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去看梵高

来源: sherryli88 2016-12-09 13:51: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52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sherryli88 ] 在 2017-02-22 09:02:14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儿子的学校最近利用中午的Lunch时间放映 Doctor  Who 系列,他很着迷,常常和我分享其中的精彩片段。那天到家以后,他急急地把我按在电脑前面,兴奋地说:“请不要讲话,先看完这一段再说”

原来是 Doctor Who第5季的第十集, 博士把梵高带到未来的巴黎奥赛博物馆,激昂的音乐响起。馆长用100个字总结了梵高的画作:“梵高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画家。当然也是最流行,最伟大,最受敬爱的画家。他对色彩的运用是最让人惊叹的。他把饱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转化成醉人的美丽。痛苦很容易刻画,但是用痛苦和苦难去刻画我们世界上的欣喜,快乐和美丽,前无古人,也许后无来者。在我脑海里,那奇怪的狂野的,在普罗斯旺田里漫游的男人,不仅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也是世界上存在过最伟大的人。” (强烈推荐本集,台词和演员都棒极了,编剧是写 Notting Hill 和love Actually 的Richard Curtis)

刹那间,我泪如雨下,紧紧握住儿子的手,感谢他总是和我分享美好的事物。我在电脑里循环播放着Starry Starry Night, 起身翻出来他小时候的画作,和他一起回忆那些美好的旧时光:

外表沉静的儿子小时候偏偏热爱梵高,热爱贝多芬,让我惊讶。

6岁时,绘画老师让他选一副名画临摹,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梵高,于是用稚嫩的小手第一次向偶像致敬

在博物馆,小小年纪的他也常常在梵高的作品前流连忘返

 

第一本自己在图书馆借阅真正的人物传记是 Lust for life

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们经常造访的博物馆发来邮件给我

Van Gogh’s ‘Bedroom’ on Loan From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December 09, 2016 - March 06, 2017

那么,亲爱的小孩,这个温暖的冬夜,让我们一起去看梵高,让他知道我们是多么的爱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画得真好!全能完美娃! -篱笆08- 给 篱笆08 发送悄悄话 篱笆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3:58:59

篱笆总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力挺咱娃!娃绘画上没啥天赋,只是喜欢欣赏。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01:54

多好的孩子,有爱心有艺术气质还那么handy。 -Rockeymountain- 给 Rockeymountain 发送悄悄话 Rockeymounta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00:08

谢谢,看着他6岁时的画,想到今晚终于可以去看梵高的真迹了,特别感慨。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05:00

天才牛娃 -baoermama- 给 baoermama 发送悄悄话 baoermama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03:32

谢谢,娃在绘画上绝对不成,但是至少能够欣赏美,这帖子只是娃妈在感慨时光飞逝。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09:07

赞,天才,小孩喜欢凡高的可不多 -缘去缘来- 给 缘去缘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09:30

真不是天才,我感觉小孩是喜欢梵高绘画里面的浓重,纯粹的色彩。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11:47

不对,凡高最独特的就是他的色彩,相反色的运用,说明你娃的色彩抽象能力很强 -缘去缘来- 给 缘去缘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16:10

谢谢鼓励,我发现他长大以后,反而在用色上面相对的特别不自信了,更愿意画黑白稿了。也不能强迫他,让他自己感悟吧。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22:29

是吧,黑与白也是一对相反色,不自信的原因是抽象能力强过自然色的表现,不是自然色表现不好,是抽象能力太好~~ -缘去缘来- 给 缘去缘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27:50

太专业了,我模糊的有这种感觉,提炼不出来,太感谢了!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32:01

我也是个半调子,看你娃看画时那个表情就知道是真正看进去了,加油 -缘去缘来- 给 缘去缘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37:17

谢谢,希望他终生保持对艺术,对美的热爱。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39:33

去阿姆斯特丹吧, 梵高博物馆里面不光有画儿, 还有梵高的好多手稿和生平介绍及家人介绍. -英文关键字- 给 英文关键字 发送悄悄话 (181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12:39

一定会去的,娃自己有个list,梵高博物馆就在其中。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14:55

这个孩子越看越讨人喜欢 -加州阳光123- 给 加州阳光123 发送悄悄话 加州阳光12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24:46

谢谢夸奖,也挺淘气的,只不过都被我忽略掉了。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28:59

最动人心弦的是他纤细细腻的心灵。 -加州阳光123- 给 加州阳光123 发送悄悄话 加州阳光12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30:43

谢谢,他的确能够感悟美好的事物,常常让我感动!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33:42

等我给你看看15岁砍刀弟弟的画。他爸说,天才啊。我一阵头晕 -dandinglity- 给 dandinglit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28:14

期待啊,喜欢砍刀这个名字,特别有气势!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30:09

看你说的,等我找一个我娃小时候的大作,包您马上就释然了。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16 postreply 14:35:42

喜欢气球娃!我家的也是Doctor Who 迷。有机会去梵高博物馆,有孩子的trail,可以让参观很有意思,末了还有小奖品 -xioduo- 给 xioduo 发送悄悄话 xiodu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1/2016 postreply 09:19:52

我觉得咱两家的娃可能是soulmate, 很多爱好太像了! -sherryli88- 给 sherryli88 发送悄悄话 sherryli8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12/2016 postreply 21:11: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