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默“在海外让孩子传承中华文化之我见”的一点想法

做为华裔,十分认同她的想法。华文是华裔文化的载体,好些海外一代移民,就为了融入,完全的不学华文是很可惜的。孩子们读国际学校的时候,ABC喜欢强调自己不会讲华语,说话时强调自己的美式英文腔调。反而是来自欧洲和北美的白人,喜欢华文的,好些都讲得一口字正腔圆的华语。我家孩子说,好些白人选的是华文高级班,而愿意学华文的ABC都选基础班,据说是为了成绩可以轻易拿A。

说到她文章中的孝顺,也十分认同。父慈子孝,原本就是华裔家庭文化的传承。想想孩子们小时候,父母用心爱护,用心教导。成长以后,爬藤也好,自然生长也好,大多数华人父母都是乐意给予帮忙。若经济许可,帮忙付学费,帮忙买房,有精力帮忙照顾下一代,都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环境长大的孩子,自然懂得孝顺长辈。

我希望我们下一代,无论外嫁外娶,都要把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都要学我们的母语华语。

 

所有跟帖: 

讲真心,在美国社会,无论如何融入,华裔始终还是会面临加州新法这样的际遇。 -喜欢马丁- 给 喜欢马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1:49:44

你这说法好像其他族裔的人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437 bytes) () 08/10/2016 postreply 23:50:28

如此啊。就更没有资本教育大家了 -西风-西风- 给 西风-西风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0/2016 postreply 23:58:52

其实你可能会喜欢她的,她是一个很追求自我的人 --百科-- 给 -百科- 发送悄悄话 -百科- 的博客首页 (38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0:04:49

班长请教,她是孩子4,5岁独自一人来美,12岁接孩子一人来美? -Michelangelo- 给 Michelangelo 发送悄悄话 Michelangelo 的博客首页 (143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1:31:07

我的事情你请教她做甚?你去参看我下面给百科的回帖吧。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14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4:51:00

华人的优良传统,其他族群都有,更证明了这个传统是好的,值得珍惜的。 -喜欢马丁- 给 喜欢马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1:43:58

没错呀,比如基督教就要求大家要恨父母, -千里一盏灯- 给 千里一盏灯 发送悄悄话 千里一盏灯 的博客首页 (71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4:24:01

*****班长:你没有必要拿我的私事来说事,何况,你说得根本不准确。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1199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4:45:09

我出国后除了等绿卡的阶段,每年都回去一次或两次,没间断过。我只是想妈妈24x7在我身边就更好了。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15:51

是这样的。所以只是"我见“而已。就像你说,如果那么多老辈家庭,和谁一碗汤和谁一道海?~~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517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52:05

文章不错,其实您没必要为证明自己观点说自己私事,观点赞同好,不赞同也罢,网上有些东西没必要放心上,没必要为某些回帖改变自己 -mama2011- 给 mama2011 发送悄悄话 (161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46:03

多谢开导!没事,我不会放心上的。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16:51

嗯,不再写家事了。谢谢你!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18:21

客观的说,说别人自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和说人 "the lowest" 区别不大,半斤八两。 -simplylove- 给 simplylove 发送悄悄话 simplylov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8:35:25

我认为区别很大。自私不是褒义词,但只是对人对行为的看法。The lowest 是评判人格,是对人的侮辱。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461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9:13:43

自私也是评判人格啊。各人有各人看法,要明白每个人对 offensive 的标准不一样。 -simplylove- 给 simplylove 发送悄悄话 simplylov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9:48:06

这就是自己缺什么就特别推崇那个吧,就像很多推崇中国文化的大师比如辜鸿铭林语堂等都是小时候受西方教育长大的 -常常妈- 给 常常妈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5:06:12

距离产生美感。还是不要自我标榜上升到发扬中国文化的境界了吧。 -AlexisMom- 给 AlexisMom 发送悄悄话 AlexisMom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8:22:45

其实亲亲不是什么中华文化独特的知识产权,但以亲亲为名义的绑架倒是中华文化特有的糟粕。父母独立从来没有排斥子女的照顾,但并不强制子 -tibuko- 给 tibuko 发送悄悄话 tibuk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0:42:10

其实,到我们这一代没有人会强制孩子孝顺,但如果孩子言传身教,愿意互相照顾,也是一种传承。 -喜欢马丁- 给 喜欢马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1:53:26

谢谢你。说得入情入理。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224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4:53:25

好的,谢谢邀请! -喜欢马丁- 给 喜欢马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09:41

Live your own life. Not one for your parents or your children. -Derrick_Liu- 给 Derrick_Liu 发送悄悄话 (107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5:08:30

对这篇文章,有赞同的部分也有不赞同的部分。 -微笑的花- 给 微笑的花 发送悄悄话 微笑的花 的博客首页 (1559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5:15:08

3位华裔的讲演 : -egg灯- 给 egg灯 发送悄悄话 (2138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5:41:38

为老大服务。 -egg灯- 给 egg灯 发送悄悄话 (8178 bytes) () 08/18/2016 postreply 20:09:08

我是演说家 第一季 初选 -egg灯- 给 egg灯 发送悄悄话 (5375 bytes) () 08/18/2016 postreply 21:00:55

我是演说家 第一季 2014 PK -egg灯- 给 egg灯 发送悄悄话 (19297 bytes) () 08/18/2016 postreply 21:17:41

我是演说家 2014《导师演讲 -egg灯- 给 egg灯 发送悄悄话 (15139 bytes) () 08/18/2016 postreply 21:41:39

孩子们是独立的个体,有权利接受他们认为合理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完全不赞同用“传统文化” 来绑架下一代。 -小睿儿- 给 小睿儿 发送悄悄话 (95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01:38

上帝让我们爱我们的邻居,从某种意义上说,长辈就是我们的邻居,孝顺长辈是一种善意的爱。 -喜欢马丁- 给 喜欢马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17:29

What if 长辈 or 邻居 were an atheist? What if Trump were my neighbor -Derrick_Liu- 给 Derrick_Liu 发送悄悄话 (651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20:56

太牵强,“某种意义” 本身就是在有意识地在两个关联不大的事情之间找联系,在用这种找到的联系来指导真实生活很滑稽。 -小睿儿- 给 小睿儿 发送悄悄话 (214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25:44

唉,孝顺这个词被黑化了,就如愚忠一样。 -喜欢马丁- 给 喜欢马丁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48:53

没有被黑化,只是你只愿意看到正面的一侧,而不愿意提到负面的一侧而已。 -小睿儿- 给 小睿儿 发送悄悄话 (209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58:54

我们是海外华人,对于古老文化的传承可以更包容更开明一些。 -喜欢马丁- 给 喜欢马丁 发送悄悄话 (296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36:41

极端恰恰是只看一面,而否认另一面的存在 -小睿儿- 给 小睿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38:16

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不算绑架吧?不然洋人从小就带孩子信教怎么算呢? -Rock.rose- 给 Rock.rose 发送悄悄话 Rock.ros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43:37

西方家庭孩子也是照顾年老父母的.但国内的现实是父母包办子女的一切从上大学到买房结婚带孙辈. -青衣- 给 青衣 发送悄悄话 青衣 的博客首页 (443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16:53

这是个很好的话题。我是这么理解国内同胞的想法和制度的: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2175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00:26

确实,国内社会在转型期,而我们身在海外,孩子在西方长大.这些都是挑战,幸运你有个好哥哥. -青衣- 给 青衣 发送悄悄话 青衣 的博客首页 (36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20:14

是,我哥哥真是有担当。"长子如父"的观念深入于心。我也又要回国了,期待!~~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23:57

其实国内给孩子买房住的,为什么不把房子写在自己名下。掏老本给孩子买房,太不明智了。 -微笑的花- 给 微笑的花 发送悄悄话 微笑的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8:42:05

应该也有这样的吧?很多父母直接写儿子名字,估计有几层意思: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873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10:29:01

我带着两儿子回国,出租车司机和我闲聊,看我的眼光都是无比同情啊。说以后给娃娶媳妇,压力太大了。 -微笑的花- 给 微笑的花 发送悄悄话 微笑的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11:12:25

呵呵,这个是约定俗成了。以前我们那会儿简单,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518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11:48:12

中国大陆人本来就很孝顺啊。你回去看看就知道了,还那样。怎么得来的大陆人总是 对传统文化批判态度呢? -Windy2009- 给 Windy2009 发送悄悄话 Windy200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6:58:07

那是因为你的婚姻并没有生活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下,比较容易有 “叶公好龙” 式的喜爱,真正生活在那种家庭关系中没有什么boundar -小睿儿- 给 小睿儿 发送悄悄话 (95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03:24

等SoCial security 破产的时候,美国人就开始讲究孝道啦。 -千里一盏灯- 给 千里一盏灯 发送悄悄话 千里一盏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20:21

所以说嘛,孝道本身不是什么纯高尚的东西,而是经济发展水平折射出的一种需要 -小睿儿- 给 小睿儿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39:43

嗯. 国外都是靠自己的,独立。在国外,都是自己买房,带孩子,很少麻烦老人 的。老人没有期待。留学华人对子女也没有多少老一套观念。 -Windy2009- 给 Windy2009 发送悄悄话 Windy200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25:43

我也没有叶公好龙了,:) 咱就是随便说说。我觉得国内人其实还是比较和谐了,可 能我没有看到他们不快乐的一面吧。 -Windy2009- 给 Windy2009 发送悄悄话 Windy2009 的博客首页 (291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27:13

其实,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很容易take things for granted。当然不是专门指你了,任何文化,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文 -小睿儿- 给 小睿儿 发送悄悄话 (449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35:28

还有,生活在国内的环境里,价值选择比较少,人当然都会比较容易地自然接受,这不是什么坏事,毕竟人生最重要的 -小睿儿- 给 小睿儿 发送悄悄话 (409 bytes) () 08/11/2016 postreply 07:50: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