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嘛,少部分是为了将来爬上去当干部。所以学校的名头比较重要,专业水平差不多就好。T10的干活。
次一点的就是想将来有个稳定且收入不错的打工。为这个去爬T10就亏大了。基本是比较大点的州大就行。差不多T100吧。这也是为什么小滕级学校(T11-30加一些T31-50)比较鸡肋。就是借光上爬吧不太够。甘心打工吧又多余浪费。
打工呢又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工科生,算上电脑。其实未来都差不多。哪怕十几年前电脑特火的时候,打工的也并不多挣多少。改变不了根本的生活层级。可能工作好找一点,收入高一点,但是稳定性,尤其生活的环境成本,算下来也没啥明显优势。只要学工的都大差不差。比止步于本科学文,尤其非名校的明显好一点。但是也是中值对中值而言。小钟真是比较喜欢擅长的,学了文科也不会止步于本科。而且在相对不那么卷的环境,相对地位收入更好。所以只要天赋,努力的水平差不多。学啥都差不多。无所谓热不热们。再热门,社会也不可能只靠一种行业职业。
另外的打工的 ,就基本上必须读研。典型代表就是学医。研究生院的水平和名气,比本科更有意义。爬小滕就是冲着其强专业研究生去的。否则如果仅限于本科,或者差专业,上个州大又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