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常识误区之三 ---- 静坐一定要坐

来源: 云易 2011-11-21 13:30: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15 bytes)

(个人心得,仅供参考) 

很多人相信静坐的功用,原因是因为它能使人在静下来之后大脑得到休息,从而精力得到恢复。我完全相信这一点,并且我还认为,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静”而不在于“坐”。

前不久一个老友建议我看一个录像“灵相的真实”。这是一个佛教的关于静坐的综合报道。我看了后的感觉是,虽然后面的关于人体和宇宙的联系显得神秘化和宗教化,但前半部对静坐的解释很贴切,很有启发性。我个人最受启发的一句话就是“睡眠是无意识的静坐,静坐是有意识的睡眠”(Sleep is unconscious MeditationMeditation is conscious sleep)。这句话的关键就是,“静坐”的功用,其实和睡眠是完全一样的,即:休息大脑,让身体的自我恢复功能全面运作,从而使身体呈全新状态,迎接新的工作。从这个理解出发,就可以看出,静坐的目的在于“休息大脑”,而不在于“坐”这个形式。

所谓休息大脑,并非是指整个大脑都停止工作,因为虽然人的思考来自大脑,但“思考”这个工作,具体说来只是左脑的功能。我们的右脑是不管“思考”的。比如睡眠的时候,我们只是左脑停止工作,右脑却更加“忙碌”起来,致力于神经系统的自我调节工作(类似电脑的defragment),使身体器官各就各位,为第二天的生活做好准备。所以,左脑的工作是耗费精力的工作,右脑的工作却是增强精力的工作,休息大脑,就是休息左脑,而我们的右脑其实是从不休息的,除非在人体死亡之后。

静坐,就是抓住这个休息左脑的特点,让我们在白天工作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主动停止左脑运作,使人体减少能量耗费,并给右脑提供工作机会(自我恢复功能)。中国的佛道两家都把这个“停止思考”的行为称为“杜绝杂念”,其实不光是“杂念”(注),“纯念”也要杜绝,只要是左脑负责的那些大脑功能,如逻辑,记忆,数字,语言等等理性的一切,都得尽量减少甚至断绝,这样身体的自我恢复功能才能全面运作。所以,如果我们理解到这个奥妙,我们就不难理解到,静坐不在于“坐”,而在于“静”。一个会静坐的人,只要“静”下去10分钟,就会感觉到象是睡了一觉似的,精神为之大振,而不懂得静坐要领的人,坐一整天,不管姿势有多么的要领,还是会很累,甚至更累。

事实上,英语中的meditation就根本没有“坐”的含义。在“灵相的真实”的录像中,也提到“坐”的姿势主要在于放松。那么,为了放松,就不应该拘泥于形式,而是身体怎么放松就怎么做,坐着也可,躺着也可。我个人的经验是“躺”(因为我的心脏不好,坐着不能放松),但我相信有“高人”“站”着都能放松(据说当年红卫兵大串联时不少人在拥挤的火车上“站”着睡着了的)。并且,很多体力劳动者(当然包括很多脑力劳动者)在任何身体需要休息时都可以躺下去立即睡着,几分钟后起来如同睡了几个小时似的。这样的休息,虽然没有那些玄而又玄的理念,但其实和静坐达到的效果是完全一样的,甚至更彻底。因为,如果静坐是为了要“主动睡眠”,那么真正的睡眠不久更好吗?而提倡静坐,而不是“静睡”,说不定正是因为我们很多人不具备像劳动人民那种倒下就睡着的境界,所以才不得已而求其次。

“静坐”一词之所以传下来,还是和佛道两家的宗教仪式有关。其实中文并非没有更确切的词,“入定”,“入静”都是比“静坐”更加准确的词语,但最后还是“静坐”一词广为流传,并且让很多人被“坐”字误导,认为“坐”很重要。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由于宗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很多人的非理性思维方式,不求甚解从而拘泥于形式的结果。


注:在“灵相的真实”录像的英语版中的原文是“停止思考”(stop thinking),中文翻译是“停止杂念”。这个翻译谁都能看出非常不准确。并且,撇开翻译的错误,传统中“杂念”一词在佛道两家中其实就是指“思考”之意,而把所有的思考看成“杂念”,个人认为这本身就体现了佛道两家对理性思考的歧视。当然,这是和健康无关的话题。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只言片语:中国大陆的文人
  • 理性与中国人
  • 文化(个人)的选择和民族的选择
  • 刘晓波是谁?---写在读“形而上学的迷雾”之后
  • 只言片语:平庸的人最难接受的是什么
  • 所有跟帖: 

    静和坐都是境界胸怀宇宙观点,静中发动动中求静 -音乐家- 给 音乐家 发送悄悄话 (223 bytes) () 11/21/2011 postreply 13:39:28

    你说的不错。但你说的是从精神上对生命“真实”(实相)的领悟,我说的是从生理上 -云易- 给 云易 发送悄悄话 云易 的博客首页 (37 bytes) () 11/21/2011 postreply 16:00:02

    佛云: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恶俗老狼- 给 恶俗老狼 发送悄悄话 恶俗老狼 的博客首页 (236 bytes) () 11/21/2011 postreply 20:51:53

    如果从生理的角度上讲, -恶俗老狼- 给 恶俗老狼 发送悄悄话 恶俗老狼 的博客首页 (581 bytes) () 11/21/2011 postreply 21:20:06

    老狼道行蛮深的呢。^^ -宛然- 给 宛然 发送悄悄话 宛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11:11:29

    “悟”乃小乘之秘诀。若要“大乘”,不仅要“悟”,更要“度(渡)”。 -恶俗老狼- 给 恶俗老狼 发送悄悄话 恶俗老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1/2011 postreply 20:54:48

    回复:药救不死之病,佛渡有缘之人。——‘渡’应该为‘度’! -正宗八宝饭- 给 正宗八宝饭 发送悄悄话 正宗八宝饭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18:59:20

    老狼老狼,菩萨心肠,善哉!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04:42:55

    就是潇洒,洒脱的境界吧? -jck6- 给 jck6 发送悄悄话 jck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06:11:15

    就是胸怀宽广,笑对人生,潇洒,洒脱的境界吧? -jck6- 给 jck6 发送悄悄话 jck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06:19:47

    普度众生 -dudaan- 给 dudaan 发送悄悄话 dudaa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06:40:38

    噢。谢谢 -jck6- 给 jck6 发送悄悄话 jck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07:41:08

    呵呵,没那么高尚。只不过想"挤兑"中医兄一句。 -恶俗老狼- 给 恶俗老狼 发送悄悄话 恶俗老狼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12:35:04

    忘了加一句,这个“悟”和静坐的关系比较起身体的修养和静坐的关系,相差更远了。 -云易- 给 云易 发送悄悄话 云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11:12:06

    你说的关键在于静没错,如果求静,静心的方式有很多种,请参看奥修的《静心观照》。静坐则是静心里面最简单的方式。 -福娃2009- 给 福娃2009 发送悄悄话 福娃200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2/2011 postreply 07:48: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