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的盛宣怀家接茬八,盛宣怀第六个女儿叫盛静颐,嫁给湖州南浔镇刘俨庭(庭或作亭),这个刘俨庭没啥名气,他爹叫刘锦藻,也没多大名气,刘锦藻的老爹叫刘镛,不过您看清楚,不是那个宰相刘罗锅的刘墉,那是提土旁的,这是斜金旁的,刘罗锅在乾隆时,这个刘镛在咸同年间。
此刘镛虽没彼刘墉名气大,却是个财神爷。刘家是湖州南浔人,南浔原来叫浔溪村,后来叫南林村,地处太湖周围杭嘉湖地区,正宗的江南鱼米乡,一向富甲于江浙,南宋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在这建镇,从南林浔溪两个村名取第一字,名叫南浔镇。建镇后的南浔更富,誉为江浙雄镇,民间说“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南浔的富主要靠缫丝业,当地水土好,蚕桑业发达,丝产量高质量好,南浔几乎家家户户种桑养蚕产丝,其中以辑里村(或叫七里村)产的丝最好,称为辑里丝,做这买卖的没不发财的。南浔人擅长形象思维,又有幽默感,他们把南浔人的财产多少用几种大小不同的动物比喻,财产在百万两银子以上的是象,在五十万到百万之间的是牛,二十万到五十万之间的是狗。南浔镇上有四象、八牛、七十二狗,刘镛居四象之首。
刘镛祖辈是给丝行打工的,他少时也在丝行帮工,见丝行利润丰厚,就有自立门户的想法,开了一家“刘恒顺”丝行,不过他刚出道是晚生后辈,老丝商杀他的价,卖给他的出高价,收购他的压低价。刘镛不甘心长期受压制,决心自己到上海去卖丝,那时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洋商很多,对中国的蚕丝开价很大方,刘镛尝了个鲜,卖到比在南浔高出几倍的价,于是刘镛在上海开“刘贯记”丝行,从南浔收购,运到上海卖给洋商,不几年就积累了几十万两银子。
刘镛在丝上赚到第一桶金,已跻身于东南名流,和洋行、官场多有接触,继丝业之后他又做起了盐业,盐一向是官方垄断专营,历朝历代经办盐业的人想不发财都难,乾隆这个好大喜功的风流皇帝眼界不可谓不高,但他下江南路过扬州时感叹“盐商之财力伟哉!”扬州是汉代以来的盐业中心,全国盐商大多集中在这里,刘镛也在扬州开了盐行,不几年就包揽了大部分的销路。
在丝和盐两只碗里发家以后,刘镛又开当铺、钱庄、银行,买田置地,刘镛的财富以几何级数增长,全盛时期超过2000万两白银。那个名气很大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最多时还不到1500万两,差不多时期的中国首富,广州十三行的怡和行老板伍秉鉴的财产大约是2600万银元(银元不如白银值钱),伍秉鉴的财产在当时全世界也是排在前头的,可见刘镛已接近中国首富,属于世界级的富豪。说个插曲,伍秉鉴这么有钱,但他自己说相比和珅还是不能望其项背,到底是当官威武啊。。
刘镛赚了这么多钱他怎么花呢,先是培养儿子们念书,刘镛认为有钱无官,虽富不贵,仍是一介草民,想有身份有地位还得当官,想当官就得念书考科举。
刘镛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刘安澜,二儿子叫刘安江,即前面说的刘锦藻,三儿子刘安泩,小儿子刘安溥,其中二儿子刘安江进士及第,和前面说的南通状元张謇是同年同榜,两人交情不错。其余三子都是秀才,也是有功名在身。
刘镛的大儿子刘安澜早逝,只活了29岁,刘镛曾以长子的名义捐钱赈济湖北水灾,朝廷赐给刘安澜“乐善好施”的牌匾,一直挂在刘氏家庙的牌坊上。
四个儿子都有出息了,刘镛的钱还怎么花呢。接下来给家里盖个大房子,湖州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的故乡,有一座赵孟頫的私家园林“莲花庄”,刘镛大概是赵孟頫的粉丝,模仿莲花庄,他盖了个“小莲庄”,这个庄园现在是湖州名胜。
不过盖个庄园对刘镛来说花不了多少银子,他继续大把掏银子,太平军兵祸初息,江浙皖瘟疫流行,刘镛捐资施药、收殓野殍。江浙闹水灾,米价大涨,刘镛从同乡兼老友安徽巡抚、两江总督沈秉成那里买来万石大米,沈秉成并派官船护送到湖州。这个沈秉成也是出自湖州的大族,叫作竹墩沈氏,远祖是南北朝的沈约,往后再八。至于刘镛给家乡造桥铺路掏的钱就更不在话下。
刘镛这么可劲掏钱倒不是摆谱比阔,他有个理论,认为老天爷自有道理,蓄极必泄,钱这玩是守不住的,就算一毛不拔到时候钱也会没的,与其让老天或别人来泄,不如自己主动泄,他认为自己主动破财子孙后代就平安了。
再说说刘镛的儿子,因为大儿子早逝,二儿子刘锦藻成了实际上的长子,除了继承经营老爹的丝、盐、钱庄、银行等一大片产业外,他还向现代实业发展。因为他有进士功名,加上捐赈慷慨,谋了个四品候补衔,结交了一些士林中人,如张謇,还有后来入民国成为浙江都督的汤寿潜。这年朝廷要造铁路,原计划是向英国借款修建,但朝廷一直没正式签合同,英国人也就能拖则拖。朝廷改变主意想让民间集资造铁路,于是刘锦藻和汤寿潜联合其他江浙士绅(亦有四象八牛中的人物如庞莱臣、周庆云)成立浙江铁路公司,汤寿潜任总经理,刘锦藻任副总经理,其余士绅为董事,一帮财主们合伙掏钱,造好了杭州到上海的铁路,本来是国家做的事他们做了,这就叫富可敌国。
在刘汤二人倡议下,浙江铁路公司集资创办了浙江兴业银行,在民国时期是财力最雄厚的商业银行之一,和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合称为“南三行”。刘锦藻还参与筹办高等工业学堂,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刘锦藻的大儿子叫刘承干,因为刘镛长子刘安澜早逝无后,刘承干就过继给了长房,刘安澜在世时因体弱不能理产业,兴趣在收集整理书籍。刘承干继承嗣父的志趣,在小莲庄旁边建了一栋“嘉业堂”藏书楼,花重金搜购珍稀古本善本,收藏之富一度超过宁波天一阁,冠甲东南。后来浙江图书馆的藏书大多取自嘉业堂。
刘镛三子刘安泩又名刘梯青,也继承老爹产业开办丝厂,杭州新华丝厂前身为其创办的崇裕丝厂。他还富于收藏文物。刘梯青有个女儿叫刘承毅,嫁给慈溪严智多,慈溪严家又是一个豪门,咱们下回再八。
八一八陈年卦,名人原是一家亲(4):巨象可敌国
所有跟帖:
•
原来此刘镛非刘罗锅,南浔小镇出名人,去玩过:))
-小得-
♀
(0 bytes)
()
02/07/2012 postreply
06:12:32
•
给蛤蟆兄添点料。巨象也误国
-贾平凸-
♂
(2751 bytes)
()
02/07/2012 postreply
06:49:43
•
哈哈, 你厉害!
-*柠檬茶*-
♀
(0 bytes)
()
02/07/2012 postreply
06:59:07
•
凸胸博闻广识啊,中国的丝绸业在19世纪末开始蓄极必泄了。。。
-井底蛤蟆-
♂
(77 bytes)
()
02/08/2012 postreply
04:55:57
•
继续学习ING....
-一江小鱼-
♂
(0 bytes)
()
02/07/2012 postreply
07:16:03
•
等ing~~~ 谢谢!:))
-jingqiu-
♀
(0 bytes)
()
02/07/2012 postreply
07:55:52
•
跟读ING。。。蛤蟆哥别忘了那个民国产婆。最好有他点风流韵事。对他感兴趣。。
-舞女-
♀
(0 bytes)
()
02/07/2012 postreply
08:22:11
•
风流韵事哇,介有点难度。俺和大家日夜相反,不大回帖请见谅。。。
-井底蛤蟆-
♂
(160 bytes)
()
02/08/2012 postreply
05:18:32
•
嗯。。。2个老婆。。太少了。。
-舞女-
♀
(0 bytes)
()
02/08/2012 postreply
07: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