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上的两个做了手脚的测试 (录像)

本帖于 2013-01-25 14:44:32 时间, 由版主 biglow 编辑

俗话说眼见为实,其实不一定,有时候眼睛也能欺骗你,或者眼睛被欺骗。比如下面的两个侧撞的试验。

这是一个非权威,非官方的测试,上贴者却声称是“IIHS - Style”侧撞,无非是拿IIHS的虎皮扯自己的大旗。如果从碰撞后车的的损害程度来看,那个在中国以经常断了大梁而著称的日本本田雅阁比本驰的Mid Size Sedan E Class还经撞。这不是我的结论,而是本坛一个日车爱好者的结论,这恐怕也是测试者的目的。真的如此么?

先看第一个录像,奔驰E Class被侧撞。请留意第32秒时受害者奔驰摆放的角度和行凶者进来的角度。

 

再看第二个录像,本田雅阁被侧撞。请留意第5秒和第20秒受害者雅阁摆放的角度,和行凶者进来撞它的角度。

 

上面两个对比的录像应该很容易看出里面的猫腻,下面这个吹捧本田马甲Acura4驱的录像就不太容易看出哪里做假了,你看出来了么?

所有跟帖: 

???用自己脑子思考,不要听别人忽悠,也不要忽悠别人。 -jwhzzj- 给 jwhzzj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07:02

本田雅阁被侧撞时有1点点斜(19秒),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25:11

卡车在撞击的时候车身也是斜的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151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35:38

这么一点点斜会有很大差别吗?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3:21

差别很大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4:17

不光车头斜 -biglow- 给 biglow 发送悄悄话 biglow 的博客首页 (21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8:03

斜角大约30度左右,撞击力作用在雅阁侧面法向上的就只有正撞的87%左右。并且注意到来车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217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3:04

哪来30度?我看都不到10度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4:11

用你的量角器放屏幕上量量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5:57

量出是9度,算上摄像机角度误差不会超过12度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7:35

你得量雅阁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49:40

不是两车的夹角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1:30

我是搞AI的,软件估计也就是10度的样子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1:41

咱说的可能不是同一个角-:)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8:25

原来他量的是两车夹角,负负得正纠偏,哈哈 -温故而知新- 给 温故而知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34:23

水平线的夹角可以忽略。车撞后是往下的,比平撞(本市车)受力更大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22:09:35

就算12度。比较上面的本市,这个结果领我满意了。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0:36

撞奔驰就是要的这个结果,作衬托的 -温故而知新- 给 温故而知新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3:55

按你的12度算,也只有60%左右。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9:54

60%左右是怎么算出来的?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46:51

最简单的力的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51:33

这样算大于85%吧?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09:43

来车撞前还有近20度的侧滑。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22:31

这个不能用简单的力的分解来解释吧 -bmwfan2012- 给 bmwfan2012 发送悄悄话 (177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3:02

当然,仅仅是估算一下罢了,只是证明两种撞法是有区别的。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9:43

还要加上卡车的斜度,它大约斜15度。 -不得不说no- 给 不得不说n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0:51:19

正是因为斜撞,在撞击时受力面积小,在最先接触到的驾驶员部位承受更大压力 -bmwfan2012- 给 bmwfan201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00:41

才几度而已,不会有太大影响。也不至于减少40%(如搂上所说)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50:55

再用2块玻璃掉下的差距来纠正上面软件的估算:还是不到10度差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1:55:26

我说过了,咱说的不是同一个角。-:)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09:39

本市车也不可能正好90度。拿角度来说事,有点牵强。差10度都不到也就是左右12%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2:28

重复一遍,你量的和我说的不是同一个角。-:) 结果既然令你满意,我也就不多说了。 -忧乐- 给 忧乐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15:49

说说我的看法 -温故而知新- 给 温故而知新 发送悄悄话 (489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40:42

同意 -US_CAR.- 给 US_CA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52:57

谁告诉你侧撞受力就小了?上面我的帖子你能解释吗 -bmwfan2012- 给 bmwfan201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2:56:44

用力的矢量分解法。 -US_CAR.- 给 US_CA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01:43

简单力的分解能解释这个问题? 要看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也就是压强来判断。 -bmwfan2012- 给 bmwfan2012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05:37

这个不是官方的,别太当真。要造假速度就可以,录像是看不出来的 -味苦- 给 味苦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13:55

你是说这个不是造假? 我当然不会当真,其实 -温故而知新- 给 温故而知新 发送悄悄话 (89 bytes) () 01/25/2013 postreply 13:24:38

撞本田的车是在侧滑。看第一秒,前后轮都向右偏。回复:油管上的两个做了手脚的测试 (录像) -先想一想再说- 给 先想一想再说 发送悄悄话 (233 bytes) () 01/30/2013 postreply 09:22:51

哈哈,针毛呢啊,看看冰球队员咋作急停就知道了,撞雅阁车子前轮明显是提前转向了 -obamacome- 给 obamaco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19/2014 postreply 12:36:4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