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食螃蟹+天津海参席

来源: Jackwu 2006-03-10 09:38:4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559 bytes)
津门食螃蟹


老天津卫喜吃螃蟹之风起源于明朝。明、清两代天津都把螃蟹作为贡品运至京城供皇家享用。《天津卫志》载:“津门蟹,肥美甲天下。”可见螃蟹是老天津卫之佳品。乾隆戊申举人杨无怪所作《天津论》中有关于螃蟹的记载:“说着来到竹笋巷,上林斋内占上房,高声叫跑堂,干鲜果品配八样,绍兴酒开坛尝,要有炒鸡片,要有溜蟹黄……”
吃螃蟹在天津卫讲究“七尖八团”,在旧历七月,尖脐蟹满腔脂肪;到八月中秋,团脐蟹满黄顶盖肥,个大肉细,蟹味鲜美。天津有“螃蟹酒最可口”之俗谚,民间顺口溜流传至今:“一碟子酸沙藕,一碟子拌海带。一碟子小酥鱼,一碟子拌菠菜。一碟子炸蚂蚱,一碟子咸螃蟹。”
  螃蟹作为天津特产,秋季大量上市,价格便宜。普通百姓就多买些活蟹,用坛子腌起来?腌透后开坛食用。活蟹加工时,用水洗掉泥土味,拿竹扌千从蟹嘴扎到肉内,用姜、花椒、盐加水熬汁,待凉后澄清,将盐水倒入坛内腌上。开坛食用时将蟹盖掀开,去掉屎包,剁去毛爪,改刀成四角,摆在碟内,蟹黄放在上面,撒上生姜末。这是老天津卫的吃法。
天津卫过去有名的“八大家”均为巨富。在各大宅门菜中,螃蟹的吃法就不同于普通人家了。“八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厨,旧时俗称“打饭菜”。这些厨师,师从名家,技艺精湛,对河蟹的烹调都有其独到之处,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传世名菜。这些厨师,选料非常严格,螃蟹必须膘肥、鲜活、背壳墨绿、体厚坚实、蟹足老健、膏肥脂满。
天津“八大家”宅门菜中,食螃蟹相当讲究,一般家中备有如同雅致的工艺品般的专用工具:钳、叉、铲、镊等,用以敲、刮、叉、挤,将螃蟹的各部位丰脂美膏,细细出净,尽情品尝,食过螃蟹有菜无味之说。在整桌酒席中,凡有螃蟹菜肴都要配上烩乌鱼蛋汤、软溜鱼扇等菜品调节口味。在天津的满汉全席中螃蟹也占有一席之地。海参席、燕翅席、八大碗中的螃蟹名菜有酸沙紫蟹、七星紫蟹、芙蓉蟹黄、蟹黄鱼翅。天津的名饭庄中立园的蟹黄蛋黄羹、蟹黄馅煎饺,慧罗春饭庄的“汆蟹脚”,先得月饭庄的油盖烧双菜、溜油盖,茗园饭庄的炒全蟹、汆全蟹,在当时都是最有名声的。这些螃蟹菜品至今还是天津风味饭庄的代表菜品。

天津海参席



  天津历史上贯河滨海,广原眈眈,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商业繁华,本地文化风俗和饮食风尚也随之而兴,龙震咏津门时曾留下“繁华真可比京华,都说津门有大家。一自虚名传海内,徒劳饭士走天涯。”津门风物吟咏,崔旭则写道:“天津城在海西头,沽水滔滔入海流。沽上人家千万户,繁华风景小扬州。”
  辛亥革命前,饮食市场“天津菜一统天下”。当时著名的天津风味菜馆除“八大成”以外,还有永和春饭庄、天一坊、凤鸣楼、茗园饭庄、燕春坊、慧罗春、什锦斋、天慧坊等二荤馆(散坐、包桌)。这些饭庄主要经营中档菜品,尤善“海参席”。喜寿庆典、亲朋团聚、接风饯行时,此席常开。往昔天津馆慧罗春,制之最佳,亦具特色,乡情浓烈。海参席在津门甚为流行。海参席以季节、物料不同而时常变换。
四季海参席
  四干:琥珀桃仁 青梅 瓜条 黑瓜子
  四鲜:橘子 苹果 南荠 锦糕
  四冷荤:腊肠 松花 海蜇 鸡丝拌粉
  四点心:夹沙饼 金钱盒 蛋糕卷 酥合子
  六小件:扒海参 炒虾仁 桃仁鸡丁 鲜蘑豌豆 桂花鱼骨 溜凤眼鱼卷
  四大件:干烧鱼 元宝肉 烧蒸鸡 烩鸭条
  冬季海参席
  六冷碟:炒雀碴 八宝菜 松花 腊肠 酸沙白菜 鸡丝拉皮
  八热炒:一品海参 什锦蒸食两碟 炒青虾仁(带主食:花卷) 溜二蘑 红烧鱼(带主食:米饭) 软炸大肠(带主食:春饼、葱、姜) 烩全样 元宝肉 扒鸡腿 
  芽菜汆里脊汤
  (以上是慧罗春饭庄当时出售的海参席)
  天津馆各个饭庄制作的海参席程序简化实用。
  十人吃海参席
六冷荤:罗汉肚 炝瓜条 五香鱼 拌蜇米 卤白鸡 卤虾钱
十热炒:烧海参 鲍鱼四丝 炖小鸡 红烧鲤鱼 烧牛尾 冰糖肘子 全家福 两吃野鸭 芙蓉虾 烩乌鱼蛋
  海米菜叶汤
  咸甜点心双上 真素包 四喜饺 山药堆 一品烧饼
  天津海参席经几代厨师广采东西南北诸味的精华集天津菜口味之长,巧妙吸收,融会贯通,从而给天津的食客增添了食趣。独树一帜的海参席,既有山珍海味,又有干鲜果品,花样多、品种全、味道美,令人难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