也在所不惜。如无行动,就只能陷在坐以待毙的悲情中。

结果,悲情成为最基本的自我设定,要维持自我就必须维持悲情,以至于如陈水扁者,即使大权在握,也仍觉得被压迫;如吴淑珍者,即使富甲天下,却犹感匮乏。
被抛弃的“亚细亚孤儿”

  愈是悲情,愈对未来绝望,就愈需要靠不断的拼搏制造仍有未来的感觉,不放过任何可能象征胜利的蛛丝马迹,才会时而表现成不切实际的过度乐观,时而又表现成自怨自艾的凄苦。台独的心理正是这样笼罩在死亡与光芒构成的二位一体中。

  相对于此,那种反求诸己,从修身开始按部就班而终会有成的平天下哲学,似乎的确是一种唯有贵族才有资格享有的外来政治文化,来自这种平天下文化的人气定神闲,揭发了台独的心里缺陷,最令台独嫉妒。

  相反的,苏丽文在败境中不计结果的拼搏,最为接近台独的悲情文化。一般人都会同情这种悲情,但绝不会像是台独那样,只能活在自己制造的悲情中,无法自拔。

  台湾的政治文化乃至于两岸关系,常见苏丽文精神的发挥,这也是要拼才会赢的精神,其重点是要拼,而不是会赢。面对这样的缠住不放拼到底的精神,连自己受伤都不顾,反射出从李登辉到陈水扁揭举的以战止战的烽火外交精神。

  马英九与中央电视台对苏丽文的赞誉,透露他们没有悲情,身在局外,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也因此在台独的感觉中,就像是外来势力。

  苏丽文精神的拼搏与不服输,出自支持父亲抗癌的意志,以及因而自愿体会身体受残而无惧的愿望,既然不是对自己身体的尊重,故而并不属于奥林匹克体育精神,更不属于揖让而升、下而饮的中原体育文化,也不属于悬梁刺股等待有朝一日的寒窗文化,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来日方长史观,而是亚细亚孤儿被抛弃因而没有明天的台湾悲情精神。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