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关于校园、青春、回忆的书讯:《长江东流去》(上卷)

来源: LBI_Fish 2023-10-09 12:03: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50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LBI_Fish ] 在 2023-10-11 00:48:5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一到十月,泽西的天空蓝瓦瓦儿的,树叶开始斑斓,人们在果园瓜地里忙着采摘,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长江东流去》(上卷)也摆上了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www.amazon.com )和最大的实体书店巴诺的网站(www.barnesandnoble.com)接受预订。亚马逊的全球销售网络应该是送达您手中的最佳选择,您若在(www.amazon.com)输入“长江东流去”即可,因为是新书,所以亚马逊暂时还没有把书的图像放上,但是并不影响您购书

索尔仁尼琴(Solzhenitsyn)说过,“文学,如果不能成为当代社会的呼吸,不敢传达那个社会的痛苦与恐惧,不能对威胁着道德和社会的危险及时发出警告 —— 这样的文学是不配成为文学的。”虽然对这本书算不算文学压根儿没操过心,但是它所讲述的人和事在今天仍然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从作品中的龚一澄,以及“校园枪声”以及“幸存者”米娅,再联系到2019年佛罗里达大学不幸自杀的陈慧祥和最近发生在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枪击案,三十年过去了,悲剧却一再重演。新闻跟踪的多是一时的热点,痛定思痛之后,反省沉淀、正本清源,是一部有良心的作品需要担负的责任。

亲手打造出当代中国“最美乡村小学”和“最美工厂”的建筑艺术家王伟先生身先士卒,带着大师工作室的林航、许东亮和王昕妍,在西湖边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不眠夏夜,否定了一个又一个的方案之后,终于从万里滔滔的江水中撷取出一朵浪花,塑造出一个契合故事的“最美精神家园”般的封面设计,使得这朵小小的浪花,在即将汇入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浩如烟海的收藏时,不那么露怯。更希望它能走上您的书桌,带动起您的浪花,涌动出这个时代的大潮,汇聚成多姿多彩的生命长河。

正如《后序》所述,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 U.S.A. )的负责人 Peter Wang 先生、责任编辑张见先生和版面设计张蕾女士,一起为本书的面世贡献了最大的热忱。

早过了当一名“斜杠青年”(Slash)的岁数,在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之外,难得可以自个儿面对洒满月光的海面,安安静静地发一会儿呆,再在平板上勾勾画画,然后名正言顺地号称“码字儿”。

(限于篇幅,详情请见下面的"更多我的博客文章”链接。)

 

(请在亚马逊 www.amazon.com 输入 “长江东流去”即可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