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乔州人点赞!嫌太长的,我觉得精华在此。

来源: forestforever 2019-08-21 11:20: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688 bytes)
根据Sue and Sue (2002)的文化认同发展理论,第二代亚裔子女大体上要经历5个阶段:遵从 (conformity),反差 (dissonance),抵制 (resistance),反思 (introspection),溶合 (integration):
 
遵从是指在初级阶段亚裔第二代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向往和追求。反差是指尽管他们努力使自己美国化,可在同学们和社会的眼里他们还是外国人(perpetual foreigner),经常被问道,“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你的英语说得真好”。抵制阶段是指他们对主流文化对本族群文化的偏见提出质疑,为放弃了本族群的语言和文化感到愧疚,开始在言行举止上向本族群文化靠拢。如开始吃和学做中餐,经常去中国旅游,主动说中文。第四个阶段是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游离在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心理。最后一个阶段是拒绝把自己看成中国人或美国人,而是为有双重文化背景感到自豪,欣赏多元文化背景给自己带来的广阔视野和无限可能性。他们还可能扮演文化沟通使者的角色(cultural ambassador)。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或完成文化认同这5个阶段的。有人会长期停留在某一个阶段。有人会觉得他们被两种文化都边缘化了(doublemarginalization)。他们索性就过一种文化转换的生活 (living a double life)。每个人的经历,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心理素质,性格等内在外在因素都对文化认同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作用。
2007年我和我的研究生Shi Xiwowei共同做了一个追踪调查。我们采访了10个 12-15岁的华裔美国少年和10个18-20岁的华裔美国大学生。在少年组里,一致的反应是他们不认为会说中文对他们将来的职业有任何好处,他们是被家长强迫去中文学校上课的。家长对他们管教太严格,他们对自己的文化认同有时很困惑,有的孩子还有被歧视的经历。可是在青年组里,被采访者普遍认为能说中文使得他们能和国内的家人沟通,能与中国文化保持联系,能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后悔小时候没有很好地学习中文,有的表示感谢父母坚持让他们说中文。他们上了大学后主动选上中文课。主动报名参加去中国的暑期班。在文化认同上表示他们身兼两种文化并不矛盾。他们改变了渴望完全美国化的想法,摆脱了困惑和对中国文化的排斥。他们对小时候不被美国主流文化接受的经历和在大学里开放的多元的环境进行反思,他们增强了成为华裔美国人的自豪感(ethnic pride)。
研究结果表明,华裔美国人最后将走向两个文化结合的认同模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所受的多元文化教育,这些青年华裔美国人明显更加成熟,对自我的认识更有多面性。正如华裔美国人林嘉燕所说,“我本人就具备了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离开大学的校门,我不再生活在一个单面的世界里。我可以看中文的小说,读中文的新闻,想问题时候不只是从美国人的角度考虑,也从中国人的角度想。之前我很倔强地主张美国人的价值观,现在我愿意退一步考虑跟我不一样的想法,至少争取理解它。”
 文化认同发展的建议 
怎样让孩子保持中文,喜欢中国文化,保持心理平衡,健康愉快地度过一生是许多家长的心愿。可是因为在美国生长的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来自华人家庭和美国社会的不同信息,文化行为和价值观,很多孩子会产生文化认同的困惑,甚至自我憎恨,以致失去自信。有的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在家顺从父母,但到学校为了能被同学们接受可能会有美国化的行为表现。
一般来说,孩子在0-6岁期间很"听话"。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培养孩子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坚持说中文。到了6-12岁,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培养双重文化自豪感。这个阶段很重要,家长们最好在这一阶段建立和子女定时沟通的习惯。从少年阶段起,孩子趋向个性独立,父母更需要尊重他们,注意沟通的技巧。比如接受了美国文化的孩子,不能理解中国的"知耻"文化和"回报"文化。也不能接受说自己一无是处的批评,对自己好了还要更好的要求,和"出类拔萃"的期待。他们或早或晚会感激父母对他们的辛勤付出,但是他们不认为,家长的牺牲是他们必须以优异成绩或者服从,来"回报"父母的理由。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学会耐心和认真的聆听。家长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平等语气和诚恳的表情。要特别注意避免拿自己的过去和孩子比较,避免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避免使用偏见和极端的语言。最好用陈述事实的语句,越具体越好,而不是用判断的语句和孩子交流。特别是在需要批评他们的时候。建议家长可以使用"三明治" 技巧,即先表扬,再批评,最后给予鼓励,这样就把批评内容夹在中间,避免造成正面冲突。另外,可以改批评孩子为表述自己的感受,多用 "我语",少用 "你语"。比如,把"你就是贪玩,不好好学习",改为说 "我对你最近很晚才回家,又不写作业非常担心和着急。"
总之,我建议华人父母多给孩子讲自己的移民故事,中国的古典故事,聆听孩子的故事和感受,给予他们情感方面的支持,培养他们的社交和沟通能力,了解他们的学校和校外生活,支持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应对歧视和偏见。
在保持中国文化语言方面,鼓励他们多讲中文,看中文电视节目。比如,华裔美国人林嘉燕回忆她是怎样保持中文时写道,“当时在家里,我爸也会用英语回答我,但我妈一直坚持用中文跟我交流,甚至我们之间的谈话也会很奇怪——两人说两种不同的语言,即使就这样还是帮我保持了我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小学时候,我还开始喜欢偷看我妈看的武侠电视剧,因为我喜欢那些大侠穿的衣服,比如女英雄轻飘的袖子。当时我妈可能以为看电视剧耽误学习,但我认为这些电视剧实际上保持住了我的中文。”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