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妹妹写了篇女人味的【倒来倒去】,她自己说,死活都憋不出个猫猫体,只好放弃,改用贝贝的流水账体了。。。
说道女文字,很久很久以前看过冰心,杨绛等,现在就是看网帖。女文字?我没有丢字,我只是不知应该写女性文字,还是女人文字,反正,那是一种不同于男人文字的文字,很是有特点,一看就应该有知。有知?又写错了吧?没错,俺就是想说有知,俺这里本想写有感觉,但又觉得不对,不尽然,感觉,有时会悖了俺的意,因为有些女文字并不能让俺有感觉,有知就是那不一定是有感觉的,有所知道而已。。。
网上女文字,别的地方俺就不说了,仅限70吧,写的好的,也是大有人在的。。。
比如老板娘,她的文字,嗯,那什么,就是很好,大大方方,风风火火的文字里,玩几个爱呀恨呀疼啊怨啊的小把戏,不多说了。。。
把话说回来,托宝猫体,也就是蓝妹妹想学的猫体。托宝猫体也是一种女文字体(凸子这里肯定要说的是女体),托宝猫体有些非常女性化,非常女性,不是太女性,是,非--常女性,也就是不是通常的那种女性化的文字。托宝猫体是爱咬文嚼字,就像我刚才和上一段里那样。这话在俺写来就是蘑磨叽叽,在托宝那里则不是,人家托宝那叫铺垫,唉,就是蓝妹妹说的“捯饬衣服铺满床”,晾衣服要先铺,写文字也要铺,蓝妹妹是“捯饬衣服铺满床”,托宝是东西南北,先哲圣贤,天上的玉皇,地上的龙王,能搬的统统搬来铺在她的文章里,用小黑的话说,信息量很大。看着热闹,读着过瘾,当然,前提是,诺大的信息,要有组织能力,串好了顺序,当然,这些对于托宝那是驾轻就熟,烂熟于心,小菜一碟,碟、碟、碟什么呀,这最后一句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得,干脆,就碟里有肉吧。唉,俺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倒嘴边不会说,要不俺也整一句法语“JE T'AIME A LA FOLIE。。。”,哈哈哈,罗版你算是被小舞给揪出来了。。。
再把话说回来,蓝妹妹,想写猫体,得加大信息量,关键还要合理组织,就像你晾衣服,先铺床上,一件一件地铺,再一件一件地晾,最好是晾最后一件时,你两手一抖衣服,从衣袋里掉出一个金元宝,那你的文章可就出彩喽。。。
(各位玩好,俺先撤一段时间,钱还是要赚滴,饭还是要吃滴,附蓝妹妹的文字,写的很好,很女人味,不改成猫体也很好)
-----------------------------------------------------------------
天凉了 是,周末下了一整天的毛毛雨,温度一下子就降了下来,院子里的树叶落了满地,于是,便知道冬天真的要来了,裙子再也穿不上身了。于是,便开始捯饬起一家四口夏天的衣服,洗干净,收起来,然后又把冬天的外衣厚被倒饬出来,熨平,挂起。
每年的夏天,每年的冬天,都会这样倒来倒去,一年两次,周而复始。洗干净,收起来,倒出来,再收进去。每次这样捯饬的时候,都会有时光倒流的错觉,仿佛穿越回童年,仿佛站在我妈身后,仿佛捯饬满床衣服的那个女人,是我妈而不是我。
我妈每年都这样,年年倒来倒去,衣服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然后我们就像燕子一样飞了出去,然后,捯饬的衣服又由多变少。 小时候,家里有两个木制衣箱,箱子里装满着冬夏轮换的衣物,还有樟脑球,用来防虫蛀。每年,我妈捯饬衣服的时候,我都会守在边上,特别喜欢箱子一打开时,扑鼻而来的樟脑球的清凉味道。每次收箱,总是很舍不得夏天的漂亮裙子。每次开箱,也总是迫不及待的把裙子摊满床,一条条的换身上。
喜欢倒腾的,还有我婆婆。我婆婆也是这样,年年夏天,都会把冬衣拿出来晒晒太阳,然后再收回去。2000年,我们结婚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在婆家过春节,然后就出国了。那一年,我妈怕农村冷,给我和先生各买了一条紧身腈纶棉裤。我嫌丑,又不好意思打击我妈,当着她的面穿上,一到婆家,就脱下来丢在衣柜里再也碰过。我弟妹说,我家婆婆年年夏天都会把我和先生的这两条棉裤拿出来晒,晒了整整10年,完好如新。今年春节回家,我就一直穿着它,非常轻便温暖,一点儿也没觉得不好看。
一代一代的人,一个一个的家,就像是云燕衔泥一般,一棵草一口唾液的衔泥筑巢,孵蛋下蛋,喂养小小燕。羽毛换来换去,衣服倒来倒去,巢越筑越大,小燕变老燕,小小燕越飞越高。日子就是这样,在倒来倒去中,平平淡淡又真真实实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