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人体内环境调节中心

来源: ooopsss 2011-05-26 21:07:1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370 bytes)
http://www.ms-health.com/cms/Article/tsyl/hsll/bjyj/200706/1109.html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人体内环境调节中心zt



高等动物的机体是由诸多系统的有机组合而成的结构和功能性整体。这些系统可粗略分为二类:一类主要执行着机体的营养、代谢及生死等基本生功能,包括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等系统;而广泛分布的神经、免疫及内分泌三大系统则起着调节上述各系统的活动,参与机体防御及控制机体的生长和发育等重要作用,从而构成另一类枢纽性系统。

从分布和作用途径及范围来看,三大系统在体内均系广泛分布,但神经系统有以突触为中介的结构连续性,并可借其分枝支配各种组织和器官,包括内分泌组织和细胞,长期认为垂体前叶无直接神经支配的观点目前已被推翻。免疫组织亦是如此,甚至小肠壁集合淋巴小结也发现有神经末梢分布。所以,广义上讲,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可视为反射弧的传出环节。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主要由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及化学性和电突触来实现,而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信息传递更多是由体液运输完成的,后者还依赖于免疫细胞的循环而行使其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Blalock还将免疫细胞的经体液转送称为“流动的脑”。近年有人系统地研究了白细胞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电活动,这较好地体现了神经元、内分泌细胞与免疫细胞间的相似性。

人类有关神经系统和或内分泌系统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感性认识由来已久。古希腊医生Galen曾注意到忧郁的妇女较乐观的女性易罹患癌症。祖国医学对七情(喜、怒、衷、思、悲、恐、惊)致病也早有直觉和经验性的描述,提示情绪因素至少可部分地影响机体的抗病能力特别是免疫力,从而加速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西方医学的许多早期观察均说明应激性刺激可导致疾病或促进发病。

受巴甫洛夫学说的影响,Metalnikov等于1924年证明,经典式条件反射可改变免疫反应,说明免疫系统亦接受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有力影响。这一事实得到反复证实,并已成为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重要研究领域。

1936年,Selye分析了一系列伤害性刺激对机体的影响,发现诸如缺氧、冷冻、感染、失血、中毒和情绪紧张等均可引起肾上腺皮质肥大,胸腺萎缩,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减少等变化,他将这群征候称为“应激”(stress),并确定这些变化系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由此证明了内分泌系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嗣后,不断有报道描述神经精神因素及内分泌因素对免疫功能、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影响。

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在信息分子和细胞表面标志、信息储存和记忆、周期性变化、正负反馈调节性机制,以及与性别和衰老的关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各自内部均存在正负反馈性调节机制,由此各系统的功能活动更趋协调、准确而精细。在病理条件下,某些反馈机制可引起机体较严重的损伤,如超敏反应、肿瘤,等等。

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技术方法的进步和新的学说和理论的问世,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间的关系探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渐趋成形,这主要基于下述事实:①众多的神经递质、神经肽及激素于在体和离体条件下可影响免疫细胞及免疫应答的各环节;②免疫细胞膜上及胞内有多种神经递质、神经肽或激素的受体的表达;③免疫细胞可合成某些神经肽或激素;④神经细胞及内分泌细胞均可合成及分泌免疫分子(如细胞因子等),且细胞因子对内分泌影响亦极为广泛;⑤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间存在双向往返的反馈联系;⑥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密切相关。围绕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间交互影响,还有众多名词术语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反映,如神经免疫学(neuroimmunology,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行为免疫学(behavioral immunology,免疫精神病学(immunopsychiatry),神经免疫发生(neuroimmunogenesis,神经免疫调节(neuroimmunomodulation)等,Blalock提出的“神经免疫内分泌学”,因精神心理活动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主功能,精神疾患的发生有深刻的神经内分泌基础,且以上各术语的共同基础是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间的交互作用,即为“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neuroimmunoendocrine network)。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刮痧和拔罐的功效
  • Dancing Dog
  • 蹲墙功
  • 足底反射区按摩法
  • 脚下的秘密
  • 所有跟帖: 

    也许这篇文章对了解网友孤舟渔翁的治疗方法有帮助。 -ooopsss- 给 ooopsss 发送悄悄话 ooopss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6/2011 postreply 21:13:08

    谢分享。这是理论上的,其实大家更希望渔翁先生和悟性高的网友提供些具体实施方法。 -jck6- 给 jck6 发送悄悄话 jck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7/2011 postreply 07:43:57

    把哈哈二字去掉,你说得不错。虽不知萧氏拍打功,但觉得它应属于应激疗法的一种, -孤舟渔翁- 给 孤舟渔翁 发送悄悄话 孤舟渔翁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05/29/2011 postreply 12:29:00

    人在失血状态下,造血干细胞将活跃,大概是在全身各红骨髓处将释放出大量造血干细胞, -孤舟渔翁- 给 孤舟渔翁 发送悄悄话 孤舟渔翁 的博客首页 (113 bytes) () 05/28/2011 postreply 19:25:03

    说释放适量造血干细胞可能更确切些。失血的量恐怕不一定非的达到5%才引发造血干细胞 -孤舟渔翁- 给 孤舟渔翁 发送悄悄话 孤舟渔翁 的博客首页 (384 bytes) () 05/29/2011 postreply 12:17:31

    同意。”希望渔翁网友能公开强身的宝贝,造福我们大家“ ---奢望? -jck6- 给 jck6 发送悄悄话 jck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12:08:46

    同意 -jck6- 给 jck6 发送悄悄话 jck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12:18:02

    何是“最好的应激刺激疗法”? -jck6- 给 jck6 发送悄悄话 jck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0/2011 postreply 12:05:29

    哈哈。说了基本等于没说 -jck6- 给 jck6 发送悄悄话 jck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31/2011 postreply 04:51:32

    谢关注及深入探讨。目前,神经-内分泌-免疫学专家学者多认为应激反应是有害的, -孤舟渔翁- 给 孤舟渔翁 发送悄悄话 孤舟渔翁 的博客首页 (87 bytes) () 05/27/2011 postreply 18:53: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