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查了茯苓有去湿健脾。但有一视频说土茯苓和茯苓是不同的东西。

来源: kathyzh 2021-03-18 09:03: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kathyzh ] 在 2021-03-18 09:06: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这东西好硬,泡一个小时后还是硬硬的,煮了还是硬。就喝煮的水吗?

所有跟帖: 

不是一码事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229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09:23

以前看中医说我有湿, 要健脾祛湿。土茯苓其實不是茯苓, 又不想扔掉,吃这土茯苓应该也没事吧? -kathyzh- 给 kathyzh 发送悄悄话 kathyzh 的博客首页 (417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13:43

唉,此一时彼一时。照张舌头来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16:24

早上起来tongue二侧有时有齿痕。 -kathyzh- 给 kathyzh 发送悄悄话 kathyz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17:49

白苔?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18:50

上网查了苔的color,对比了一下算正常。不是白苔。 -kathyzh- 给 kathyzh 发送悄悄话 kathyz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37:59

给下面额头长包的娃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22:31

"心火旺"所致? -kathyzh- 给 kathyzh 发送悄悄话 kathyz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32:03

是啊,土茯苓“清热解毒”、祛湿,可以用啊。再配饮食(少发物)、起居(早睡早起)、洁卫(除肤油、浮尘),应该很快见效。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1533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36:27

好,我会去煮水喝。吃完这盒看看有啥变化。我有把橘皮晒干(一年多了),可当陈皮用吗? -kathyzh- 给 kathyzh 发送悄悄话 kathyz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40:34

啊,你也………………………………,还是你家娃?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41:48

别人送的土茯苓,不想浪费。以为土茯苓可以去湿健脾。准备自己吃。不敢给娃吃这些东西。 -kathyzh- 给 kathyzh 发送悄悄话 kathyz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09:47:15

那个橘皮干,可以用做调料,或饮品。不能当中药用(中药有产地、品种、炮制等方面的限制)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15:43:24

引文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205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10:15:02

那个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496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11:15:35

单味土茯苓治疗婴儿秋季腹泻无比灵验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101 bytes) () 03/18/2021 postreply 12:21: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