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各位,我当年被告之:长(Zhang3)夏即三伏天。

来源: fuz 2018-07-04 20:38: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12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fuz ] 在 2018-07-04 20:59:2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当时所学不多,没深究。近两年来重拾养生保健,看了些书,多了些悬疑。

Jac66讲的有道理,地域气候不同,季节亦不同。京城四季分明,双极的算法应该适用;北方夏季短,三伏天湿热;e博应该在南方,夏季漫长。新版中医教材大约是南医主编的,从夏至(在六月下旬)开始算,大半个夏天被划出去了(正规的夏天为678三个月)。如果在云南,只有两季(雨季和旱季),这中医五季就更难划分了。

古时都城多在中原(河南),夏季较长,但不太热,湿亦不重(那地方十年九旱)。制定五季那些先人,大概没怎么看重长夏,随便划个时段给脾土。后世各地名医者按各自体会和对古经(医)书的理解对长夏做了不同界定。

因地因时因人,同病不同医药,当个好中医难呐。

附: "时当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人感之多四肢困倦,精神短少,懒于动作,胸满气促,肢节沉疼;或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心下膨痞,小便黄而数,大便溏而频,或痢出黄如糜,或如泔色;或渴或不渴,不思饮食,自汗体重;或汗少者,血先病而气不病也。其脉中得洪缓,若湿气相搏,必加之以迟,迟、病虽互换少瘥,其天暑湿令则一也。宜以清燥之剂治之。”

摘自脾冐论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