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风雨做成秋(十八)- 呼吸

放疗可以说是所有治疗环节中最轻松的一环。放疗期间,我受到的最大影响是比较疲倦,但是比起化疗期间感觉好多了。治疗养病的同时,我非常享受这段静心读书的时光。

我在放疗期间读的书中有两本很让我感慨: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和 保罗·卡拉3尼什的《当呼吸化为空气》(<When Breath Becomes Air>  - by Paul Kalanithi )。一个是常年困于轮椅缠绵病榻的病人;一个既是优秀的年轻神经外科医生同时也是四期肺癌病人。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思考人生,思考生命。

在我的少女时代,史铁生的文字给了我很大影响,可能因为他的追问和思考引起正在寻求中的我的共鸣。然而二十多年过去了,当我现在读他2008年出版的《病隙碎笔》,我有些失望但更多的是难过。我成长了,他还在原地。更令人悲伤的是,那时,留给他继续思考寻求的时间已经不多了。2010年,史铁生因脑溢血病逝。

疾病把他困于轮椅囿于病榻,也把他的思维限制了,他只能在一小方天地苦苦冥想,而他在《我与地坛》中没有思考清楚的问题,依然没有结果。写《病隙碎笔》时,他已得了严重的肾病,靠肾透析维持生命。这本书的确是“碎笔”,写于挣扎于病痛间隙的类似意识流的思想独白,记录下他对关于人生,命运,科学,信仰等人生命题的用心思索。然而可惜这本书并没有实现突破,在看似抽象深刻的文字后面是他依然无解的内心,整本书充满了类似自我辩论自我说服的吃力和勉强。

苏东坡在去世前,他的老友维琳方丈对他说,“现在,要想来生!”苏东坡轻声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钱世雄对他说,“现在,你最好还是要作如是想。”苏东坡最后的话是:“勉强想就错了。”(《苏东坡传》-林语堂)这大约是我那么喜欢苏东坡的原因之一:自然豁达,从不勉强,生前享受心灵的喜悦和思想的快乐,走到人生终点的时候,平和而坦然。

《病隙碎笔》虽然提到约伯,上帝,圣经等,但是史铁生并不是基督徒,他所指的上帝其实是虚指,是他借用的符号,可以是任何的宗教皈依。他说“我寻找他多年”,为什么他却始终徘徊在那里寻找而不得呢?书中有提到疯狂的年代,他总结道,“那是一次信仰的灾难。”灾难过后的重建是极其困难的。几代人迷失了精神家园。但是至少,史铁生以残病之躯一直坚持着在努力寻求。如今,大部分写作者和读者都在热衷追求大IP,10万+,更加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对生命进行探索了。那么,当每个人或早或晚,总有一天要和死神狭路相逢的时候,我们准备好了吗?

“I am ready (我准备好了)。” 保罗·卡拉尼什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保罗的妻子Lucy写道:“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除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保罗和他深爱的家人告别,安然离去。

保罗·卡拉尼什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等待他的将是似锦的前程。保罗写到:“At age thirty-six, I had reached the mountaintop; I could see the Promised Land, from Gilead to Jericho to the Mediterranean Sea.”年轻英俊充满感性才华横溢的保罗意气风发地站在他人生的巅峰上,眺望着神应许的“流着奶与蜜”的迦南美地,从Gilead 到Jericho,直到浩瀚的地中海。我莫名心痛地想起白居易的那句诗:“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2013年,年仅35岁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并于2015年病逝。

这本书分两部分:Part I: In perfect health I begin ; Part II: Cease not till death.

第一部分:当我身体健康的时候。我觉得中文译本对这个标题翻译得不够准确。英文原文让我满怀怅惘,在人生刚开始的时候,一切是那么完美,我们年轻蓬勃,有健康的体魄,青春的容颜,和对未来的美好梦想。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一部分,保罗回忆了儿时,父亲带着全家搬到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一个偏僻小镇开诊所行医。父亲忙于工作,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以至于保罗从小就坚定地决定以后不会从事医生这个职业。保罗在妈妈的影响下,从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爱上了文学,高中毕业后到斯坦福大学学习英语文学专业。而对生命的不断思索最终使他改变方向走上了从医的道路。有什么职业比医生更直面生命呢?

第二部分,至死方休。这一部分讲述了保罗得病以后和癌症抗争的经历。

开始,体重下降,夜间盗汗,背痛给他的健康拉起了警报。他的家庭医生给他造了X 光,什么也没查出来。他周末去纽约探望友人,持续的难以忍受的背痛使他在纽约机场清楚地意识到“癌症“这个他一直回避并且害怕说出口的词。他提前结束了旅行回家,终于确诊为四期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的主要靶点有三个:EGFR, ALK 和 ROS1. 幸运的是他的基因检测是 EGFR 阳性。他的医生给他用一种口服靶向药Tarceva ,有些病人可以持续服药好些年并且保持正常生活。他的肿瘤对Tarceva 响应很好,药物大大减小了肿瘤负担。他的肺以前布满了数不清的肿瘤斑点,用药后变得很清晰,只剩一个一厘米大小的结核。保罗重新回到工作中 – 高强度的每天如上战场般紧张的神经外科医生的工作。他的背痛越来越厉害,他靠大量服用止痛片坚持工作。他的药效只维持了九个月,癌症复发了。这一次,化疗成了唯一的选择。医生给他用的一线化疗药物是Carboplatin,每三周一次。开始化疗情况还好,他正准备周六参加毕业典礼,突然剧烈呕吐,腹泻,严重脱水。强烈的化疗药物反应导致他在ICU 昏迷了一星期,身体极度虚弱。医生不得不停止了化疗。至此,对癌症束手无策。

保罗在他的行医生涯中,无数次为了病人和死神打交道,而这一次死神对他进行了私人造访。生病使他深入思考医生和病患以及家属的关系。医生背负着无形的枷锁,肩负着生死攸关的责任。即使死神总是最后的胜者,医生也要拼劲全力为病人奋战到底,“你永远无法到达完美的境地,但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你能看见那无限接近完美的渐进曲线。” 而另一方面,保罗因为自己的病意识到,“医者的职责,不是延缓死亡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他们庇护和看顾,直到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

保罗一直在问自己,“What makes life meaningful enough to go on living? (是什么使生命富有意义而值得继续活着?)”作为医生和病人,作家和科学家,丈夫父亲和儿子,保罗在他人生的各个角色中不断思索探寻生命存在的意义。保罗生病以后,积极配合治疗,在主治医生也是朋友Emma 鼓励下,回到工作岗位继续治病救人,还和妻子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Cady, 而且写了这本“未完成”的书。最后他说,“我准备好了。”

保罗耗尽最后的心血写这本书,绝不是用生命来熬鸡汤。他说,“直面绝症的方法之一,就是深爱——袒露自己的脆弱,满怀善良、慷慨与感恩”他的深爱照亮了别人。

比尔盖兹在他的博客上写读后感 《This book left me in tears》,说 “I’m usually not one for tear-jerkers about death and dying. But this book definitely earned my admiration – and tears.(我通常并不喜欢关于死亡的催人泪下的作品。但是这本书绝对赢得了我的崇敬和眼泪。)” 比尔说,读者通过文字认识了保罗并且喜爱他。保罗一定会为这样的评语而欣慰吧。(P.S.,比尔的妈妈64岁时因乳腺癌去世。)

保罗也赢得了我的崇敬和眼泪。我一直流着眼泪把这本书读完。感动我的不仅是他极富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文字,而且是因为我在阅读一个坦然真诚善良高贵的灵魂,既有人性的软弱,也闪耀着从神而来的恩慈和悲悯。

如果我能早点读到这本书就好了,那会是在我最软弱最黑暗的时候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安慰。那样,我不会因为自己的脆弱而感到羞耻,我会坦然接受命运的突然袭击而不会把时间无谓地浪费在不停哭泣上,我会积极地配合治疗,对自己曾经拥有的和仍然拥有的充满感恩,珍爱生命,并且尽可能地保持优雅地面对疾病和随之而来的生活的改变。

What makes life meaningful enough to go on living? (是什么使生命富有意义而值得继续活着?)”我也不停地问自己。

希伯来书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并不是只有犯下恶行品行低劣的人才惧怕神的审判。没有认真生活过的生命也经不起检验和审判。与其说是对死亡的恐惧,不如说是对没有意义的人生的恐惧。

而保罗说,“The main message of Jesus, I believed, is that mercy trumps justice every time. (耶稣基督带给我们的讯息,我相信,是恩慈每一次都战胜了审判。)”

后记:《当呼吸化为空气》是我最近几年来读到的最好的书。在我这个年纪,我评价一本好书的标准是:是否能让我产生共鸣。这一章我选的音乐是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曲子《更近我主》。二十年前,看这部电影时,最感动我的不是Jack和Rose的爱情,而是当面对灾难时,乐师们平静而从容地在甲板上演奏这支曲子,安抚人心。那时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优雅。优雅不仅仅是穿着打扮,言谈举止,以及生活中的小资的小情小调,而是以强大的内心和深厚的修养面对生活。二月时我写下了“尽可能地保持优雅地面对疾病和随之而来的生活的改变”,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现在我也很难做到“优雅”。但是至少这是我努力的目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刚更新的一章,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读到的最好的书的读后感。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3:00:08

非常感人的读书笔记!惊叹用“呼吸”作为标题,字句构造的氛围,令人身处于冥想的境界。 -danren- 给 danren 发送悄悄话 danren 的博客首页 (65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3:41:45

谢谢,这样的称赞让我惭愧:-)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5:47:22

一口气读完这篇读后感。非常感人! -Lovenature- 给 Lovenature 发送悄悄话 (594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4:17:18

我也不赞成保罗重返外科医生这么压力大的工作,他如果选择专心当作家,节奏会慢下来,对他的健康有益。但是我认同他表达的理念,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122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5:41:09

他的问题在于没有反思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最后成为现代医学的牺牲品。 -羽衣甘蓝- 给 羽衣甘蓝 发送悄悄话 羽衣甘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22:54:11

你的文笔和思想都很丰满,读书笔记感人至深! -nikerunner- 给 nikerunner 发送悄悄话 (473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4:17:48

佩服你的勇气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5:47:49

当初得病即看了呼吸那本书。感叹之余,认为作者过渡偏信现代医学。要战胜肺癌,必须寻求多方面手段。该书对我是警钟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4:45:29

我不认为他过度偏信现代医学,他是医生,他比普通人更清楚医学所不能解决的,这也是他确诊之前,甚至都不敢想到cancer 这个词,我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158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5:45:34

你太迷信现代西医了 -羽衣甘蓝- 给 羽衣甘蓝 发送悄悄话 羽衣甘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9:03:03

我没有迷信现代西医啊,我赞同身体是个系统工程,饮食,作息,锻炼,心情都很重要。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20:33:57

那个医生的错误就在于坐在西医的井里没跳出来。其实通过健康饮食生活方式恢复健康的人比比皆是。他至死都没有反思他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羽衣甘蓝- 给 羽衣甘蓝 发送悄悄话 羽衣甘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22:52:06

迷信执着于任何事情都不好 -SpringChild- 给 SpringChil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4/2018 postreply 05:32:36

健康的活着就是最好,不健康就是生活方式不好,就这么简单。 -羽衣甘蓝- 给 羽衣甘蓝 发送悄悄话 羽衣甘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4/2018 postreply 07:26:59

如果仅靠常规疗法,你的前瞻就是那些统计数据。对付癌症,全方位多途径是必须的。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5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6:05:04

第一部份应译为:吾本健康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4:47:03

你翻译得好多了:-)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5:41:43

-吃与活- 给 吃与活 发送悄悄话 吃与活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6:05:59

你不能让自己的心神自由飞翔,必须让其在心室里承担责任。 -doubleedge- 给 doubleedge 发送悄悄话 doubleedge 的博客首页 (164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5:52:17

我写作不是为了所谓的名利,我都不在乎有多少人会看,有若干有共鸣的知己足已。这个系列写完以后,我会很久不再写了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6:10:28

名利是指书的作者,三十六岁登上名利的高峰,下不来了。 -doubleedge- 给 doubleedge 发送悄悄话 doubleedge 的博客首页 (53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6:19:08

双兄的意思是如果把控不了自己的情绪,容易心神不守,对身体健康不利。去年我写的有点多,结果大病一场,深有体会 -fuz- 给 fuz 发送悄悄话 fu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6:21:18

我觉得楼主的写法能给她打气鼓劲,也能帮她想通一些疑惑,应该对健康有益吧? -数与形- 给 数与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6:34:02

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再大的病得了也要心神定, -doubleedge- 给 doubleedge 发送悄悄话 doubleedge 的博客首页 (161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7:09:29

我理解你们都是关心我, 谢谢!我觉得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女人是倾诉型的,有一个渠道能让她把内心的情绪抒发出来是有益的。我写的时候,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407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20:28:35

这样就让人放心了。那么多人喜欢你的文笔,那么多人关心你的健康,为你感到幸福! -danren- 给 danren 发送悄悄话 danr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20:39:13

请别误解双刃老师,因为写作伤神,他担心影响你的身体恢复。慢慢来,慢慢写,写出一种"气定神闲“。 -danren- 给 danren 发送悄悄话 danre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7:29:44

我在四月就已经写完了,但是没有放在博客上,因为那时不想让太多的人看我的日记。后来我想也许多少会对有类似经历的人一点帮助吧,至少帮 -燕语千言- 给 燕语千言 发送悄悄话 燕语千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21:07:04

从不去追问生命的意义。“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给我万万年都不够啊!哪怕像牛一样地活着。 -胡忆- 给 胡忆 发送悄悄话 胡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03/2018 postreply 16:45: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