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屁不放易致癌 从放屁情况看健康

来源: 一点即通 2014-06-18 18:06:2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89 bytes)
导语: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合称。在上海,大肠癌又叫“癌老二”,意思是,大肠癌是发病率居第二位的肿瘤。在本世纪初的上海,大肠癌的发病原居第三位,仅十年时间,就取代胃癌上升为第二位。在全国范围内,虽然大肠癌还居第五位,但其增速强劲。   

忍屁不放易致癌   

为什么大肠癌发病率有如此快的增速呢?人们熟悉的解释是:生活方式西方化。什么样的“西方化生活”导致大肠癌呢?人们熟悉的解释是:高蛋白质、多脂肪、少谷物、少蔬果的膳食模式。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大肠癌?细致一些的解释不多,本文即从生理角度,解析这个问题。   
留神这个危险信号:

吃得太好放臭屁   在传统饮食习惯下,食物经过消化和吸收,通过小肠进入大肠后,蛋白质和脂肪残余是少量的,这些少量残余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还可继续合成人体必需的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一些非必需氨基酸,这些都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如果动物性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太多,超出了小肠消化吸收的能力,进入大肠的就不再是少量残余了。在大肠这个“发酵罐”中,过多的营养物质会导致菌群失调,并将那些富余的营养大量合成胺类物质,胺即致癌物。   
胺,或为液体,或为挥发性气体,十分臭。所以,有些时候人们吃得太多太好,肠道负担太重,就会放臭屁。放臭屁,不仅是难堪的事,还是一个危险信号。   
膳食纤维——把肠道菌群和毒素“打包”进粪便的功臣   西方化饮食除了蛋白多、脂肪多,另一个缺点是,膳食纤维少。膳食纤维,是一个人们有点陌生的概念。膳食纤维在1970年以前的营养学中尚不曾出现,是近几十年来被人们重视的概念。   

放屁情况看健康   
膳食纤维是指一般不易被消化的食物营养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细胞壁。膳食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同时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   
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但在西方化饮食习惯中,大多数人减少了谷物的摄入,食物中的膳食纤维量大大减少。   
膳食纤维在小肠中不能被消化吸收,它随食物残渣进入大肠,最终被排出体外。但是,可别小看这些不能被吸收的“糟粕”,它们可比那些过量的“精华”残余可贵得多。膳食纤维在大肠中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它大量吸收水分,膨胀增大,一路上把坏死的细胞、过多的肠道菌群和毒素“打包”进粪便,并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专家揭秘:怎么从大便看健康状况   最理想的情况:假如,食物中膳食纤维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充分,粪便量会显得非常多,甚至可能从体积上远大于摄入食物的总体积。这样的粪便是健康的粪便,通常是半固体的,所含水分占80%以上,而带出的肠道废物可占粪便干重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人排便都非常通畅,不仅大肠癌发病率极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低。   最糟糕的情况:假如,膳食纤维摄入少,肠道蠕动慢,排空时间长,粪便又干又硬又少,对直肠的刺激也不够,便意少,没有每天排便的欲望。同时,大肠中的胺类等有毒废物来不及随粪便排出,在体内积蓄时间过长,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只得“自产自销”:达到了一定浓度后,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导致全身性的毒素增多。因此,便秘人士往往皮肤干涩、暗疮频发,而最接近毒素的大肠壁细胞,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炎症,甚至发展到癌症。   

便意或放屁是一种要求排毒的提醒   所以,便意或放屁是一种机体要求及时排毒的保护提醒机制,应尽量不要忍便,而是争取迅速解决。否则,直肠神经长期受粪便压迫会感觉钝化,引发便秘。   
另外,合理的作息、充足的睡眠也相当重要。肠道不同于大脑、五官和肢体,在人体睡眠时不仅不会休息,相反会兴奋,蠕动加快,并分泌黏液促进排便、修复肠道。所以,睡眠少的人,排便常成问题,而且肠道得不到充分修复,致癌概率也高。   

从肠道功能读健康!   
虽然大肠癌的病因,医学家还未完全揭开,但他们已经发现发病因素与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本文意在从生活方式角度,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肠道功能,避免大肠癌风险因素。   
值得提醒的是:肠道的功能状态不仅人与人之间不同,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也有很大差异。进食、紧张、药物和疾病,甚至社会文化形态都对肠道功能状态有影响。然而,排便次数是因人而异的,正常的排便次数范围从每周2~3次到每天2~3次不等。   

不过,如果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或粪便量有改变,或粪便中有血、粘液、脓液或过多的脂肪物质时,就要小心是否发生肠道疾病了。

所有跟帖: 

屁,只能忍一小会儿,一两分钟,谁能忍一小时?开会都放屁,只是不闻其声而已。。。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18:55:40

只有彝族女子忍屁不放。在长辈或异性面前放了响屁,一定要自杀谢罪。。。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19:02:46

我说姐姐,如果一直放屁那是大有毛病,得治。光吃焦面包是不行的。 -ephd- 给 eph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19:23:33

我的这病都五十年啦,张孝千都看过。。。您想拿诺贝尔奖吗。。。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19:30:51

我五十年一共放了几轮船的屁啦, 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同学都死了几个啦!该满足了。。。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19:36:38

其他不敢说,就光这放屁的毛病,治好用不了2个星期。 -ephd- 给 eph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20:14:08

屁多的病根是 IBS, 还没有人能给我去根呢。。。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20:23:47

你不是在骂我不是人吧 -ephd- 给 eph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20:46:23

咋成这样了呢?俺的屁症来源于 IBS,根源在 IBS,医学的结论是,综合治疗,仅可以缓解,仍会复发。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7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21:13:14

你们俩人都是本坛大牛└(^o^)┘ -随意- 给 随意 发送悄悄话 随意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21:30:03

医学的结论摆在那儿,太多麻烦您,别人能治好六成,您能治好七成,花您的时间精力,不值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21:34:24

您废了半天劲,最后还是会复发地。。。复发是症结所在。。。没必要大力去治。。。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9/2014 postreply 00:36:38

要是不狗的话真心不知道IBS是个啥玩意。研究过IBS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 -ephd- 给 eph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9/2014 postreply 04:27:25

综合症,综合的原因,您给我治好了,还会复发。有说食物过敏,有所菌群失调,有说细菌感染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9/2014 postreply 07:52:37

我三种都有。但是,结肠细菌的返流进入回肠可能为主因。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9/2014 postreply 07:59:55

御姐好论。很多病痛,多点共建,又慢性退变,没必要大力干预。也赞其知足心态! -大江川- 给 大江川 发送悄悄话 大江川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9/2014 postreply 08:43:30

在一次最严肃的追悼会上,有人在忍无可忍时, -wxc0210- 给 wxc0210 发送悄悄话 (42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19:33:56

这屁,我懂,是憋的时间太长了。能量太大,放出来时滚上而滚下,雷鸣震耳,众人忍不住大笑。。。 -御用文人- 给 御用文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19:40:28

说得并不完全对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353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20:49:54

确实如此,原文写得不好 -笨狼- 给 笨狼 发送悄悄话 (51 bytes) () 06/18/2014 postreply 22:28: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