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很多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成绩看得很紧,尤其进入初中以后,因为有网络系统可以看到孩子的每次作业成绩,当前进展百分数。我就有一个邻居妈妈,经常说她怎么给老师写邮件,去学校找老师要成绩。我们是连账号都记不住(系统的用户名不能改,是一串数字),我们的原则是让孩子自己搞定学习的事,将来的路是要他自己走,这是他的人生。
6年级进初中,有Placement Test,数学分班,三个Track,儿子被分到最快的Track。上了几天课,他回来说课程太简单讲得太繁琐了,我说你去跟老师说说。他比较内向,不敢去。再过几天,他终于受不了了,找了老师,老师给他安排了两天的测验,然后让他直接去学Algebra 1。这事情估计也给他带来了跟学校打交道的信心。
7年级开始有选修课,我觉得选一些好玩的非学术课比较有意思,儿子说要选法语,我说你要学外语的话,西班牙语比较实用。他说法语听起来高级,高档的东西都是法语名字。我就由他去了,一直学到高中,学完了。确实法语没什么用,除了偶尔去高档餐厅他能说出那些名字。
8年级的那年,他的初中只有4个学生上Algebra 2,学校说不足8人不开课。然后他们4人商量,都去高中上,每天比初中生早上学,上完一节课后四人一起走路回初中,有说有笑的,很是快活。我们每天就把他的乐器送到初中门口,他走回学校再去取。
上高中前,我觉得我跟他说选什么课,他会自然地抵抗。就安排他跟一个姐姐通电话,那是同事的女儿,刚在大学毕业。我儿子小时候去过她家玩,印象比较好。通完话之后,儿子对上AP课程就比较上心,原来那个姐姐有10门AP课程被大学承认,她就有比较多的时间,可以选择3年毕业或者读双学位,最后她读了双学位毕业。我儿子高中读了15门AP课程和3门CC的课程,一共18门,后来上大学时大部分都被用上了。他4年读了两个专业,其中一个专业还是Bachelor + Master。
儿子从小就喜欢音乐,小学初中都在Marching Band/Wind Ensemble,非常占用时间。高中他四年都继续参加Marching Band/Wind Ensemble,他的小伙伴们也有不少是同好,但是华人家长们纷纷阻止,说高中的时间太紧张了,花不起这时间。
参加了这活动,每天多上一节课,要早起一个小时。在赛季,每星期一、三、五训练3个小时,星期六训练6至9个小时,有时出去比赛,整个周末都没有了,如果去得远,还得星期五或星期一请假。但是每次训练、比赛回来,都非常高兴。夏天被烈日晒,冬天被冷雨淋,(我们这冬天是雨季,夏天时旱季),出去比赛要坐长途车,有时在外面睡体育馆地板过夜,但是不管怎样,回到家都神采飞扬。音乐是他的续命汤。
疫情最紧的时候,在家参加云演出,把几十个同学的在卧室里拍演奏视频下载回来,编辑合成。疫情稍松,学校还没回去课室上课,乐队的同学就到大操场拉开距离,一起排练。他还有一个自己组织的四人无伴奏室内乐四重唱小组,疫情最紧的时候,他在家用电脑编曲。疫情稍有缓和,四人跑去学校停车场通风的楼顶露天合唱。
高中选了18们AP+CC课程,其实有些对升学没有帮助,或者他觉得难的,我说得B就影响GPA了,你少选一些课,GPA反而会高。他说读书是因为有兴趣或者有用,不是为了升学。
他特别喜欢到CC上课,因为讲得快,省时间。记得MV Calc和Linear Algebra在他们高中有开课,他选择去CC上,因这每一门课在高中要每天一节课,上一年,而在CC只要每周上两次,半年就学完了。他正好星期一三五乐队排练,二四就可以去CC上课。
我说你的数学学得快,AP物理可以早点上,他说他认识的高年级学生都说难,建议晚点上。后来等他12年级上了这课,发现特别简单。也算是买一个教训,同伴们说的和你自己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儿子高中选的课多且难,活动又多,我担心他不够时间睡觉,因为老是看到网上说凌晨一两点才睡觉的事情。但是我家儿子每天11点之前就睡了,他会抓紧时间,在学校就完成了大部分的作业。他的Calendar用三种颜色标出不同种类的活动,我要是叫他跟我们出去,他都要打开电脑看看Calendar,我看见有空隙,说你星期天这个小时跟我出去就好了,他说空隙是留给拖延症的,人不可能永远按着Calendar跑,每周总有偷懒一会的时候,耽误的事就要靠一些空余时间补上,所以计划不能排满。“歪理”还很多。
初中时,我问他要不要手机,他说不要。高中了,因为要出去比赛,我硬塞给他一个手机。他不装社交软件,只用于通话和短信。我给他装了微信,说方便家里的亲戚联系他,但是从来没见他回过,他说密码忘了。有事打电话发短信。初中、高中时,几次他女同学的家长跟我抱怨说我儿子不回Google Hangouts/Chats消息(学区给学生Google账号)。我告诉他,他说有事在学校当面说就行了,碰不上可以发Email。但是他们乐队更改集合地点、排练时间,从来不见他错过。拍视频、四重唱的同学从来没有说找不到他。
上了大学,他他依然是早睡早起,依然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外出比赛或表演,偶尔会到我家附近,让我们一年多一两次见到他的机会。今年儿子毕业了,歇两个月后要去外地工作了,说公司会安排搬家、运车过去,在这之前公司出钱让他飞过去找房子,因为以前在那实习过,儿子自己对那边还是有了解的,说他自己可以搞定,不用操心。如果我们要去看,也欢迎。
他的原则是不追求卓越,不太差就行,也不要浪费时间。他初中时数学学得比普通课程快两三年,参加一些地方性的小比赛也能得奖。我建议他去参加高级别的竞赛,他说那要花很多时间训练,做很多题,就没自己的时间了。
申请大学也是,不报名校,挑好就业的就行,目标一年十几二十万就行了,今后要Work Life Balance。这点是紫檀很多家长看不上的。
一个他小时候的玩伴,大两岁,找到了年薪几十万的工作,建议他也去应聘。俩人一起出去散步聊了半个小时,儿子回来说,我选不上的,他们要的是aggressive的人,就算选上了也没有Life。
现在找的工作,收入在紫檀来说不到贫困线,但公司文化讲究Work Life Balance,他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