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美眉是有共情心的人,可是要记住越是看向深渊越是无法摆脱,看文反思但更重要自我修复

回答: 从 Boston Southie到我的邻里糯米粥2025-10-01 08:49:42

所有跟帖: 

成年人了还好能控制自己,我不喜欢的是美国初中就开始给小孩看特别黑暗负面的书。 -windyLL- 给 windy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0:45:30

我会尽量避免,就是娃现在看的日本作家的我和娃爹都会以聊天讨论表达我们的观点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0:50:02

学校上课读,避免不了。好在小孩那么小,没真正明白,过去就过去了。这是理念不同,美国家长很多赞成这样的。 -windyLL- 给 windy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0:54:04

还不如我爸的一句简单的话,办法总比困难多。领导现在也常说的危机危机,有危就有机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0:59:01

可能属于刺激性成长理念,激情教育? 我们这更多是社会责任的一些灌输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1:28:48

站这里 -香草仙子- 给 香草仙子 发送悄悄话 香草仙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0:52:53

今天稍微认真的较个真,因为我自己琢磨过你说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每个成人会有自我保护机制,第6感会知道什么太“黑暗”。每个人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625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1:15:13

理解,我以前常共情,后来懂得文学作品的悲是美丽的,而宁愿在这种里感受悲哀避免生活上的悲,所以也慢慢能分离情绪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1:32:12

文学作品里的悲比起现实社会的悲惨mellow好几个数量级。小时候总觉得文学作品夸张,现在知道现实的残酷是作家想象不出来的 -windyLL- 给 windy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1:48:52

嗯,所以我更觉得平淡也不容易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2:36:02

对社会来说尤其上层人物有悲悯的心是温暖的社会,对个人来说就要有打不死的小强才能从底层爬出来 -想做土家人- 给 想做土家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1:35:29

上层不知道能不能指望得上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13:30: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