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开车,后座的 Rhea 拿着一个小泡芙,却迟迟不吃。
妈妈随口问:"Rhea, why aren't you eating the puff?"
Rhea 头转向窗外,一边想一边轻声说:
"Eh~ no eating the puff... Rhea save it for later."
妈妈确认道:
"Oh, you're saving the puff for later?"
这一来一回,不是背诵,也不是教出来的。孩子不是在“学说话”,而是在“用语言思考”。
很多家长问:“孩子几岁可以学表达复杂概念?”
其实关键不在孩子几岁,而在我们是不是一直在和他说话,是不是让他听见真正的语言,是不是给了他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Rhea save it for later."
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背后其实是延迟满足、自我调节、语言表达三者的自然融合。
如果我们一直等到孩子“听得懂”再去教,那其实已经错过了最自然的语言敏感期。
语言是“用”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
教育,其实早在你以为“他还太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欢迎有类似经历的家长一起交流,
你家孩子第一次表达“等一下再吃”,是在什么时候?
他是怎么说出来的?你又是怎么回应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