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亲戚在国内,儿女双全,女儿文化革命耽误了,高中毕业就去了纺织厂做起了纺织工,工作要三班倒,工作很累,条件也不好。后来结婚,生了个外孙女,读书也是平平。另一边,儿子从小是家里的宝贝,读书不错,国内研究生毕业后来美国读的博士,然后定居,混得也不错,给生了一对孙儿孙女,这两小家伙也继承了会读书的传统,都是美国名校毕业。所以我这亲戚作为高知,开始一直以儿子在美国留学为骄傲,二十年前也来美国探了几次亲,更多地是帮着带孙女孙儿。后来自孙儿孙女从美国T大毕业,于是自豪从儿子身上转到了孙辈身上。
事宜时移,这几十年间,国内的女儿经历了下岗,下海,一不当心在他们自己的一线城市挣下6,7套房,现在退休后倒是生活富足。同时亲戚自己也年老力衰,即使有小保姆陪伴的独居还是搞得营养不良。女儿实在看不过去,用强把老妈从老妈家接到自己四房三卫的房子里,给供起来,几年下来这个亲戚虽然已过90高龄,除了耳朵不太好使,但身轻体健,思路清晰。每天,不是和女儿女婿及孙女打牌,就是被拥着去散步。日子过得很逍遥,而作为最骄傲的儿子,却只能一年回来陪个十来天。如果没有这个不成器的女儿,亲戚的老年生活可能是很悲催的。
所以,我受到的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骄傲不是孩子多能读书,而是子女能绕膝。紫檀父母,一晃也该退休了,你们到底该为何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