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批大陸學士生在6月畢業之後,陸生在台將「清零」,仍在台灣的碩博士陸生,大多積極爭取留台時間。論及這起現象與心理,畢業於政治大學的廈門大學港澳台研究中心研究員楊雁斐分析,大陸研究所考試競爭激烈、就業市場壓力更是前所未有,延遲畢業原因諸多,這些都是陸生選擇延後返陸的原因。

楊雁斐表示,近年疫情起伏、時局動盪,讓出境留學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台灣較早恢復正常生活狀態,陸生也都接種多劑疫苗進行自我防護,像是政大醫療商業保險賠付率,在全台大學中最高,「普通小災病幾乎都能報銷」,讓陸生感受到在台灣生活的便利。

在陸升學壓力沉重,也是陸生赴台求學的主要原因。楊雁斐提到,同樣是申請制,現在大陸學生集中申請澳門、香港的碩博士班,競爭同樣相當激烈,把台灣包含其中,在港、澳、台3地的教學品質差不多的情況下,陸生選擇在台升學,競爭壓力會比較小。

楊雁斐指出,現在兩岸自由行仍關閉,部分陸生在論文口試完,仍不辦理畢業,增加在台時間,主要是從台灣去周邊國家和地區非常方便,期間容易透過學校從事外出訪學。而目前大陸學者申請來台訪學存在困難,不利於從事研究,因此在台念書,具優勢和獨特性。

今年大陸大學畢業生高達1150萬人,創歷史新高,楊雁斐直言:「大陸就業越來越捲,適當延遲畢業時間,做更多應聘準備」,以求找到更好的工作。

楊雁斐也說,除了升學與就業考量,陸生爭取留台,不少人是基於私人因素,有可能是結識台灣伴侶,若結婚、生小孩,論文進度多受到影響。另一種則為沒有壓力者,捨不得做為第二故鄉的台灣山水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