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洪汉鼎

来源: 吃与活 2022-01-06 18:01:3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94 bytes)
斯宾诺莎哲学可以说是苦难人的福音书。每当人遭受到人生的最大不幸,往往把自己关闭在个人悲伤的天地里,以致绝望或自杀。但斯宾诺莎却教导我们对于命运中的幸与不幸皆以同样的心情去冷静地观看和对待,他要求我们对一切都从大自然的必然性去加以理解。他说,如果我们知道一切事物都依必然的法则出于神之永恒的命令,正如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之和必然出于三角形的本质,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一种极端的痛苦情感所压倒,我们会继续生存下去,并为争取自身存在的权利而生活下去。他教导我们从整体出发去理解一切事情,把任何事物都当做整个自然大法的一部分来看,即把任何灾难都看成那上起于时间开端、下止于时间尽头的自然因果链条的一环,借此使自己在苦难中振作起来,这确实是一种只有苦难人才能体验的人生哲学。有人说,这是一种逆来顺受的消极人生观,我不能同意。试想当你遭到一场大的灾难或不幸,如果不凭冷静的理智而光凭一时的悲痛或愤怒,其结果又能是什么呢?我很同意罗素在其《西方哲学史》里讲的这样一段话:“假若你合该不得不忍受比人的通常命运坏(或在你看来坏)的什么事,斯宾诺莎讲的想整体,或总之去想比你个人的悲痛更远大的事情,这样一条做人原则仍旧是有用的原则。甚至也有些时候,我们细想人类的生活连同其中含有的全部祸害和苦难,不过是宇宙生活里的沧海一粟,让人感到安慰。这种思想可能还不足构成宗教信仰,但是在这痛苦的世界上,倒是促使人神志清醒的一个助力,是救治完全绝望下的麻木不仁的解毒剂。”
更重要的是,斯宾诺莎哲学不仅是教导人冷静地观察和对待他的苦难,而且还教导人充沛热情地去振作和生活,去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周围世界。人生在世,最可怕的是愚昧无知,不知自己、不知人和不知世界。世人常赞“难得糊涂”一语,我甚不理解。
糊涂固然也能暂时忘却痛苦,但这只是麻木不仁,更何况自作糊涂并不是一种真正糊涂。与此相反,斯宾诺莎认为,人要摆脱痛苦情感,首先要理解和认识痛苦情感,他说:“我们对于情感的理解愈多,则我们愈能控制情感,而心灵感受情感的痛苦也愈少。”斯宾诺莎并不教导人们去否定生活或超脱世界,而是要求人们认识自己的存在、保存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自己的存在,他把保存自我存在的努力称为“德性的首要的唯一的基础”。他说:“心灵愈善于依据第三种知识来理解事物,那么心灵的这种德性将愈大,所以谁能够依据这种知识来理解事物,谁就能发展到最高的完善。”在这方面我们把他与庄子做一比较是有意义的。尽管庄子也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死生存亡、穷达贫富、毁誉饥渴”乃是“事之变,命之行”,因而“不足以滑和”(即不足以扰神),但斯宾诺莎并不像庄子那样主张完全去知,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反而以知识作为摆脱情感奴役而达到自由的必然之路,因而他的解救方法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在苦难的生活里我曾不止一次地背诵斯宾诺莎在《伦理学》结尾写的关于智人是如何地强而有力,是如何地高超于单纯为情欲所驱使的愚人的一段话:“因为愚人在种种情况下单纯为外因所激动,从来没有享受过真正的灵魂的满足,他生活下去,似乎并不知道他自己,不知神,亦不知物。当他一停止被动时,他也就停止存在了。相反,凡是一个可以真正认作智人的人,他的灵魂是不受激动的,而且依某种永恒的必然性能自知其自身,能知神,也能知物,他绝不会停止存在,而且永远享受着真正的灵魂的满足。”
这是一种深悟人生真谛的哲学。智人之所以高超于愚人之上,就在于他能依某种永恒的必然性自知其自身,自知神,自知物。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