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父亲这14 年的职场之路 (ZT)

来源: 萨克斯风 2007-08-10 22:17: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156 bytes)
刚刚跟老妈打电话,老妈说老爸早晨走的时候满脸不高兴。原来是我妈早晨出去遛弯之前没叫醒我爸,然后闹钟又没响,七点五十老爸才起来,可能上班会有点迟到。老妈很委屈的跟我说不就是想让他多睡一会。老爸刚刚从欧洲出差回来,时差弄的乱七八糟,平时没人叫肯定六点多也就起来了。我在想要是老爸当年不从学校出来去现在的这个外企,现在的生活可能也不会那么繁忙。

记得在上世纪初期有一段“下海”潮,当时很多电视剧都写那些在外企工作的人。穿着笔挺的西服,在豪华的写字楼里面目不斜视,脸上一股自我感觉良好。又好像是那个时候当人提到“秘书”的时候,大家脸上都露出一种暧昧的笑容。那时候小小的我坐在电视机前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老爸也会进入外企。

后来问我爸当时为什么会去外企,老爸就是说当时“缺钱”。那时候(93年)老爸在大学里面月收入800块,年底的时候会有两箱子富士苹果外加15斤带鱼(被偷过好几次)。全家挤在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里面,冬天阴冷,夏天下雨外面还会有水进来。爸妈兄弟姐妹多,老人们又都没什么工作。N多人等着我们的接济,好歹我们家在城市。我当时身体还糟糕,三天两头去医院。想想确实生活不算宽裕。先是92年我爸的两个铁哥们“下海”了。一个叔叔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评到正教授,一气之下出走。另外一个是从澳大利亚神秘的弄到了一笔钱准备出去单干。父亲那时候有些心动,但是没有机会。机会在93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父亲在酒席上认识的朋友准备在一家外企辞职,跳到另外一家收入更高的地方。那个人看我爸不错,又懂会计(我爸就是教会计的)就把我爸介绍道了那家外企,没想到一呆就是14年。

那时候那家外企座落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在我们那时候看来就是在“农村”。其实那确实也就是农村。公路那时候还没修好,去的路都是土路。如果做公车,来回需要六个小时。不过工资是一个月1900,比当时在大学多了一倍都多。我爸当时也没怎么挑剔,很快就去那里上班了。去那里上班的最直接影响就是老爸再也不在家做饭了。每天早晨七点就坐着公司的班车去上班,下午8点的时候我就去门口等着老爸回家。以前我爸每天中午还在床上躺会,现在是再也没有那个奢侈了。

刚到公司的时候他那个部门人还很少。所有的director级别的都是美国人。我爸那时候的中文职称叫做总会计师。其实虽然有个“总”字,不过实权很小很小。也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就是替那些老外打点一些零头事情。不过父亲跟公司总裁关系不错,父亲的工资提升的也很快,在94年的时候已经有了月薪3000左右。94年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小事。就是父亲的中文职称叫做总会计师,不过在英文材料里面只有account,没有提chief这个词。父亲就很不高兴,让他的头给改结果那个头也不答应。最后找到了老板,老板才给拍板给改了。那时候老外都很跋扈,他们在中国不但拿着美国的工资并且还有hardship的补助,感情那时候拿中国当非洲了。一些核心的财务内容根本不告诉中国人,父亲有气也无可奈何。

在96年的时候公司来了个新的财务总监。是个新加坡的华裔女人。想想当个外籍总管真是过瘾,她有四个孩子,全部在本地的外国人学校,家里住的是别墅。当然这些都是公司出钱。她总拿我父亲当作她一个潜在的敌人,处处跟我爸爸为难。为此我爸也是非常恼火,在家没少因为这个发脾气。在98年的时候同行业的一个公司想要挖我爸跳槽。当时许诺的是给我解决北京户口外家月薪7000.父亲当时真是非常的心动,不过我当时很执拗的不想离开,不想去北京给我北京户口我也不去。父亲也是无可奈何,不过最终也没有跳槽。想想当时我也是够傻的了。若那时候去了北京或许将来的生活又是另外一个样子。不过那次跳槽未成功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公司为了挽留我爸给了我爸一辆车。记得好像是个日本车,手动档的,具体什么车也忘了。所以从98年的时候,我家的出行工具终于变成了车。那时候我们家已经从学校搬到了公司所在地不远的地方,老爸也不用每天上下班做班车了。那时候住的房子很漂亮,离海很近,开窗就能闻到那种咸咸的味道,知道现在还很怀念。不过那里还是很荒凉,比不了市内。200平的房子20万就能买下来了。

那时候老爸已经不是chief account了,头衔成了manager。不过老爸总是惦记着财务总监的位置,毕竟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家里的条件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像前文说的有车了。老爸又花好几万给我姥姥去治白内障,给我爷爷去治糖尿病。家族内部也没有什么矛盾了,有了钱那些矛盾就都迎刃而解了。99年公司的老板提升去了澳大利亚当总裁,他走之前就跟我爸说“XXX,你很优秀,不过财务总监只能给外国人来当”这就是现实呀 呵呵。

转眼就到了新世纪,期间也有不少公司来挖我爸,不过我爸也没有动。老爸是个挺重感情的人,公司对老爸也算不薄,老爸也总觉的随便就走了有点不舒服。00年的时候公司有个外派到新加坡的机会,当时的许诺是职称到新加坡不变,不过公司按照新加坡的收入来算。当时老爸又很心动,因为那时候若全家去了新加坡我自然也就去新加坡念大学了,爸妈还是挺想让我去新加坡念大学的。不过后来又没有成形,爸妈觉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老了,想留在国内照顾老人。后来想想这又是个正确的选择。那些去新加坡的人后来都回来了,都说受不了新加坡本地人的歧视。

02年的时候公司扩大规模,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总公司的人就都渐渐去了北京。刚离开海边的家的时候心理很难受,毕竟是住了挺久的房子。到了北京公司不给安排房子,就每个月给一些钱补助。那时候全家住在了一个普通的北京居民区,住宿条件跟海边的房子天差地别,并且刚到北京很不适应北京的气候,每天都过的没精打采的。不过父亲的收入又有了一次飞跃。02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一年35万左右了。然后父母就商量着买房子,03年的时候花70多万在五环外面买了套房子。当时心疼的要命,不过现在那房子价值都翻翻了。

到了北京就离老家更近了。51,101的时候都会开着车回老家看看。老爸一直惦记着财务总监,不过还是没什么机会。老爸那时候是associate finance director,整天跟着政府的人打交道,老爸每天也很苦恼。03年的时候BP又想来挖我爸,我爸都去伦敦谈了,不过最后也没谈拢。就一直在那家公司郁闷的呆着。

05年的时候有泰国分公司有个空缺,公司内部招人。老爸实在是郁闷了就想换个地方,然后就去了泰国分公司。在泰国的日子很清闲,楼下就是游泳池健身房。每天都过的很舒服,就是气候有点太热了。。。我也因为如此去过泰国几次,那时候我已经在国外了。

06年的时候北京公司的财务总监离职,在公司内部招人。父亲看机会来了就申请了那个位置,去美国谈的时候一屋子老外都是等着谈的。当时老爸也没有抱多大的想法。毕竟财务总监不给中国人干。结果很快结果就出来了,老爸当上了那个让他整天想着的总监。后来打听了一下当年去澳大利亚的那个老板已经升到了亚太区总裁,他给我爸说了不少好话,看来rp还是挺重要的。

不过真当上了总监也才发现那个位置确实是不好坐的。现在我爸的生活就是一个月有一半多的时间在全世界开会,剩下的时间也是早晨早走晚上晚归,周末还有加班。一个月在家吃饭的时候少得可怜。前年回国的时候在北京机场见到老爸我差点哭出来,老爸现在白头发已经很多了,眼角全是皱纹。生活催人老呀。

一晃真快,14年了。当年年轻的老爸现在也渐渐的走向衰老了。收入也从一年两万块到现在接近七位数了。当初不离开学校会怎么样?这种假设确实也没必要做了。

老爸一直是我的偶像,尽管我们家都属于闷骚型的不像别人家庭动不动就抱头痛哭。不过我想我这辈子能作成我爸那样,那我也就很满意了。

所有跟帖: 

让人自豪的爸爸啊。 -pzb5508- 给 pzb550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07 postreply 06:46: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