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就是生活

来源: 我没拉臣 2011-09-09 11:54:4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243 bytes)
        中医是一个系统学问,因为他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硬性的分为心肝脾肺肾。谁有问题修理谁。他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扶持的。
        做过项目管理的同学比较容易理解这件事,一个项目下的小系统是不可以单独存在的,任何一个小系统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整个项目的转向。特别对一个稳定的项目的调整是要相当的小心。比如库存的增减必然影响到资金、销售、生产、采购等等。把库存的增减理解为减肥,事情就好象容易理解了。
        一个人肥或者瘦关键是你自己的感觉。如果你没感觉到不舒服,证明你的库存是合适的。但你说我一定要再瘦5KG,这个调整就要费一番工夫了。首先要节制饮食,其次增加运动。这样一来首当其冲的就是肝。肝释放能量给血液,吃的少了消耗的多了肝的负担增大。肝血的缺失会影响到胆和眼。再过者表现为盗汗、尿多、遗精、发热、头晕、耳鸣、白带、月经早来。更过者伤心及小肠。因为心负责运送血液去身体各部分,血液里总有所亏欠迟早要出问题。跟着就是肺。肺完了轮到肾,肾完了轮到脾胃,一旦脾胃无法化和消掉你吃进去的食物,进一步影响到肝。然后就有了脂肪肝---肝硬化………
        当然,如果你本身就很胖,影响到工作和学习,那又是另一个问题,这种胖通常是五脏六腑某部分出了问题,要减肥要找出问题的原因,一味的节食+运动一样可能使问题越来越严重。还不如不减。 这就是说,在中医里,不能单单看到一个简单的咳嗽,就吃点消炎药就好了。五脏六腑皆可致咳、生痰。找错方向无异于缘木求鱼。
        是不是越看越迷糊?那就对了。从民国开始,我们上学就不需要再读什么四书五经了,开始按照西方的教育体制来培训人才。无论是欧美式的还是苏联式的都是将专业分的很清楚,尽量的针对其分析、定量,找到原因,然后解决问题。而中国人的学问不是这样的,比如启蒙后要读五经,排第一的是“易经”。我们现在如果找本易经读一读一定云山雾罩。但以前入门就必须先看这几本书,看不完可不准考秀才。因此文化就有了断层。中医学院里培养出来的中医师们就显得底子薄了一些,更急功近利了一些。没有多少人潜心学问。基础没打牢就急于用西医的方法研究中医。最后出了些方舟子之类的怪胎。君不见现在的一些中医大家几乎都是中医世家子弟,不是说他们家有多少武功秘籍,偏方单方。而是这些人家知道如何从童子功开始练起,基础扎实。象徐文兵老师讲“黄帝内经”不需要书,也不要讲义。直接背一句讲一句。从头背到尾。这是什么功力。现在谁还下这苦功夫?能背几首李白就可以参加高考了。
       我们也没有必要感叹不已,现在再去背经典也来不及了,只要你不讨厌中医,尽可把它当作一个好玩的爱好。我就是从孩子生病哪里慢慢认识到中医的奇妙。我从没希望中医能解决所有问题,该看病还是上医院。但生活中无处不可以有启发,当成养生之道。比如说看了徐老师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视频系列之后很有感触。我的搭档有一天告诉我昨天泡的红茶好喝。因为我好茶,来加拿大前为这个爱好交了不少学费。我以前跟搭档在一起时总泡些茉莉花茶,想着能败火。搭档少不得分享,从没发表过好与不好的评论。有一天喝完了我换了点红茶喝,马上有了表扬,当时我还说你这厮也懂好喝与否?牛嚼牡丹罢了!看完徐老师的讲座。再对比一下自己的感觉。确实有道理。清茶(包括茉莉花茶)属寒凉,其实并不适合在加拿大这种寒冷的国家饮用,喝完之后肠胃多少不适是正常的,我因为常喝,觉得喝茶就是清肠胃,也就没太留意,我的搭档有点慢性胃炎,更敏感,所以换了红茶后,这种温性的茶一喝下去胃里马上舒服了。当然,他一表扬我就要接着提供茶叶。现在基本就是喝熟普尔与红茶了,记住生普尔跟熟普尔完全不一回事,有兴趣的去看看徐老师在BTV的视频。中医讲究治病于未病,万物皆可入药。徐老师说贵族不是说一个人多有钱,而是指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就好像说进饭店,根据节气,身体的情况点两个小菜吃饭那是会生活的。比如最近处暑该吃什么、白露该吃什么?上火吃什么?消化不好吃什么?那是有讲究的。进门什么贵、什么反季节的点什么,那不是生活,是暴发户。
        徐老师还说,真正有钱人是回家吃饭的!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中医真的有用吗?
  • 浪漫如此简单
  • 所有跟帖: 

    有道理 -kx888- 给 kx888 发送悄悄话 kx8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0/2011 postreply 20:10: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