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国遇到的人我这年龄段的但凡是个头头脑脑官的娃都在国外读书或工作,没有一个例外。
所有跟帖:
•
呵呵。 60后70后, 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免疫。自己没有的话,孩子必须。 这就赌错了吧?
-24桥明月夜-
♀
(45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5:39:18
•
有一拨人都叫建国卫东,再一拨人叫浩轩子涵,再一拨人叫¥#%&
-闲聊一二-
♂
(236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6:14:04
•
哈哈太牛了。还真是这么回事。我就觉得子涵什么的还不如建国呢。主要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Bailey4321-
♀
(0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6:17:43
•
那英文名字呢? 也是挑个自己听着顺耳的起
-moon*river-
♀
(0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6:41:14
•
传统英文名Peter James Mary 那种都很正。现在也都起比较时髦的名字了,
-Bailey4321-
♀
(43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6:52:33
•
为啥在香港生孩子的要哭呢?
-飞黎-
♀
(0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8:37:59
•
很多是深圳广东的人,他们为了保持孩子的香港身份,后续花费了很大的代价
-闲聊一二-
♂
(284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20:00:12
•
不矛盾,不分裂就行,否则分裂矛盾的人命苦。
-ashta-
♀
(0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6:15:53
•
新冠之前我高中大学同学的娃很多很多都来学CS, 然后进硅谷大厂,然后拿到移民。
-Rockeymountain-
♀
(33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6:30:21
•
的确挺难了,但仍然有
-ashta-
♀
(0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17:01:02
•
我和你正好相反,我和老婆同学里娃能上985的基本都留国内上学
-Amita-
♂
(501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22:43:20
•
今年回去,好几个熟人的娃留学,大都是ucsd,uiuc这类学校,看起来很容易录取,对一二线城市学习一般家境还可以的孩子算
-Amita-
♂
(0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22:55:36
•
现在出国没啥优势,大部分留不下来,回去如果想进体制内还受限制,还不如211/985的,花几百万不值
-Amita-
♂
(0 bytes)
()
06/28/2025 postreply
23:06:58
•
美国顶尖大学25%都是外国学生,这也太过分了。今年似乎有些扭转了,不知道明年会怎样
-chunjingjing-
♀
(0 bytes)
()
06/29/2025 postreply
05:15:37
•
希望明年也这样
-rr6mumu-
♀
(0 bytes)
()
06/29/2025 postreply
05:29:07
•
不一定。我春节回去见的大多数娃在国内,即使是深漂。聊天感觉,娃若想来,会支持,但不会鼓励。知道来美情况,一个娃,不想离远
-成功的兔-
♀
(0 bytes)
()
06/29/2025 postreply
05: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