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怎么讲对Eric Lu的评价,当然依旧要恭喜他所取得的成就。已经27岁了,依然牺牲大把演出时间着重于肖赛,这种执着就令人钦佩。
然而但就含金量来讲,不妨听听云迪当年的演奏就知道为什么观众长时间鼓掌等他的encore, 甚至裁判全体起立加入鼓掌的人群。要知道当时肖赛已经连续两届冠军空缺,正是因为李云迪的表演太震撼了,才出现了如此轰动的场面。
他对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诠译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抛开弹琴技巧不说,至少在三个方面让人感触极深。
第一,对音乐的驾御收放自如。在这里你听不到机械表演的那种rigidity. 然而轻缓,快慢之间衔接自如,自然流畅,就像莫扎特的音乐一样,找不到任何违和感。不知道如果把Vincent Ong和吕天瑶合二为一是否能够接近这种水平。
第二,和交响乐团的配合。李云迪在演奏中时刻没有忘记关注乐团的演奏。可以明显看出,乐团的情绪不止一次在李云迪的引领下高涨。而他每次的切入点和结束点都是恰如其氛地与乐团形成无缝连接。单就这一点而言,本届比赛我至今还没有看到有选手能望其项背。
第三,也是最重要。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感人至深。我第一次听这个表演就在第一乐章临近结尾时因为他的那小段recitative而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次听同样眼眶湿润。20岁的肖邦那种离乡情怯以及对故土的热爱和不舍,在李云迪指尖仿佛突然汹涌而出的喷泉令人感到全身心浸润其中的震撼。听的时候就是无预感地,突如其然地觉得感动到无以复加。我不知道是否年轻人,特别是曾经经历过和故土分别的年轻人更适合诠译这个协奏曲。但是李云迪以他几乎无懈可击的表演证实了这一点。
如今李云迪因生活和职业方面的过失在国内已成过去式。但他在海外仍然受到广泛的欢迎。近来他在日本和欧洲的演出不仅爆满,观众的情绪也一如既往的热烈。因为人们永远无法忘记当年那个18岁的青年在华沙爱乐乐厅带给他们的那一场终生难忘的演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