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上发了几张片出来,大家都有个疑问,觉得有点暗。就这个问题。拿其中两张来break down看看,供大家讨论和分析。
下面这张图中的数字是当时的测光点,起关键作用的是点1和点2,力求不要稍微过一点,但要有细节的完整。点3处期望保留Deck的细节,但不要喧宾夺主。点4处期望水面反光不要超过天空的亮度。点5和点6的亮度期望不要和雪堆相同,稍暗一些,也是为避免喧宾夺主。因天气不好,5和6两点只能尽可能保全而已。
用了三片滤镜:偏振以降低天空的反光,突出雪堆和云型;P121用于雪堆以上的天空,以压暗天空的亮度;P121L用于Deck以下的水面,以降低水面的反光。
如果在PS中调整,可以看到下面这张的效果,估计这种效果比较适合多数人的感觉。
如果把原图的点1和点3放大,可以看到曝光值基本上正好,如下两张图:
但如果把调整后的图的点1和点3放大,那看到的将是下面这个样子,我想大家都会同意这个曝光过渡了:
所以了,这张照片想强调的就是那把孤零零的椅子和所面向的那一堆雪,除此之外的一切其实都不重要。
再看另一张
这张的做法和上一张基本是一样的,只是取点不一样,压暗的范围和位置不一样而已。点1是我关心的地方,期望点2的水面反光不要太强,因为天不好,比较暗,想要加强曝光,但点2很可能会过渡耀眼,但我最终没能实现,因为其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形状很特殊,没法处理。点3的红土在个蓝色调的画面中会很不和谐,所以比较小心地避开它的影响,靠一个121M来实现。点4,5和6都是可能造成注意力分散的亮点,但只有4,5得到了控制,用了一个121来实现。
如果在PS种调整,可以做到下面的结果:
但如果把点1放大,调整前后的效果是这样的:
显然调整的代价是以牺牲这个视觉中心的曝光值和其中的细节为代价的。但总的来说,这张照片的曝光还是不够,因为天色本身已经不够亮度,反差上不去了,照出来的效果非常勉强。
这至少是我的做法,其他的人也许有不同的做法和处理方式,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细节Break Down ---- 技术分析
所有跟帖:
•
受益匪浅,感谢默心君!
-薇妙儿-
♀
(0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19:17:34
•
如此详细的讲解,真是有心人,谢谢了!
-九月九-
♂
(0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19:34:39
•
谢谢你的经验分享。
-爱大米-
♂
(0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19:40:08
•
享受! 谢谢
-grid-
♂
(0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19:43:41
•
既然是技术分析,我也乱说说
-lilywxc-
♀
(287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20:04:03
•
从没这样仔细的分析过片子,学习了,谢谢。
-红叶飘-
♀
(0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20:08:47
•
thanks for sharing
-Alligator^-
♂
(0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20:47:10
•
谢谢。可否请解释一下什么是p121,p121l,p121m? thanks!
-小夏-
♂
(0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21:18:13
•
谢谢!其中提到得测光点得问题很好,
-RoadAhead-
♂
(120 bytes)
()
04/23/2007 postreply
21:20:42
•
Thanks.
-Fruitpassion-
♀
(0 bytes)
()
04/24/2007 postreply
06:02:22
•
虽然没有一一顶你的贴,但是篇篇都收藏了。
-花鸟鱼虫-
♂
(90 bytes)
()
04/24/2007 postreply
07:08:49
•
nice post from you again and again!!!
-yn-
♂
(0 bytes)
()
04/24/2007 postreply
08:52:19
•
Thanks a lot for the detail!
-ken7777-
♂
(0 bytes)
()
04/24/2007 postreply
13: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