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回复:回复: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几种简易药粥

来源: Alshine 2010-06-05 08:50:0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33 bytes)
回答: 回复:辅助治疗糖尿病的几种简易药粥Alshine2010-06-04 07:55:37
http://bbs.tnbz.com/thread-86831-1-1.html

http://bbs.tnbzy.com/space/?7899/viewspace-6751
附原文:
糖尿病患者最好别喝粥

过去我院营养部早餐每周给患者供应2~3次粥,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糁粥都开过,患者、医生和护士都很满意,没人提意见。但近7~8年来,随着快速血糖监测仪的普及,患者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变得方便、准确又简单,内分泌病房常规给住院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查5次血糖,简称“5点血糖”,即早餐前空腹时、3餐后2小时(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睡前半小时。正常值为:空腹血糖应<6.1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7.8mmol/L。这一查,门诊患者、住院病人、护士长及大夫都向我们反映:只要一喝粥,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就升高!

营养师经调查后发现:粥含水分多,比米饭和馒头容易消化吸收,且粥熬的时间越长、越粘糊、越好喝,升高餐后血糖就越快,这是因为食物加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则血糖指数越高。粥熬的时间长,大米中的淀粉就部分分解成了短链的碳水化合物,如糊精。糊精比淀粉更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后,直接升高血糖浓度,即升高餐后血糖。

所以近7~8年来,我们营养部早餐给患者供应1两主食(馒头、苦荞麦面包或花卷)、1个煮鸡蛋、1包牛奶,不供应粥了。因为牛奶血糖生成指数为27.6,且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钙,口感并不比粥差,而大米粥血糖生成指数为69.4,比牛奶高得多。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是食物的一种生理学参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高GI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低GI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长,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低,下降速度慢。故早餐以低GI的牛奶、豆浆、酸奶代替粥更科学。

当然,患者均有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喝粥都引起餐后血糖升高,如你特别喜爱粥,经快速血糖仪多次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就可选食。当糖尿病患者发烧、胃肠不适或有感染、手术等其他情况,不能吃普通饭时,也可喝些粥、面片汤、鸡蛋羹或烂面条,但粥不要熬的时间太长、太粘,应放温热了再喝,别喝太烫的。必要时可和主管医生商量,适当增加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剂量,则更稳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