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华罗庚等人的倡导下,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天津四城市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当时主要借鉴苏联的经验,竞赛试题大多取自苏联历年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随着中苏交恶,全国批苏修,1965年竞赛停办。甚至倡导竞赛的华罗庚,也不得不“反省错误”。老数学家说,“像过去在全国搞的‘数学竞赛’,我是当作外国‘先进’经验来加以宣扬的。这在全国流毒很广。只有在革命大批判中,只有在工人阶级的热情教育下,我对此才算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其实,数学竞赛那叫什么先进经验,完全是照搬苏修的一套,是公开号召青少年走个人奋斗、只专不红的道路。现在回想起这些问题,我是痛心疾首,惭愧至极!”
文革结束后,没有了工人阶级的热情教育,华罗庚又走上了只专不红的道路。1978年,数学竞赛活动重启。华罗庚亲自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全国八省市高中数学竞赛。1979年,8省市高中数学竞赛扩展为全国数学竞赛。1980年,中国数学会决定将竞赛模式由“完全官办”更改为“民办公助”。
有78,79年数学竞赛题的书在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