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与胃肠问题

来源: kylelong 2012-12-27 12:25: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2745 bytes)

 

 

口臭(fetor orishalitosis)分3类:第一类口臭,是吃大蒜引起的口臭。这一类不算疾病,人们很容易区分,但多数人感觉不好。通常的除臭方法,是喝温热的牛奶,并在口中含几分钟,再用温水漱口。当然,咖啡、茶、醋或酒也可以,最后吃一个水果,尤其是柠檬和柚子。

 

第二类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病症,多表现为呼气时有明显臭味,刷牙漱口难以消除,含口香糖、使用清洁剂均难以掩盖,是一股发自身体内部的臭气。

 

这一类口臭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或过多地食用辛辣食品,以及劳倦过度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脾功能衰竭,胃肠功能减弱,胃肠功能紊乱,使食物在肠内得不到正常的消化,大量食物糟粕不能排出体外,愈积愈多,形成毒素进入肠壁血液,从而伤害脏腑引发各种疾病。而沉积在肠内的食物糟粕时间一长就会积滞生热,产生臭气,向上蒸发,通过口腔及鼻咽部位形成口臭。

 

蜂蜜具有润肠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对便秘引起的口臭颇有效。但主要的办法还是减少辛辣食品、海鲜、肉食的食用,多吃果蔬,调节胃肠功能。

 

第三类口臭,是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引起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可能导致口臭,即口腔有异味,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人是幽门螺旋杆菌唯一的自然宿主,其在人群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即经“口对口”、“粪对口”途径传播。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50%至60%,感染后可能产生不同结局:有的是无症状的带菌者,但多数引起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大约10%至15%可发生消化性溃疡,还有极少数甚至可能发生胃恶性肿瘤。

 

如果胃部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泛酸: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泛酸和烧心;

    腹痛:因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幽门螺旋杆菌病是一种螺旋形、微厌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惟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旋杆菌病包括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消化道溃疡、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等。幽门螺旋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大约67%至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其感染还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幽门螺旋杆菌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胃部杀手,它在人的胃内长期大量繁殖,可导致终生感染并引起胃炎,从而造成胃溃疡久治不愈。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胃病,包括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是一类大家较为熟悉的疾病,多年来医学界将病因归咎于胃酸分泌过多,甚至有“无酸不溃疡”之说。后来发现,此学说不确,还有更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幽门螺杆菌作祟。

 

    原来,幽门螺杆菌最适宜于微氧环境中生存并繁衍,并通过所分泌的细胞毒素和蛋白水解酶,来损伤胃及十二指肠的黏膜,进而产生炎症甚至溃疡,更糟糕的是此种细菌可能使人与癌症结缘,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资料都显示出这样的结果。学者们观察到,50%胃癌患者可能是由幽门螺杆菌“造就”的,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胃病患者罹患胃癌的可能性是未感染此菌的胃病患者的10倍,显示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引起胃癌的机理,专家们是这样认为的:首先是幽门螺杆菌侵入胃黏膜引起炎症反应,慢性炎症长期刺激胃黏膜,加上炎症过程中的介质产物如氧自由基的基因毒之毒性作用,诱发黏膜细胞癌变。从病理学上看,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过程: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世界有近半数人口感染着幽门螺杆菌,其中发展中国家成人感染率高达80%,发达国家约为40%。在中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年龄早于发达国家20年左右,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略高于女性,20岁-40岁感染率为45.4%-63.6%,70岁以上高达78.9%。

 

    调查证实,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在50%以上,共用饭碗、筷子和菜盘的习惯使得胃溃疡在家庭成员中极易交叉感染,经常在外用餐的人群也易感染。

 

    在临床上,幽门螺旋杆菌的途径传播特点使其感染在家庭内有明显聚集现象,父母感染后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它家庭高得多。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幼儿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都是跟母亲有关系的。假如母亲是阳性的,那么她的小孩会感染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口口传染,因为有时候母亲喂小孩子的时候,口对口地喂小孩,可能就会传染幽门螺杆菌。

 

    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家庭调查提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家庭中的“健康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为64%,同年龄组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家庭的“健康人”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为13%。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的唾液和牙菌斑中,一般通过接触病人的唾液、亲吻以及食用不洁食物后经口传染。

 

    经过流行病学的调查,基本上50%的人体内含有幽门螺旋杆菌,但只有10%左右的携带者会因为细菌的感染表现出病症。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与人共存,也可以致病的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菌群种。据了解,因为这种细菌是导致慢性胃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在判断胃是否有问题之前的首要考虑因素,因此体检时将呼气测幽门螺旋杆菌作为一个基础项目。

 

    但是胃里含有此细菌种群,并不能直接说明有胃方面的疾病。每个人抵抗力不同,幽门螺旋杆菌种群中细菌种类不一样,毒性也不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抵抗力较弱时,或体内携带的细菌毒性较强时,感染胃方面疾病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尽管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发生,但不是所有的幽门螺杆菌都会发生胃癌。只有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呈阳性,患者本身有上腹疼痛、腹胀、嗳气,并且做胃镜后诊断有慢性胃病、消化性胃炎、活动性胃炎、淋巴瘤等病症时,才必须杀菌。但应在医生指导下,经过规范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都可以得到彻底根治。如果身体无明显不适症状,胃镜检查后也没有病变,可不考虑杀菌。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预防胃肠道传染病一样,要把住病从口入关。只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尽量吃高温加热的熟食,喝开水,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尽量减少聚餐,就能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联合应用抗生素,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唯一有效措施。

 

因此,治愈口臭必须先清除肠壁和脏腑内血液中的毒素,使肠胃恢复正常,沉积在肠内的食物糟粕得以排出体外,根除形成口臭的第一个环节,从而治愈口臭恢复健康。其次,是要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阻止其对胃肠道产生的炎症反应;使用单独的碗筷,阻断交叉传染。最后,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果蔬,多饮水。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口臭与胃肠问题
  • Woman = W + o + man
  • 为什么好吃的食品多是高胆固醇食品?
  • 长篇史实穿越小说《时空客》(连载二十九):抵达旧金山
  • 节日小菜:花生猪肚汤
  • 所有跟帖: 

    这个血液中的“毒素”究竟指什么?经常看到,很多人都用 -华山97- 给 华山97 发送悄悄话 华山97 的博客首页 (31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13:02:00

    回复:口臭与胃肠问题 -ezbots- 给 ezbots 发送悄悄话 ezbots 的博客首页 (442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13:45:18

    how? -华山97- 给 华山97 发送悄悄话 华山9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13:48:15

    回复:how? -ezbots- 给 ezbots 发送悄悄话 ezbots 的博客首页 (19130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15:30:44

    没听说过叶绿素之类的可以被人体利用 -华山97- 给 华山97 发送悄悄话 华山97 的博客首页 (264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17:36:22

    回复:没听说过叶绿素之类的可以被人体利用 -ezbots- 给 ezbots 发送悄悄话 ezbots 的博客首页 (594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18:41:49

    所以,这个叶绿素有特异功能或者激光制导,知道那些有毒,那些无毒? -华山97- 给 华山97 发送悄悄话 华山97 的博客首页 (193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22:12:18

    这个就和“排毒”的概念一样,到底排的是啥“毒”,谁也说不明白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19:35:18

    还有:改善免疫功能,增强细胞活性,增加抵抗力,等等等等 的不够确切的模糊概念 -TBz- 给 TBz 发送悄悄话 TBz 的博客首页 (75 bytes) () 12/27/2012 postreply 22:55: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