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美国的系统比较模糊。
中国80年代的高考录取系统要简单明晰得多。因为对绝大多数没有后门的考生,只有高考成绩一个维度。
我父母77年起常年担任我后来自己就读的县重点中学毕业班的教师AND/OR 班主任。
好几年耳濡目睹下来,顺带着,到我自己高考时候,对同学中谁大概能考上啥一级的学校其实是蛮清楚的。
当时同学里面有两个一起参加数学小组活动的女生,后来知道她们的第一志愿分别是北京协和/上海一医,我就知道坏了,基本没戏。其实她们各退半步把第一志愿变成上海一医/南京医学院,那八成两人都能录取。那个能录取南医的,靠着大学期间认真学习,八成后来能考到上海一医读研。
可惜那时我们男女生之间非必要,不说话的。
我的Expertise就被浪费了。
-----------------------------------------------------------
P。S。, 往往有人说自己高考考砸了啥的,其实基本没有。考砸的,往往就是本来就有软肋或者别的原因。我自己‘考砸’的科目,就是本来自己不够强。
上面提到的那位第一志愿报北京协和的,是有点考砸了。但是多年后,她也承认,很大程度就是志愿报高了,自己考前一段时间紧张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