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学阶段你是只和同学竞争,但是到了大学,并不是简单地把原先竞争的结果一把抹平,重新开始和同一赛道的所有孩子竞争,如果一定要这么说,那也是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同时,竞争的目标也不同。
T校的学生在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下,虽然不能说人人是人中龙凤,但是至少有一多半无论是智商还是能力都要远高于,普通学校平均甚至均上水平的。你不能简单地否认申学阶段筛选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好大学与普通大学的落差并不完全在于师资,而是在两点,一是学生素质高,思想有深度,能解决相对困难的问题。二是,因为学生素质高,教师拉起的研究团队更能出成果。这两点换来的是学校能拿到各种高端前沿课题,反过来又让高素质的本科生研究生能有机会提高眼界和思想深度,这样的正反馈在普通学校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同样一个专业毕业的学生,怎么可能和其他人一样在同一起点开始新的竞争。
某些时候,高端竞争是讲究门槛的,达不到一定的门槛你连竞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争呢。所以,不要鸡汤地灌输在学术职业道路上,输了不可怕,总是还有机会的。应该再加上另一句,你每输了一次,在下一次竞争机会出现前你将要付出几倍的努力。而且随着螺旋竞争的上升,你要付出的努力可能会多到自己不能承担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