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是中美民间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

老中的文化是尚未完全理性化的经验文化,而且是固执的有点反理性的家长式经验文化。而小美成长的文化是北欧与英美(有别于南欧与拉丁他们还是比较注重宗教群体经验)式的充分理性化(美国有点过度理性化,个性化,甚至有点叛反家长式经验)的文化。

所幸中美文化在小孩成长的过程中对小孩的爱理念是一致的。强调的是爱的理念,爱的方式有可能不同,人家不一定接受。

在小孩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首先要自我意识到这两大系统在生活中的存在,然后及时意识到这种差别在生活中的交汇点,及时发现,确认,与小孩确认和承认,启动小孩认知家长爱之后,再展开理解的对话。

这个时间段,因为家长对小孩的可塑性,非常关键。

老留没有在美国读过本科,没有与本科年龄的同学交流,会忽略很多美式的情绪细节而错过机会。即使有的老留可能会意识到,但是也因为出来得晚,文化性相对固化了,而错失及时交流的机会。老留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性群体,小孩的成长发生在一段不会重复的时间段,下一代也不会重复老留的情况了。但是老留的经验可以为以后需要跨越中美文化圈的过渡性群体一个很宝贵的经验。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