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6200万人简历,哈佛预警:AI正在默默「杀死」中段孩子的未来...

https://mp.weixin.qq.com/s/3__5vOUidWqejnYoYUeY7Q
 

当ChatGPT在2022年突然闯入公众视野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不知不觉间,AI已像水渗入沙地般进入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一个疑问随之而来:AI究竟会不会抢了我们和下一代人的饭碗?它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取代我们?

 

9月初,哈佛大学2位经济学博士用一篇重磅论文,给出了血淋淋的答案。

 

他们指出,AI的确已经在抢人们的饭碗了,只不过抢得极为隐秘,甚至没多少人察觉到其中的猫腻。

 

更令人震惊的是,被AI威胁最大的可能是未来万千普娃。

 

中产爸妈费尽千辛万苦把孩子托举到了还算不错的大学,以为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一世安稳,但这篇论文发现,普娃被AI伤得最深

 

哈佛大学的这篇重磅论文,出自2位经济学博士Seyed M. Hosseini和Guy Lichtinger之手,而站在他们身后的又是经济学界重量级人物Larry Katz等。

 

Larry Katz不只是哈佛的经济学教授,更是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资深研究员,要知道,这里曾出了16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劳动经济学圈子里,他被公认为大佬,尤其专注我们家长关心的教育回报、工资不平等这类实在的话题。

 

更硬核的是,这两位调研的数据规模也相当炸裂,他们分析了2015年至2025年这十年间,28.5万家美国公司、约6200万名员工的简历,以及整整1.5亿多条招聘职位记录。

 

这是什么概念呢?

 

美国现在的就业人口大概在1.6亿人左右,去掉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等,美国大部分打工人都涵盖在这份数据里了,相当于把劳动力市场翻了个底朝天。

 

还有更最有趣的地方是,这两位哈佛博士的求证方法十分巧妙。

 

为了搞清楚确实是AI影响了就业,而非经济衰退或是公司调整的问题,他们没直接问公司“你用不用AI?”而是换了一个更客观的指标:看这家公司有没有招聘“AI整合岗”(AI Integrator)这类专门人才,防止企业撒谎。

 

经过严密的设置和数据清洗,两位研究人员发现:
 
2015年到2022年期间,企业的初级(Junior)和高级岗位(Senior)的就业增长曲线很相似,基本上是同步小跑着上涨的,除了疫情期间初级岗略有点跌,不过很快也恢复上来了。

 

可到了2022年年中,情况彻底变了,初高级岗位的分歧慢慢拉大,呈现剪刀手的趋势。

 

2022年年中,初级岗位就业增长率趋于平缓,到2023年则突然踩了刹车,然后调头向下,与之相反的高级岗位就业率是继续一路高歌猛进

 

两者的分道扬镳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一条线索指向了AI,毕竟ChatGPT正是在2022年底横空出世的,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于是哈佛这2位经济学博士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顺着这个思路采用了一个叫做DiD的方法,将公司分为招AI整合岗和不招两组来对照测试。

 

结果一出来,可谓是相当惊悚。

 

自从AI爆发后,积极拥抱AI的初级岗位就业人数,相对于对照组,断崖式下降,在AI普及后的第六个季度,差距已经拉大到了7.7%。

 

高级岗位这边却风景独好,不管用没用AI,两组公司之间都没有这样的差异,甚至使用了AI的高级岗位长势还特别迅猛。

 

结论显然易见,AI没有抢高级打工人的饭碗,而是默默吞掉了初级员工的机会

 

哈佛大学两位博士生的发现,确实跟现实不谋而合。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组织行为学副教授Botelho在一次采访中就表示,AI接手了大量原本由初级员工完成的工作

 

许多刚毕业的新员工从事的都是知识密集型初级工作,比如收集数据、制图等,而这些任务AI完全能胜任,甚至准确率极高。

 

很多人可能就好奇了,AI到底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抢走工作的呢?

 

哈佛2位博士生接下来得出的结论,让人毛骨悚然:AI取代人力,并不是靠轰轰烈烈的裁员潮,而是更隐蔽的方式:停止招聘

 

研究人员将公司的的人员变动分为三类:招聘、离职和内部晋升,经过缜密的分析和计算,他们发现:

 

在广泛应用AI的企业中,初级岗位正在急剧萎缩,但这不是因为离职的人多了,而是他们连入职的通道都没有了

 

2023年第一个季度后,采用AI的公司平均少招了3.7名初级员工,而在此之前,该类岗位的招聘均值约为17.45人,相当于初级岗位招聘规模暴跌近22%。

 

与此同时,企业反而多招了0.8名高级员工。

 

更残酷的是,这一现象几乎蔓延至所有行业,初级岗位冻结招聘已成为普遍策略。

 

其中受冲击最大的是批发和零售业,招聘量断崖式下降约40%。

 

因为这些行业中有大量的基础岗位,如自动化客服、文档处理与日常沟通,而这恰恰是AI最擅长的领域,被取代也就见怪不怪了。

 

但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指出,初级员工的离职率其实有所下降,尽管其影响远不及招聘收缩带来的冲击。

 

这说明企业并未大规模清退现有的初级员工,而是选择静默替换,即既不招新人,也不赶旧人。

 

这也不难理解,裁员是一个费时间、耗财力的赔本买卖。

 

公司主动裁人既要面临巨额的赔偿金,平白无故让员工走还有可能吃上官司,甚至引发媒体的声讨,更别提这期间的沟通带来的巨大情绪消耗。

 

相反,停止招聘则几乎零成本、零风险

 

没有新血液的加入,AI的加持下,现有初级员工反而可能获得更多内部流动与晋升的机会

 

所以你要是现在还在门外,那想进入就相当困难了,因为职业第一级阶梯已经被抽掉了

 

这篇论文也照进了现实。

 

美国劳动力研究公司 Revelio Labs数据显示,自2023年1月以来,美国入门级职位的招聘数量总体下降了约35%;美国大学生求职平台Handshake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企业暂停招聘招初级员工了。

 

“如果AI能做,就不招新人”这句话不仅仅是从美国企业口中说出的。

 

加拿大的招聘顾问、商业顾问和高校代表都表示,像ChatGPT这样的AI工具正逐步蚕食着原本由实习生和初级员工担任岗位。

 

比如咨询公司RSM对204家加拿大中型企业的调查就发现,91%的公司正在使用AI,而一年前这个数字还是74%。

 

这给尚在职业生涯早期的员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迈入AI提效的时代,很多企业都直接撤销了实习生的岗位

 

AI没有掀起腥风血雨的裁员大战,但它和企业之间已经悄悄达成了共谋,一步步改写着就业市场上的规则。

 

如果说AI悄然取代初级打工人、碾碎年轻人的就业希望已令人无比心痛,那么对众多父母来说,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终极发现,无疑又是一记晴天霹雳。

 

因为2位经济学博士最后发现,AI的席卷之后,中产普娃们的学历也会失效。

 

2位经济学家将招聘数据中的毕业生院校,按照声望分为五个等级(Tier 1至Tier 5),结果浮现出一个U型曲线”,彻底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
 
毕业于Tier 1的人(最顶尖的大学):受影响最小,他们站在求职链的顶端。

 

毕业于Tier 5的人(最普通大学)受到的冲击也很微弱,从统计数据上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真正陷入困境的是Tier 2和Tier 3的毕业生也就是那些来自中上水平大学、看似前景可期的,反而在AI浪潮中首当其冲,就业形势最为严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中间塌陷的现象呢?两位作者也给了犀利的解释。
 
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最顶级大学的学生有最高的薪酬,但高成本的背后是高回报,企业愿意为他们的高认知、创造力、超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买单,他们未来创造的价值会远远超过企业付出的成本。

 

最底部的毕业生,企业对他们的期待更偏重于执行,这些人的薪酬普遍较低,还踏实肯干,稳定可靠,性价比超高。

 

但是高不成低不就的Tier 2和Tier 3就比较惨了,他们所做的工作跟AI有很多重合,能力上既没有很出色,也没太大差异化,人也容易进入舒适区,最现实的是他们的薪资预期并不低,企业干脆就不要这些人了。

 

换句话说顶级人才无法替代,底层群体暂时还不能取代,而中间的普通人,成了性价比博弈下的最大牺牲者。

 

看完哈佛两位经济学博士的最新论文,不得不佩服他们独到且刁钻的分析角度,也为他们揭露的残酷现实感到不寒而栗。

 

但这篇论文不只是向我们抛出一个个悲观结论,而是逼着我们看清现实,该如何应对这个已经到来的未来呢?

 

其实,这篇论文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指明了方向。

 

首先,打造复杂技能,停止做最初级的事。

 

不要沉迷于当一颗螺丝钉,埋头做那些重复性高、容易被自动化替代的工作或学习任务。

 

相反,要主动把这些活交给AI工具,做AI的老板,尽早把自己解放出来,去挑战更复杂、更有创造性、更需要人性判断的事情,让自己变得更“值钱”。

 

世界经济论坛在《2023年未来就业报告》就指出,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同理心、好奇心和韧性等等是全球雇主最需要的技能。

 

其次,主动拥抱AI,终身学习

 

未来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速度和适应能力的竞争。

 

技术瞬息万变,没有哪个行业能一成不变,也没有哪种技能可以永远保值,一次学习、终身够用的时代,已经彻底终结。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预测,到2030年将有10亿人需要重新接受技能培训。

 

40年前,一项技能的半衰期在10年以上,此时人们无需频繁地更新技能和知识,但如今这个周期已缩短到了4年左右,AI等领域,甚至可能加速到两年。

 

也就是说,我们所掌握的技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贬值。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持续学习,持续进化、快速适应,不断重塑自我,进而发现新机遇,特别是父母要先成为“终身学习者”,给孩子打个样。

 

但更重要的是不要盲目地学

 

在技能更新快,一个人时间又有限的时候,学什么比为什么学更重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差距,知道哪些适合自己,哪些应该重点学习等,才能真正学在刀刃上。

 

最后,抛弃学历幻想,关注自身。

 

学历依然很重要,但它只是起点,不是终点,企业要的从来不是一纸文凭,而是看重了一个人才背后的真实能力以及潜藏的巨大价值。

 

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清楚地知道孩子并不是上“哈耶普斯麻”等顶级学府的料,就不必强行鸡娃,更不必陷入无休止的内卷、焦虑中。

 

放松一点,主动放下对名校学历的期待,反而能看到更多更好更远的路。

 

哪怕进入最普通的学校,也不代表人生就被定格了。论文的最后一个结论就是一针强心剂。

 

对大多数普娃家庭来说,比起砸钱刷题、透支孩子身心去搏一个名校门槛,更明智的是让孩子情绪稳定,身心健康,支持他们尽早找到热爱与长板并持续投入,同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不怕失败的自信,保持开放的心

 

只要孩子底座稳健,有向上攀登的心,他们就能在AI时代最“抗淘汰”,甚至绝境翻盘。

 

看完这篇文章,你或许感到恐慌,这很正常,但记住一句话:悲观者永远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

 

 

所有跟帖: 

说的是这个图吧? -幸福象花儿一样- 给 幸福象花儿一样 发送悄悄话 幸福象花儿一样 的博客首页 (43096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6:26:29

主要指这个 -lionhill- 给 lionhill 发送悄悄话 lionhill 的博客首页 (82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6:29:11

斯坦福也有个类似的研究,看着更吓人 -幸福象花儿一样- 给 幸福象花儿一样 发送悄悄话 幸福象花儿一样 的博客首页 (228364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6:27:13

没有juniors, 难道直接就变seniors? -Bailey4321- 给 Bailey432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33:07

Juniors 都在印度呢! -幸福象花儿一样- 给 幸福象花儿一样 发送悄悄话 幸福象花儿一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54:26

Cursor三百多人刚融资估值30B,一年价值成长十到几十倍;以后靠爱都做个人英雄,不用外包难管理还被忽悠 -米汤- 给 米汤 发送悄悄话 米汤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49:06

就他提到的方向,我个人使用体验是ai不行,初级工作减少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外包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6:33:44

对,外包是主要因素! -幸福象花儿一样- 给 幸福象花儿一样 发送悄悄话 幸福象花儿一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6:35:28

ai具体细致工作做得并不好,很粗糙,还是需要人做的。它替代管理层的可能都比初级螺丝钉概率大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47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6:38:07

我老大在一线岗也反应ai 差死了。就是那种细致活它做不好,很简单的活它能跟你反复确认2小时还是出不来,或者出来的不是你要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6:40:15

所以现在专家的说法没法听,他自己也不知哪里抄来的东西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6:42:00

以前讨论过,还查哪些大学是tier 2,结论是州大毕业生受到的影响最大。 -youtub- 给 youtub 发送悄悄话 (6462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00:33

洲大受影响大因为第一人数多,第二network不够,只有社交强的能被照顾到,大多数都靠自己海投,难度指数几何倍。现在私校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78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06:09

不觉得工科生实际能力差距有那么大,其它行业可能名私更好,但工科向来是旗舰洲大强项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07:58

Tier 2, tier 3 大学受影响最大,是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这结论对不对就不好说了。 -youtub- 给 youtub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27:35

结论本身就有问题。现在看看都外包出去多少工作了?而且是美国的员工去国外培训分部的员工,培训完美国这里整个部门砍掉,一个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59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56:33

希望这部分外包的工作被AI取代。 -youtub- 给 youtub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9:39:01

就是ai 做不好啊,但国内的可以,一键生成,死死飒飒。中美ai各有特色跟国家气质很像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9:44:11

不能这么算,那篇文章等于是把美国所有大学分为5个等级,所以T30及以上的学校应该都是Tier 1,我猜 -BGM- 给 BG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15:26

同意,top 50甚至top 100都可以算tire 1, 毕竟美国有三千所大学 -laborlaw- 给 laborla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25:05

所以上面列的所有大学都是Tier 1 :) -BGM- 给 BG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29:43

结论就是人类挖了个坑把自己给埋了? -Croissant_22- 给 Croissant_22 发送悄悄话 (87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50:25

算了吧,等资本家能全卷利润时,能发点食品券就不错了,要发早该发了,每个被取代的美国员工都该有补偿的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7:58:14

大家都没钱消费了,哪来的利润?美联储印出来的利润吗? -johnifanx98- 给 johnifanx98 发送悄悄话 johnifanx9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4/2025 postreply 07:53:00

中段就是燕子说的普娃吧 -土无垠- 给 土无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20:37

我严重怀疑这些专家被资本收买替他们说话,把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推给ai, 更真实的是被外包出去了,那些资本是否还从外包公司的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99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45:50

对,我对这个研究质疑点就是没有包括计算job总量,包括外包国家,很可能外包国家延续tier5.. -无言无语无声- 给 无言无语无声 发送悄悄话 (135 bytes) () 11/14/2025 postreply 02:54:30

谢谢分享!这篇文章内容不少,查了一下原文 58页,图文并茂 LOL -BGM- 给 BG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21:49

找到原文,和tiers 定义了 -Bailey4321- 给 Bailey4321 发送悄悄话 (145575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35:53

那tier1也没有多少学校。 -tidytiger- 给 tidytiger 发送悄悄话 tidytig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39:01

就是T20 的意思? -Bailey4321- 给 Bailey432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40:14

12 -喀爾判0715- 给 喀爾判071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42:58

tier1 就是大藤水准的? -土无垠- 给 土无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40:54

Ivy/Elite Global.所以大概就是T20 加上牛剑等欧洲几家? -Bailey4321- 给 Bailey432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45:40

举的几个例子是大滕水准 -土无垠- 给 土无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47:03

好像文章也没敢真给排名。怕紫檀打上门去?我觉得意思就是得名校还得是相对成功的毕业生那一群人吧。 -Bailey4321- 给 Bailey4321 发送悄悄话 (66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51:08

那我前面错判了,T20确实不容易进 -BGM- 给 BG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48:24

T5难,T5以后的还好 -喀爾判0715- 给 喀爾判071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52:41

那是对牛娃来说 -BGM- 给 BGM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8:53:39

T20 的确还好了。前提当然是标考GPA那些过关,EC ok,然后小作文得用心写 -Bailey4321- 给 Bailey432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9:12:00

这和我前面找到的是一回事嘛,只不过我找的列出学校更多,ucla,ucb,西北,jhu 等等都是tier 2.也好难进的 -youtub- 给 youtub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9:26:06

那文章也是捣糨糊。反正tier 2/3 都是一个下场。tier 1 在紫檀早就走下神坛了。作者想说的是牛娃tier 1 -Bailey4321- 给 Bailey4321 发送悄悄话 (178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9:55:48

这几年大量政府部门上数据系统,基本把年龄大点的clerks 不懂用数据的经理都下岗了。上来大批小硬 -julie116- 给 julie116 发送悄悄话 julie116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3/2025 postreply 19:06: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