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基大夫”

来源: dudaan 2011-11-13 06:04:1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2869 bytes)

惊悉张树基大夫逝世,回想二十多年前见到他的时候在老大夫中他还是年富力强,所有的年轻大夫说到他无不交口称赞,佩服之至。可能是因为姓张的大夫太多,大家都称他为“基大夫”,有“活字典”和“抢救大王”的美称。

下面是一篇关于他的文章:

张树基教授作为我国著名的内科学家。在半个多世纪的从医工作生涯中,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内科、消化内科和疑难杂症与急症的诊治工作。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以崇高的医德、广博的医学知识、精湛的临床技艺和丰富的抢救工作经验屡屡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许许多多疑难重症,诊断不清或久治不愈的问题,他都会通过敏锐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问题柳暗花明。受到同行、学生和病人的广泛赞誉,被许多人私下誉为“抢救大王”。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被许多人广为传颂的“平凡的名医 人民的公仆”(连续三届被评为北京西城厂桥地区“人民好公仆”)。平时常有学生问:“张大夫,为什么有些很难诊断的疾病,总能被您想到呢?”张教授会谦逊地回答“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不变的想法是能为病人解决点问题。只要有了想为病人解决问题的心,就会热爱临床工作,就能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不怕苦和累;另一方面是重视基础理论知识,重视临床经验的积累。我在临床工作中能够这样做,得益于我的老师”。  

    张教授常说:“医生应该是学者,可以成为科学家,也可以做领导工作,但做医生的天职应该是首先当好一个医生。”请他会诊“好说话”是出了名的。数十年来他风雨无阻,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足迹几乎遍布了我院的各临床科室。应邀前往外院会诊,只要人家找到他,无论北京还是外地,城市还是郊区他从来不论地方远近,医院大小,条件好坏。病人是贫是富,特别是1994年不担任科室行政职务后,要他去看病,他总是无条件地答应。

    许多病人说张教授有回天之术。因为每当张教授出现在生死临界的最后时分,他的出现,那即将熄灭的生命的火焰往往又重新复燃。和他接触过的人不论是同事,还是进修医师或医学生,不论是患者还是病患家属都会深深记住那个刻骨铭心的一刻。他救助了不计其数的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感染性疾病、复杂的免疫风湿病、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各类中毒及不明热等病人。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没有全面的基础知识,没有精当娴熟的基本功,那是全无招架之力的。张教授曾说,“我只是一个医生,抢救病人是医生的天职”。 “一个普通病人的生死,对于社会来说看不出什么影响,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那几乎是无法回避的悲剧。” 是他对急救医学的理解

    而今,张教授已年逾八旬。但他的医疗工作从未停止,凡有重大抢救或会诊,不论院内或院外,不论白天黑夜,他都随叫随到,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不顾自己的病痛,总是在病人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病人的身边。       去年10月,患者胡女士因恶心呕吐腹痛两周被诊为不全性小肠梗阻、急性肾衰竭而入住我院普外病房。有一天,她突然感到心慌,测血压160/100mmHg,主管医生立即联系内科会诊,及时给予心电图等检查和对症治疗。当晚,胡女士的症状仍未改善,腹部的疼痛和难耐的心悸令她难以忍受,值班大夫准备再次请会诊。就在这时,自己刚刚接受完手术从外科监护室转回病房的张教授闻讯胡女士的病情后,不顾自己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立即主动提出要去给病人会诊。就这样,张教授在值班医生和护士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走到胡女士的病床旁,看过后提出了诊治意见。事后谈及这段感人经历,患者胡女士的泪水夺眶而出,激动说,“他自己也病着,却为了给我治病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这么好的医生真的让我永生难忘!谢谢张教授!谢谢北大医院!”她说:“老教授的经验太丰富了,很就控制住了我的症状。”胡女士抑制不住自己感激的心情,只要医生查房、护士巡视或是有人探视,她逢人便要诉说自己的感动与感谢。对于这次他主动为同病房住院的病人会诊,张树基教授不以为然,他说:“她们就住在我的隔壁,听到了我就去了,这没什么可说的。”       近二十年来,张树基教授不但是一名保护人民健康的实践家,也是一名颇有建树的医学著作家。发表了60多篇医学文章;撰写了《内科症状鉴别诊断学》、《内科急症的诊断与治疗》、《诊断学基础》、《现代内科诊疗手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判定与处理》、《内科学—危重急症的诊断与治疗丛书》、《急诊医学(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等撰写出版医学专著和教科书 60本(册),其中:第一主编19本;共同主编35本,参编书籍多本。从书名我们可以也可看出他的学识与功底,这些医书有的已多次印刷或多次再版,受到各级医师的喜爱。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这就是张树基教授的风范,打动了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不愧为一名“人民健康卫士”。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       临床凭积累  磨砺始成材   张树基  口述

报恩与信念

谈起我为什么要当医生,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这原本并不是我的初衷。我不像很多同行那样:出身于医学世家,有从小受家庭耳濡目染的优越条件;或从小就立下了长大要当医生这个志愿。我过去一直喜欢理工科,希望工业强国,高中毕业后曾学工科一年。后来,由于身体不好,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不适合再搞工科,就想通过学医治好自己的病。于是在1949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读了一年预科,四年医疗系本科。靠党和人民给我的助学金读完了大学。1954年毕业后,即留在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工作。当时,我的思想很单纯,只想报恩。我想,既然人民培养了我,我就要为人民看好病。然而,事情的开头并不顺利。

最初做住院医生,真应了那句老话:“万事开头难”。由于技术不行,整天忙得晕头晕脑,对于怎样能够做一个好医生真是很茫然。那时,哪个医生值夜班,第二天就要给病人取血做化验。由于我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轮到我值班时病人都跑光了。再加上临床上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特别多,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觉得做医生真不容易!记得当时值夜班,遇上病人晚上睡不着觉,常用速可眠。我看到一个肝硬变的年轻人,因为睡不好觉,服了两片药,谁知睡了十几个小时才醒过来。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很大,看到了小小的药片在不同的疾病和不同的病人身上所起的不同的作用,认识到临床医学的复杂性。由此我联想到,我们获得临床知识,除了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积累之外,光靠直接的知识是不够的,更主要是靠间接的知识、靠从总结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去获得。我想做个好大夫,光有良好的愿望,没有精湛的医术是不行的。在病人面临生与死的关键时刻,越能显示出医生的功力。

在我做主治医师时,看到一个晚期尿毒症的病人,病人病情已很危重,处于半昏迷状态。他的妻子带着大约只有4岁的小女孩,看见为她爸爸治病的医生护士,拉住他们的白大衣不让走,小小的眼眶里含满了眼泪说:“救救我的爸爸……”,当时在场的大夫护士都流下了眼泪。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救不活一个普通病人,对社会来说看不出什么影响,但对一个家庭,产生的后果却是难以想象的。这个病人不过30来岁,他的妻子也不过20多岁,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一旦病人离去,会给这对母女带来巨大的痛苦。面对这样的病人,我感到无能为力,心里也很难过。通过治疗类似这样的病人更坚定了我努力钻研业务、尽可能为病人解除一些痛苦的决心。而要做一个好大夫,就要在临床实践中去不断地探索,做个有心人。凡事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想办法解决它;只有不断总结临床工作的经验教训,才能丰富自己的临床积累。

“千里之行足下始,万分甘苦内心知”。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回想起临床工作的日日夜夜,真是感慨良多!我曾有过最初做医生时的笨手笨脚和感到医生不好当的痛苦;又有了认真思索和刻苦钻研之后,逐渐认识到医学科学也是有规律可寻的恍悟;于是更有了掌握临床工作的规律,越干越有兴趣和解决病人诊断问题及治好难治病人的兴奋;终于从一名“笨医生”磨练成为一个想为病人解决问题,专爱解析临床难题的人。我很羡慕现在的年轻人,学习条件和工作环境随着国家的强盛都越来越好了,临床诊断可以借助许多先进的医疗仪器和诸多的检查项目。但是,看到一些年轻人不重视临床一线工作,忽略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不愿多看病人,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外语、写论文上,我的心里就很着急。平时常有学生问我:“张大夫,为什么有些很难诊断的疾病,总能被您想到呢?”我想,我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不变的想法是能为病人解决点问题。只要有了想为病人解决问题的心,就会热爱临床工作,就能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不怕苦和累;另一方面是重视基础理论知识,重视临床经验的积累。我在临床工作中能够这样做,得益于我的老师。常话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庆幸自己能够成长在尊师重教、同时又学有榜样的年代。

恩师与实践

我在医学院学习时对临床工作究竟什么样还不入门,进入临床后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之下,经过多年的磨练,才逐步悟出了一些门道。有幸的是,在做医生的最初几年我遇到了从医路上的好老师,其中有三位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从大学毕业来到北大医院内科,可以说,是老师们的教诲让我更加热爱这份事业,使临床工作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他们的教导使我一直坚持知难而上肯于实践。

回想我刚做住院医生的时候,我的老师、我国著名的内科学家、肾脏病学的开拓者王叔咸教授经常对我们说“做临床医生,一定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王叔咸教授作为医学大家,是我们十分崇敬的学者,在我国医学领域很有影响,他的临床造诣很深,他的话对我们年轻医生来说就是金科玉律。几十年来,我一直牢记老师的话,对基础的理论知识下功夫去记忆。因为临床工作中的许多知识是不能估计和推算出来的,比如:白细胞计数是多少、药物的剂量是多少,都是需要记牢的。有许多的数据我一次记不住,就经常多次去记它,一旦记住了很少再忘掉。这种对必要的基础知识死记硬背的笨拙方法对我的临床工作很有帮助,也指导了我的一生。看到现在的一些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说明他们相当忽略基础,还没意识到要想当个好医生,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你在内科做临床工作,一定要学会思维,只有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通过认真思维,才能成为好的内科医生。” 这是我的老师马万森教授曾经对我说的话。我常问自己,你到底想不想把病人的疾病搞清楚?你有没有能力解决病人的问题?只要你有了这份心,尽了这份力,就能为病人把事情做好。这成了我多年来遵循的原则。

著名呼吸内科教授穆魁津老师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言传身教。在我当实习大夫的时候,他曾对我说“当大夫一定要主动找事情做,要善于动脑筋多分析。”

老师们的这些教诲使我获益匪浅,在后来的工作中我越来越爱琢磨,不仅熟记医学基础知识,大量阅读与临床有关的医学专著,而且特别喜欢查房,喜欢被老师提问。时间长了,在临床上越干越有兴趣,慢慢掌握了规律。做内科医生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而我的特点是特别愿意看疑难重症病人。因为从为他们诊断治疗的过程当中,能感受到挽救了一个人生命的快乐,就像攻克了一道数学难题。近半个世纪了,我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医疗工作里,我的爱好就是看病人、看书、写书。我平时不讲究吃、不讲究穿、不吸烟、不饮酒、不会下棋、不会打麻将,也很少出去玩儿,看电视只是看看新闻。有人问我:冤不冤?我想说,为了病人,这样生活不冤,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就是我生活的乐趣。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也充实了我的生活。

探索与收获

我对临床医疗工作可以说是非常投入的,病人到医院来治病,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在临床上,我常看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腹部大量腹水疑难病人或呼吸心跳骤停的危重病人,对疑难重症疾病要明确诊断并提出合理的治疗计划,仅有一方面专业知识是不够的。所以我总是有心多学习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丰富和充实自己。文化大革命那几年,专业分得不像现在这么细,内科和神经科在一起。我在内科工作,平时也注意看神经科的病人。1969年发生的一件事让我记忆深刻:当时我带学生下乡实习,遇到一个脑外伤引起昏迷的病人,因我对神经科疾病很不熟悉,感到束手无策,此后使我下决心要学好神经科。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陈文俊教授是一个知识面很广的学者,我很注意向他学习。在那个阶段,我留心学习了不少神经科系统的疾病。内科疾病中很多发生皮疹,对皮肤科的疾病,我也注意学习,我院皮肤科陈集舟教授给了我很多帮助,我所涉猎的这些跨学科的知识,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同时使我认识到,一个危重病人常是多器官受累,如果没有较全面的医学知识,就很难做出恰当的处理。以前还曾担心不搞自己的内科消化专业别人会说不务正业,后来认识到这个想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记得我曾经为一个胆汁性腹膜炎手术后出现瘘、心跳停止的病人会诊。根据他的临床表现,我头一个提出呼吸窘迫综合征,当时国内还很少报告。经过三天的奋力抢救,病人活了。对这个病例的成功抢救,穆魁津大夫让我好好总结,汪绍训教授也将X光片拿到放射学会去示教。我写了以后反倒觉得平淡,抢救过程是按一般的常规进行,治疗仅用酚妥拉明等很平常的药,因而没有拿出去发表。我认为,医生是一项平凡的工作,抢救重病人是份内的事。在同样的条件下,用同样的药,有时关键靠临床经验。

我平时参加的临床抢救工作很多,不光是内科的危重症抢救,神经科、外科、妇产科、传染科等等其他科的抢救也都经常参加,而且随叫随到,一直坚持到现在。我之所以能有一些临床经验,都是通过在诊治病人的过程中得来的,所以也就没有理由不应用自己的这些临床经验尽可能地去救治病人。我对会诊看过的每位病人,习惯是提出具体的诊断及治疗意见,供主管医师参考。我认为,做医生,就要会看病,而我只不过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的工作。

在担任内科医疗主任8年半的时间里,我很注重把好医疗质量关。每天上午9点到12点,要把内科所有病房的重病人都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每次不论查房还是讲课,都把自己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全讲给年轻人。那个阶段医疗纠纷很少,杜绝了临床的一些漏诊、误诊苗头。

著书与育人

我在临床工作了几十年,近几年岁数大了,身患多种慢性病,腿脚也不利落。但是只要病人需要,不论是会诊还是抢救,不管刮风下雨、白天深夜、节日假日,仍能坚持随叫随到。一个人能坚持一辈子全身心扑在临床上不容易,我能坚持下来除了热爱这个工作,还有就是老伴和家人对我的支持。年轻的时候,是岳母帮忙带孩子,看到我写书就悄悄地把孩子带到外面,一声不响。我经常半夜出去会诊,老伴从不阻拦,从不埋怨。过去,大夫收入不高,当时我和爱人都是一个月56元左右的收入,要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生活比较紧张。那时,加入医学会要交5元钱会费都交不起。可为了买专业书,生活再紧也舍得买。我常常会为了搞懂一个问题,翻阅很多书;有时也会为了一句话,就买一本书。我的老伴也从来不嗔怪。

临床工作固然十分辛苦,人类疾病也还有许多未知领域。但医学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我们医务工作者与病人共同面临疾病的挑战。因此,培养好中青年医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临床上,我看到一些年轻医生由于缺乏临床经验,不能及时抓住有利的时机进行治疗;很多问题出现,不是大夫不负责任,而是不懂。作为老师看到这种情况,我的内心非常着急。我身为老师,一定要会教学生,要教会学生。平时查房,只有少数人参加;而写书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因此,我从退休后就开始写书,到目前为止已经写了十几本。我的愿望是要把我几十年的从医经验告诉更多的同行。我在医学上没有发明,也没有什么新发现。我写书的目的是要将自己和他人有益的经验,告诉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使他们少走弯路,更快地成长。是否能达到目的,我想我已经尽了努力了。

(孙扬  整理)

   

所有跟帖: 

这里有另外一篇介绍他的文章。(zt) -viewfinder- 给 viewfinder 发送悄悄话 viewfinder 的博客首页 (12728 bytes) () 11/13/2011 postreply 06:39:34

悼念“基大夫”。那份对工作和病人的热情,最值得尊敬。 -Stonypoint- 给 Stonypoint 发送悄悄话 (60 bytes) () 11/13/2011 postreply 19:00: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