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无忌 (Chinese version)

本帖于 2007-02-13 06:11:53 时间, 由普通用户 难得聪明 编辑

女儿今年7岁了 , 她掌握两国语言 : 中文和英文 .

今年秋日的一天 , 我给女儿削了个韩国的 鸭梨 , 并对她讲关于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中国古时有个叫孔融的孩子将大的梨让给他的兄长,自己吃小的梨 。 出于好奇,我问 女儿,孔融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可爱的女儿想了一会儿,咽下一片 梨后说 “ 哦,我知道了,小孔融一定觉得梨不太新鲜,因此他想让他的爸爸妈妈或其他的人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能吃,是不是好吃?,,, ”

当我还是个小小孩子时我爸爸妈妈为我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 我听了以后没有试着去解释孔融让梨的理由,只是略有所思地叹了口气.

现代成人对孔融让梨的理由推理 :

" 融四岁 , 能让梨 ", 这件小事流传百世 , 小孔融被后人奉为小孩子学习的楷模 .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 孔融为什么不拿大梨拿小梨 . 其中可能另有缘由 : 1. 孔融是个天才 -- 未来的文学家嘛 , 天才都不会在意日常小事 , 不要说是梨大梨小 , 就连是梨是苹果 , 还是萝卜、番茄 , 可能都不在意 .

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以来被当作家长教育自己孩子谦虚、礼让的一个标准范本 , 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 " 大集体小个人 " 、 "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 和 " 不意为最先 , 不耻为最后 " 的一个经典解释 . 在 21 世纪的今天 , 我们不禁要开始重新思考这个话题 . 孔融让梨的精神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底蕴 ? 这种文化底蕴是否还适合我们现代的生活环境 ? 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 , 又应该如何来塑造符合新时代精神特征的健康人格 ?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童言无忌 (Chinese version)
•  The Personality of the Week and embrace your Chinese heritage
•  Genes and Environment
•  Coupons for pizza, reading, etc.
•  A warm Holloween night

所有跟帖: 

我希望我儿子能学到孔融让梨的精髓~~~ -坚果- 给 坚果 发送悄悄话 坚果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0:36:13

回复:童言无忌 (Chinese version) -Sound- 给 Sound 发送悄悄话 (247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0:51:11

声MM说得有道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很多观念是抹煞人性的。 -春江水- 给 春江水 发送悄悄话 春江水 的博客首页 (46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0:59:10

我咋觉得是后面的人故意那么解释来为其所用的:( -坚果- 给 坚果 发送悄悄话 坚果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1:06:24

我觉得这又是明白后,受害过后的心理,容易怀疑和 -Sound- 给 Sound 发送悄悄话 (182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1:26:52

先从人性这个自然法则出发,再用道德的约束,才是理性的。 -春江水- 给 春江水 发送悄悄话 春江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1:56:03

顶!!尊重真实后再适当约束,春MM说得真好。 -Sound- 给 Soun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1:59:36

这种讨论有助于咱们教育孩子,要不根本想不到,也不思考哈。 -Sound- 给 Soun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1:33:19

最可怕的是这把筛选精英的标准搞得模糊 -Sound- 给 Sound 发送悄悄话 (282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1:13:44

嗯,健康人格,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值得深思。 -春江水- 给 春江水 发送悄悄话 春江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12/2007 postreply 20:54:02

If he was nobody, there would be no story -##^^##- 给 ##^^## 发送悄悄话 (350 bytes) () 02/13/2007 postreply 11:06:19

回复:童言无忌 (Chinese version) -潇潇风筝- 给 潇潇风筝 发送悄悄话 (236 bytes) () 02/13/2007 postreply 18:56: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