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能上什么大学,旁人或许能看得清

本帖于 2025-08-22 13:09:2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XYZ3 编辑

当然美国的系统比较模糊。

中国80年代的高考录取系统要简单明晰得多。因为对绝大多数没有后门的考生,只有高考成绩一个维度。

我父母77年起常年担任我后来自己就读的县重点中学毕业班的教师AND/OR 班主任。

好几年耳濡目睹下来,顺带着,到我自己高考时候,对同学中谁大概能考上啥一级的学校其实是蛮清楚的。

当时同学里面有两个一起参加数学小组活动的女生,后来知道她们的第一志愿分别是北京协和/上海一医,我就知道坏了,基本没戏。其实她们各退半步把第一志愿变成上海一医/南京医学院,那八成两人都能录取。那个能录取南医的,靠着大学期间认真学习,八成后来能考到上海一医读研。

可惜那时我们男女生之间非必要,不说话的。

我的Expertise就被浪费了。 

-----------------------------------------------------------

P。S。, 往往有人说自己高考考砸了啥的,其实基本没有。考砸的,往往就是本来就有软肋或者别的原因。我自己‘考砸’的科目,就是本来自己不够强。

上面提到的那位第一志愿报北京协和的,是有点考砸了。但是多年后,她也承认,很大程度就是志愿报高了,自己考前一段时间紧张过度。 

所有跟帖: 

读啥大学有什么重要性吗?这事为啥可以翻来覆去地讨论? -创建您的用户名01012025- 给 创建您的用户名0101202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09:29

在80年代的中国还是很重要的。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80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17:23

那时上海的市内公交车,到晚上1030,还是10分钟内来一班。90年代初苏州的4路汽车,晚上8点后某次我等了40分钟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6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54:57

那时候的报志愿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第一志愿被退回送第二志愿,人家已经录取得差不多了。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18:11

对。因为在美国是平行申请(除了Early的,尤其ED)多所学校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43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20:52

举个例子,你第一志愿协和,第二志愿南京医学院很可能都进不了南医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9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27:27

高考这玩意确实能筛出智商不低的穷人家的孩子,但是正常智力考上就是拼努力 -zaocha2002- 给 zaocha2002 发送悄悄话 zaocha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44:17

有好的老师也是蛮重要的。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369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49:56

知道高考成绩后填的志愿?还是先填志愿的? -ye2000- 给 ye200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49:40

各年不一样。我那年是先填志愿再考。我考完自己估分和拿到标准答案后再估分,差10分。最后结果是两个估分的平均。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XYZ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2/2025 postreply 13:51: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