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父母的不敢触碰之地

来源: weed123 2023-06-01 12:00: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392 bytes)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2023-06-01        
 
 
引起非常多共鸣的回答是:最近微博上有一个话题:你觉得现在的学生最缺少什么?
 
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情感受挫、亲人离世、宠物生病、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怎么办。
 
不愁吃穿,满黑板的公式和文字,知道发烧了吃药,成绩差了恶补,唯独没有人把你的情感生存当回事。
 
“情感生存”这个词,对很多父母来说是陌生而抽象的,他们也没法去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动荡,甚至更多的是态度是回避。
 
比如:你别太敏感了,坚强一点,你想那么多根本没意义,你现在的主业是学习;还有一种“展望未来”式的洗脑:你以后上大学就好了,你工作和结婚以后就好了等等。
 
可现实就像网友说的,每个阶段都有难处,路的尽头永远是路。
 
父母的难处在于“我不会”
 
抖音上有个调侃家长的段子:
 
一到二年级的家长最嚣张,因为什么题都会,一点都不慌。
 
四到六年级家长开始低调,因为作业题偶尔不会,还不想让孩子知道。
 
初中家长有点低声下气了,因为很多题都不会,关键是孩子还叛逆。
 
高中家长很勤快,因为大多数题都看不懂,只好洗衣做饭,打理家务。
 
大学家长最惆怅,没事不联系,有事就转账。
 
我们当今社会很多的鸡娃、教育内卷问题,都是因为父母自己“不会”成为主流崇尚的成功人士,才把期待转嫁到孩子身上。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刘擎教授说:竞争是有意义的,但不能成为孩子的全部。害怕落后是有代价的。
 
概括地说,这个代价就是牺牲掉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深究一下,就是不会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在意识层面,他们认为“我不会”,没什么不对。
 
我们中国人历来对情感的防御就很深,父母当年也没有得到过来自长辈的情感照顾,所以他们“不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内心活动,这不难理解。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父母如果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当中,会激活自身那些受伤脆弱的陈年往事,就如海浪席卷一般让人无力招架,因此他们教导孩子用坚强来进行情感隔离。
 
但在我看来,真正的坚强背后恰恰是一个人被注入了情感之后的选择;缺少了情感的支撑,不叫坚强,只是硬挺。
 
另外一种解释,父母潜意识认为不对孩子使用情感,是对自己父母的忠诚。因为我的父母不会的事情,我竟然会,这种背叛很难承受,也是内在未分化的表现。
 
孩子的底气来自于父母的情感回应
 
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把事情搞反了?
 
以为成绩好上名校就一定前途光明,理论上可能是这样的。
 
但更重要的是看,那些学习好的孩子有没有真正从心底里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和幸福的。
 
赞助信息
内心充盈的孩子,不一定需要很多光环傍身,TA流露出来的笃定和安全感比起所谓的光耀门楣,是更加宝贵的人生资源。
 
空心病的缘由,就是那些孩子只是作为考试机器在“赤身裸体”搏杀,而太缺乏来自父母在情感上的回应。
 
情感回应包括从小到大孩子的表现和存在能够被父母看见,父母真心为孩子的能力感到雀跃,而不是只在听话和考满分的时候才出现。
 
还包括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耐下心来提供抚慰,成为孩子坚定的后方。
 
如果一个人的情绪或情感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响应,TA就没办法将这部分整合到自体当中去,这个人的整个内在就是破碎的,即便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充实。
 
这就是心理学家科胡特所界定的悲剧人,他们看起来像人,行为是人,但却感觉到生活是苦役,成就是虚无。
 
弗洛伊德让我们去爱,去工作;科胡特告诉我们,不仅如此,人更需要拥有为自己去爱和工作的能力而感到自豪的体验。
 
这些体验正是父母曾经给予给孩子的积极回应,是它们让孩子的情感生存下来,逐渐扎实。
 
情感是自体的核心,是一个孩子的底气所在。
 
三种情感需要被满足
 
第一种叫做“镜映的需要”。
 
简单说就是一个孩子觉得自己很厉害,同时需要在父母的眼中被看到以及得到赞美,父母允许孩子自由表现自己。
 
第二种是“理想化的需要”。
 
孩子需要把父母想象成完美、强有力的人,并且能够感觉到自己和这个理想的客体之间是联系的,借此充实自身作为孩子的弱小感。
 
反过来说,如果一对非常完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态度冰冷,不能和孩子产生情感连结,孩子是很难完成理想化父母这一步的。
 
前面两种需要都对自尊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还有第三种,“孪生的需要”。
 
意思是,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翻版,和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相对一致、有过共同经历等等;通过欣赏对方,感觉到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人。比如常说的小伙伴、闺蜜、驴友。
 
自体心理学家认为,孪生的需要很可能是因为前两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展出来的,它是对曾经缺失的补偿,是内聚性自体形成的第三次机会。
 
这就可以解释一件事情:很多年轻人表示,友谊破裂是人生第一课,有时甚至比失恋更痛苦。
 
我们把友谊理解为孪生的需要,如果说失恋在心理上是失去爸爸妈妈的爱的痛苦,那么失去友谊就意味着错过了寻回父母之爱的最后机会。
 
别让孩子一生“填坑”
 
以上三种情感的满足,会帮助孩子发展出“很能打”的内聚性的自体,TA将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克服挫折,承受失望,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一路走下去。
 
在这三种情感的位置上,应该每一个位置都有人,这里的“人”,也可以是这个位置上相应具备的功能。
 
你可能听过这样的教育建议:父母要和孩子成为朋友、父亲不应该在家里消失,要多带孩子玩一玩。这些都是对的。
 
举例来说,一位能够跟孩子玩在一起的父亲,我觉得就像一粒复合维生素片,可以同时满足孩子的多种需要。
 
像朋友一样,不分高低,一起玩游戏,满足的是孪生需要;如果父亲是被孩子崇拜着的,就满足了孩子与理想化父母融合的需要;玩的过程中,父亲不吝对孩子的认可和鼓励,满足的是镜映的需要。
 
理解了孩子的需要的父母,其实可以在这三个位置上进行发明创造,让这些情感流动起来,相互滋养。
 
最糟糕的,是父母永远板着一张严肃不可接近的脸,相互没有交流,一开口就是各种指责和要求。
 
那些掉在情感匮乏的坑里的孩子们,长大后可能是这样的:
 
“毕业后,我成为了一个仅有理论知识的废物。”
 
“三十多岁了,和闺蜜决裂后,整个人都空了,没有人告诉我怎么办。”
 
“今天和领导闹翻了,下班后不知道去哪,明天会怎样?怎样都没有意义。”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情感有家可归,父母首先需要正视和接纳自己的情感需求,总是感到自我不满足的人,就会不自觉把不满投射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尤其是孩子这样的弱势群体。
 
改变,永不嫌晚,可以从任何时候开始。
 
如果你正值青年,父母不曾给你的,你要自己去探索。多读书,交朋友,去了解你觉得厉害的人,加入喜欢的群体。
 
不要丧失信心和停止寻找。

所有跟帖: 

“从来没人教你友谊破裂、家庭不和睦、情感受挫、亲人离世、遇到创伤、被欺凌、抑郁焦虑、孤独、寂寞、压力大时怎么办"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12:01:59

"中国人历来对情感的防御就很深,父母当年也没有得到过来自长辈的情感照顾,所以他们'不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内心活动..."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12:02:52

感觉我这方面做得确实糟糕。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语言?我们用中文交流,而孩子的中文很有限,交流也很有限。 -weed123- 给 weed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12:10: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