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留学生文学建筑的一块拱心石(Keystone)

来源: LBI_Fish 2023-10-10 23:06:2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08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LBI_Fish ] 在 2023-10-11 00:15:4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当代留学生文学建筑的一块拱心石 (Keystone
—-- 《长江东流去 》(上卷)赏析

醉里挑灯看书
 

春秋战国时代,四川某地一条湍急的河流上,一座新建的大石桥急着要用,按照原先的设计,桥拱中间却剩下一个大口子,需要一块拱心石(Keystone),否则桥身不能合拢。拱心石是桥拱顶端的一块石头,也是施工过程中放置的最后一块,将所有石头锁定到位,使拱门能够承受重量。领头的掌墨师(工程师)命令手下的工匠,现场取材打磨,可无论怎么打,石头都不符合窟窿的形状。

眼看着祭天的队伍,即将经过此桥,众人都急得焦头烂额。没有拱心石,桥就可能塌了,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人群中一位姑娘,看着缺口的形状,立马想起,前几天有个老头送了她一块石头,不管是形状还是尺寸,都很像是桥上的窟窿。于是她和母亲赶紧回到家,把石头抬过来,经过掌墨师的丈量,发现石头好像专门为缺口量身打造的,往石桥中间的缺口一放,果然严丝合缝。掌墨师觉得不可思议,当听到姑娘说石头是一个自称从“鱼日村”来的老头赠送的,等着换嫁妆。这时,他才恍然大悟,那正是几天前被他当作是偷懒混饭吃而赶走的老头,所谓的“鱼日”不就是“鲁”吗?原来那个老头就是鲁班师傅呀。快要出嫁但买不起嫁衣的穷姑娘,在石桥合拢的关口献出了一块拱心石,桥造成了,她的嫁妆也不愁了。

上面的故事就是1958年谢晋的一部经典电影《鲁班的传说》里”鲁班造桥”。

在《长江东流去(上)》(以下简称《长江》)的第九章第四节,有一段借钱家乐教授之口的话,用来描述90年代初的情形,“...现在的这些文艺作品,小说也好,电视剧也好,多多少少都取决于创作者的个人阅历,难免会以偏概全,这部剧离我们这么多的留学生、学者的生活可能还是远了一些......我特别希望能看到一部全方位地反映我们留学生的作品,现在大家都忙于学习、工作,你们中间也许会有哪一位,将来能下决心去做这件事,这其实也是很有意义的。”

2012年,长篇小说《梦/在海那边》的作者洪梅在《后记》里写道,“在近一二十年来,以海外华人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却很少有以这个群体(指留学生)为主角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从表面上看,这群‘幸运儿’的经历似乎过于一帆风顺,他们融入主流社会以后的生活也似乎过于千篇一律、乏善可陈。”

在过去几十年里,一部又一部出现的留学生文学作品就像是一块又一块的砖石,构建着从他们的现实生活到精神世界的文学建筑。在手机阅读渐渐成为流行方式之后,特别是短视频和所谓三分钟“读完”一本书的碎片化阅读,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超过几分钟了,再去读一部长篇作品的时间、兴趣和能力都在下降,而且,当年留学生们现在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丰富和繁忙,很难想象还有人愿意孤灯只影地去做和每天的衣食住行无关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都以为,不仅留学生文学已经日渐式微,甚至连文学本身也已步履艰难。读完了《长江》,我不禁想起那个古老的鲁班造桥的传说,我知道,一块能够填补当代留学生文学建筑的拱心石终于出现了。

 

(限于篇幅,更多内容,请见博客里的文章。)

(在亚马逊 www.amazon.com 输入 “长江东流去”即可查询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感谢文学城编辑!很感意外地发现一篇尚未公开的博文被重点推荐,引起很多的关注。 -LBI_Fish- 给 LBI_Fish 发送悄悄话 LBI_Fish 的博客首页 (236 bytes) () 10/10/2023 postreply 23:07: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