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留學生「擠占」美國人入學機會?港媒:美研究打臉范斯

據港媒報導,美國一家非營利研究機構近日發表研究指出,每100名中國大學畢業生中,大約有3至4人前往美國繼續深造,這推動了美國高校相關課程的擴展;每增加100名中國碩士生,美國大學就會新增約一個STEM(工程和數學)碩士項目。報導指這項研究結果與部分美國政客指中國留學生正「擠占」美國本土學生入學機會說法相矛盾。中國媒體具稱這份研究結果打臉了美國副總統范斯。
據觀察者網報導,香港「南華早報」當地時間6日報導稱,非營利機構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近日發表最新研究稱,中國高校的大規模擴招不僅帶來了大批出國留學的學生,也對美國高校產生了可測量的影響。中國在美留學生數量的增加,推動了美國高校擴展課程,從而為美國學生帶來了更多教育資源。
研究結果顯示,在每100名中國大學畢業生中,大約有3至4人前往美國繼續深造,其中大多數攻讀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領域的碩士學位,這推動了美國高校相關課程的擴展。研究並發現,每增加100名中國碩士生,美國大學就會新增約一個STEM碩士項目。
報導指出,這項研究的結果與部分美國政客的說法相矛盾,其中一種典型的無根據言論是中國留學生正在「擠占」美國本土學生的入學機會。
報導指出,今年3月,美國副總統范斯在接受美媒採訪時稱,「一些中國寡頭每年花10萬美元」正在占據「來自美國中西部的中產階級孩子」的名校學位。
然而,研究人員指出,中國學生湧入美國實際上幫助創造了更多學位名額,惠及美國學生及其他國際學生,他們將這種現象稱為「擠入效應」。數據顯示,「每增加一名中國碩士生,美國碩士生人數平均增加約0.26人」。
這種益處不僅體現在校園內。研究稱,擁有更多中國留學生的大學城,由於留學生帶來的經濟活動,往往呈現出更快的就業增長和更強勁的地方經濟。
華盛頓智庫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的研究員丹尼斯·西蒙表示,這項研究「具有創新性」,因為它揭示了中國國內教育政策如何在國際上產生外溢效應。
他強調,研究人員通過結合中國的高校招生數據與美國的簽證及大學數據,量化了中國教育政策如何跨越國界產生影響。「這為論證中國高等教育擴張不僅有利於國內發展,也對美國高等教育和地方經濟產生積極影響,強化中美關系中‘人才與培訓全球化’的維度,提供了有價值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